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到许毅的想法,胡庆之没有马上答应。
而是定神看着许毅,“我若是答应你,于老夫而言是好事,能教书还能吃饭。”
他摆手阻止要说话的许毅,“听老夫一言。”
许毅点头应。
便听他继续说,“若是你真愿意把这祖宅贡献出来让我教书,那我便厚着脸皮认下了。可这银子,老夫是万万不能要。等秋收匀出半袋粗粮给我,老夫能吃饱饭就成。”
他都是半截黄土埋到腰的人了。
荣华富贵也享受过,跌落泥潭也尝过,没啥看不开的。
往后半辈子,就干点自己喜欢的事,有个安身立命之所,种菜教书,也是美事一桩。
可能是和许家人熟悉了,他也没有最开始表现出来的拘谨。
许毅倒是从他身上品出一些闲云野鹤的淡然。
胡生说完,拱手道:“许小哥若是答应,老夫自当尽力教许旺几人。”
他不说他曾经的身份,许毅也不可能去戳他的伤疤。
到时候送多少钱,给多少粮,还不是自己说的算。
许毅淡笑道:“那便先谢谢胡老师了。”
算算青砖三五天便叫人送来,到时候连带着院墙修理了。
便说:“我们还得住一阵子,等新房子修完,便把这腾出来,到时候给您匀些桌子做私塾。”
“不用。不用。”胡生认真摆手,“我不打算收银钱,若是有人想学,便自己搬着桌子板凳来便是。”
他没说完。
若是没桌子,也不要紧。真想读书识字的人,哪怕蹲在地,用树杈练习也吃得苦。
话落,他突然问许毅,“许小哥觉得如何?”
许毅刚想摇头,说犯不着这么麻烦。
突然灵机一动,劝解的话咽了回去,换成了胸有成竹的另一句,“胡老师可是想借此办法筛出去一批不诚心的人?”
俗话说,一颗老鼠屎坏了一锅粥。
这读书的环境也是如此。
胡生面色岿然不动,光看许毅的眼就能看出他前后的想法。
眼里的试探逐渐转变为赞赏,喝了口水润喉咙,才点头,“许小哥果然聪慧。”
许毅的事情他也知晓大半,最近的接触更是让他觉得许毅非池中之物。
对联生意,算他占了读书的天时。
这笋子的生意就不是了。
春天的笋子有人去卖,也就赚个几文钱的辛苦钱。同样都是笋子,谁也没想到冬天的就是稀罕。
连他都没想到。
这许毅是运气也好,聪明也