“哦?不知王上想与臣下如何交易?”
秦炎十分好奇,弘农王除了一个虚名,实在看不出有什么值得拿出来交易的。
“此事事关重大,还请将军屏退左右。”
秦炎点头,挥手让外面守护的侍卫全都离去。
崔琰见状,也想要转身告辞离去,不料被刘辩叫住。
“季珪先生还请留步,并非我不相信焱升的为人,只是既然是交易,自然需要有个见证人,先生深明大义,自然是最合适的人选。”
崔琰将目光看向秦炎,见他也点头同意,这才止步,留了下来。
“我知将军胸藏大志,如今气象已成,小王想用这大汉江山,换将军一句承诺。”
此言一出,崔琰目瞪口呆,惊讶地说不出话。
“王上这是何意?”
秦炎不明白,这弘农王究竟想做什么,难不成想要劝刘协禅位给他,未免有些异想天开了。
“我在位不足半年就被废黜,已经是皇室之耻。而后又借袁绍之手,重登皇位,虽然是身不由己,却是徒增笑料,让皇室威严扫地。”
“自我在雒阳继位,从此伴随左右的只有桎梏,被何后操控,被袁绍挟制,如今终于解脱,邺城也好,许都也罢,不过是从一个牢笼换到另一个牢笼,始终都是囚禁在笼中的鸟雀。”
说到这里,刘辩的眼眶变得湿润,对自己前半生的生活极为痛恨。
“皇弟在许都,应该也是如此,与我一样,都是诸侯手中的笼中雀。”
“自我而起,汉室名存实亡,既然皇弟也无法挽救,那反倒不如真亡在我的手中!”
刘辩眼中逐渐升起一股疯狂,一种近乎毁灭自身的疯狂。
“我好像听懂了,其实,大可不必如此,若是你不愿前往许都,还有其他去处,从此隐姓埋名,浪迹天涯,或是在我的辖地内寻一处定居下来,也能富足度过余生。”
秦炎隐隐猜测到刘辩的想法,感觉这种想法太过癫狂。
“天下虽大,却再无我容身之地,如今的我,便如一盘美味的珍馐,即便你不动筷夹起,难免不会有旁人垂涎。”
“这种生活,我已经厌倦了。”
刘辩看着外面湛蓝的天空,眼中充满渴望,是想要冲破牢笼,对自由的渴望。
“王上何至于此啊!”
崔琰跪在地上,声泪俱下,对自己不能拯救汉室江山感到惭愧,对不能解救刘辩也充满愧疚。
“我此生无一子嗣,只求日后焱升能够保留皇弟一丝血脉,延续家族香火。”
刘辩看着秦炎,见他沉思之后终于点头,脸上露出一丝笑意。
“王上所言,臣下谨记,必不负所托。”
“今日我二人都给出承诺,季珪先生已经见证。”
刘辩开怀大笑,身上没有了枷锁,感到浑身舒畅。
秦炎见此,与崔琰告辞离去。
刘辩的疯狂他都不曾想到,更何况一心想着汉室的崔琰,此刻还有些震惊。
“主公,弘农王当真要倾覆汉室吗?”
崔琰还是不确定,哪怕是自己亲眼见证。
“压抑的久了,想法自然难免疯狂,或许他自己对这王朝也失去了信念。”
秦炎突然想到一句话,欲要使人灭亡,必先使其疯狂。
“汉室衰微,当真不能挽救了吗?”
崔琰小声呢喃,像是在询问秦炎,又像是自言自语。
“自然能救,救的是天下万民,是万里山河,唯独不是汉室朝廷。”
秦炎平淡的回答,他对汉室本就没有多少归属,早就想着自立门户,重整河山,这腐朽的皇朝,早些崩坍,对他而言或许是一桩好事。
崔琰今日受到了极大的冲击,整个人都有些恍惚,跟在秦炎身后,还在呢喃自语。
接下来几日,刘辩得到秦炎的同意,四处游玩放松,丝毫没有与秦炎相见,商议如何行事的打算。
秦炎也不主动询问,刘辩既然与他有了约定,又不将详细计划告诉他,显然心中早有谋划,不告诉他,也是想让秦炎少些嫌疑。
反倒趁此时让人着手安排护送他前往许都的事宜。
“主公,秦炎让人将弘农王即将前来许都请罪的事传扬天下,已经是人尽皆知。”
“车驾队伍已经被护送渡过黄河,即将到达陈留,此时想要拒绝,已经来不及了。”
许都城中,接连传来弘农王刘辩的行踪消息,不日就将来到许都面见天子。
曹操正与麾下谋臣商议弘农王前来许都一事。
“这秦炎实在是狡猾,知道刘辩在他那里不好安置,竟然想到将他送到我这里。”
此时天下舆论都已经传开,秦炎讨灭袁绍,拒不承认刘辩的帝位,要将刘辩护送到许都让天子惩处,丝毫没有僭越之举。
如今这烫手山芋,就这么轻松抛到曹操的手里。
曹操感叹着秦炎狡猾多端,心中也开始谋划如何安置刘辩。
“一个废帝,一个天子,这两人放到一起,难免又会被朝堂上有心之人寻到一丝希望。”
现在的许都朝堂,曹操虽然主持大局,但还是有些人暗中勾连,意图摆脱他的掌控。
表面上看是平静如水,实则暗流涌动,此番弘农王再入许都,如果不妥善处理,必然给那些人寻到机会。
“主公何不借弘农王,再引出那些逆党,肃清朝堂。”
当初衣带诏的事情就是程昱处理的,此时说起话来也是极为轻松。
“秦炎速来诡计多端,那弘农王此行怕也是来者不善,主公还是要多加防备才是。”
辛毗如今投靠了曹操,也能提上一些建议。
“等到弘农王到来之后,每日吃食供应,都要仔细查验,不许任何人接近,也不许他接见任何人。”
“即便是睡觉如厕,也都要有人在旁跟随,谨防他趁人不备,自戕而亡。”
弘农王可是王公贵胄,一旦在曹操的势力掌控中有个三长两短,必然会引起诸侯震荡,让他无端背上恶名,祢衡死于袁绍的事情就是前车之鉴。
因此曹操才会再三叮嘱,严加看管。
“秦焱升啊秦焱升,你究竟在谋划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