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瑶站在宫墙边,望着远方的街市,心中满是忧虑。太后大寿的危机刚刚过去,宫中又恢复了往日的平静,但苏瑶知道,外面的世界并非如此安宁。她听说最近民间百姓生活困苦,繁重的苛捐杂税压得他们喘不过气来,而地方官员却对百姓的疾苦视而不见。苏瑶决定,她要亲自去看看,了解百姓的真实生活。
“苏瑶,你要去哪?”小翠看到苏瑶收拾行装,好奇地问道。
苏瑶微微一笑:“我要微服出巡,去民间看看百姓的生活。小翠,你和我一起去,还有,带上阿强和阿明。”
小翠点了点头:“好,我这就去准备。”
1.乔装打扮
苏瑶换上了一身普通的布衣,将头发简单地束在脑后,看起来就像一个普通的百姓。小翠也换上了简单的衣裳,阿强和阿明则打扮成随从的模样。四人悄然离开了皇宫,来到了热闹的街市。
街市上人来人往,叫卖声此起彼伏。苏瑶看着眼前的一切,心中却有些沉重。她看到许多百姓面露愁容,脸上写满了生活的艰辛。
“这位大姐,最近生活怎么样?”苏瑶走到一个卖菜的妇人面前,轻声问道。
妇人抬起头,看到苏瑶,脸上露出一丝无奈的笑容:“姑娘,日子过得紧巴巴的。最近的赋税又涨了,我们这些小本生意人,日子越来越不好过了。”
苏瑶点了点头:“赋税涨了多少?”
妇人叹了口气:“以前一个月交五两银子,现在涨到了八两。我们这些小老百姓,哪里交得起这么多?”
苏瑶心中一紧,她知道,这只是一个开始。她继续在街市上走着,看到许多百姓都在为赋税发愁。一些小商贩因为交不起税,被迫关门歇业;一些农民因为交不起地租,被迫离开家乡,四处流浪。
“苏瑶,你看那边。”小翠指着不远处的一个小巷口说道。
苏瑶顺着小翠的手指看去,只见一个小巷口围满了人,似乎在争吵什么。苏瑶带着小翠和阿强、阿明走了过去,挤进人群,看到一个中年男子正跪在地上,面前站着一个穿着官服的人。
“你这个刁民,赋税交不起,还想在这里撒野?”官服男子大声呵斥道,他的声音中带着一丝傲慢和不耐烦。
中年男子抬起头,眼中含着泪水:“大人,我家今年收成不好,实在交不起赋税。求求您,宽限几天吧。”
官服男子冷笑一声:“宽限?你以为这是在和你商量吗?交不起赋税,就别怪我无情了!”
说着,他挥手让随从们将中年男子拉起来,准备带走。中年男子挣扎着,大声呼救:“救命啊,大人,求求您,放过我吧!”
苏瑶看到这一幕,心中怒火中烧。她知道,这些地方官员根本不把百姓的死活放在眼里,只想着如何榨取更多的钱财。
“住手!”苏瑶大声喝道,她的声音中带着一丝威严。
官服男子听到声音,转过头,看到苏瑶,脸上露出一丝不屑:“你是谁?敢在这里多管闲事?”
苏瑶冷冷地看着他:“我是谁不重要,重要的是,你这样对待百姓,难道就不怕天理难容吗?”
官服男子冷笑一声:“天理?我只听皇上的命令。交不起赋税,就是刁民,就应该受到惩罚。”
苏瑶点了点头:“好,那我就让你看看,什么是天理。”
说着,苏瑶从怀中掏出一块银子,递给中年男子:“拿着,交了赋税,以后的日子好好过。”
中年男子接过银子,眼中含着泪水,跪在地上磕头:“恩人,您是我们的救命恩人啊!”
苏瑶扶起中年男子,冷冷地看着官服男子:“你记住,百姓是我们的衣食父母,不是你们用来榨取钱财的工具。如果再让我看到你这样对待百姓,别怪我不客气。”
官服男子看到苏瑶的眼神,心中一凛,他知道自己惹到了一个不好惹的人。他点了点头:“是,是,我明白了。”
苏瑶带着小翠和阿强、阿明离开了小巷,心中却久久不能平静。她知道,这只是冰山一角,整个国家的百姓都在遭受这样的苦难。
2.深入民间
苏瑶决定深入民间,了解更多百姓的真实生活。他们一路前行,来到了一个偏远的小村庄。村庄里一片萧条,许多房屋破败不堪,田野里荒草丛生。
“这里的人们怎么了?”苏瑶低声问道,她的声音中带着一丝忧虑。
小翠摇了摇头:“不知道,我们进去看看吧。”
他们走进村庄,看到许多村民面露愁容,围在一起低声议论着什么。苏瑶走上前,轻声问道:“各位乡亲,最近生活怎么样?”
村民们看到苏瑶,脸上露出一丝惊讶,但很快又恢复了愁容。一个老者走上前,说道:“姑娘,我们这里的日子不好过啊。今年收成不好,赋税又涨了,我们实在交不起。”
苏瑶点了点头:“赋税涨了多少?”
老者叹了口气:“以前每亩地交一两银子,现在涨到了两两。我们这些种地的,哪里交得起这么多?”
苏瑶心中一紧,她知道,这些百姓的生活已经到了山穷水尽的地步。她继续问道:“那地方官员有没有来帮助你们?”
老者摇了摇头:“哪里有啊,他们只顾着收税,根本不理会我们的死活。前几天,还有几个官差来村里,把交不起赋税的人抓走了。”
苏瑶心中怒火中烧,她知道,这些地方官员根本不把百姓的死活放在眼里,只想着如何榨取更多的钱财。她决定,一定要想办法解决这个问题。
“乡亲们,你们放心,我会想办法解决这个问题的。”苏瑶的声音中带着一丝坚定。
村民们听到苏瑶的话,脸上露出一丝希望:“姑娘,真的吗?”
苏瑶点了点头:“真的,你们放心,我一定会让你们过上好日子。”
3.揭露真相
苏瑶带着小翠、阿强和阿明离开了村庄,心中却久久不能平静。她知道,这些百姓的苦难并非偶然,背后一定有更大的问题。她决定,一定要找到真相,为百姓们讨回公道。
“苏瑶,我们接下来该怎么办?”小翠问道,她的声音中带着一丝担忧。
苏瑶沉思片刻,说道:“我们去县衙,找县令问个清楚。”
小翠点了点头:“好,走吧。”
他们来到县衙,看到县令正在大堂上处理公务。县令看到苏瑶一行人,脸上露出一丝不耐烦:“你们是谁?来县衙有何贵干?”
苏瑶微微一笑:“我们是来了解百姓生活情况的。县令大人,最近百姓生活困苦,赋税又涨了,您难道不知道吗?”
县令冷笑一声:“知道又怎么样?赋税是上面定的,我也没办法。你们这些百姓,交不起赋税,就别怪我无情了。”
苏瑶点了点头:“好,那我就让你看看,什么是天理。”
说着,苏瑶从怀中掏出一封书信,递给县令:“这是太后亲笔书信,上面写着,如果地方官员不体恤百姓,将严惩不贷。”
县令看到书信,脸色瞬间变得煞白:“这……这不可能,太后怎么会知道这些事?”
苏瑶冷冷地看着他:“太后虽然在宫中,但天下百姓的疾苦,她都看在眼里。县令大人,你最好老实交代,不然,别怪我不客气。”
县令看到苏瑶的眼神,心中一凛,他知道自己惹到了一个不好惹的人。他点了点头:“是,是,我明白了。”
苏瑶点了点头:“好,那你就把最近赋税上涨的原因告诉我。”
县令叹了口气:“其实,赋税上涨是上面定的,我也没办法。上面说,最近国库空虚,需要增加赋税来弥补。”
苏瑶点了点头:“国库空虚?那你们这些地方官员,难道就没有贪污腐败吗?”
县令低下头,不敢说话。苏瑶知道,她已经揭开了真相的一角。这些地方官员,不仅不体恤百姓,还在贪污腐败,加重了百姓的负担。
“县令大人,你记住,百姓是我们的衣食父母,不是你们用来榨取钱财的工具。如果再让我看到你这样对待百姓,别怪我不客气。”苏瑶的声音中带着一丝威严。
县令点了点头:“是,是,我明白了。”
4.回宫与上奏
苏瑶带着小翠、阿强和阿明离开了县衙,心中却久久不能平静。她知道,这些百姓的苦难并非偶然,背后一定有更大的问题。她决定,一定要找到真相,为百姓们讨回公道。
“苏瑶,我们接下来该怎么办?”小翠问道,她的声音中带着一丝担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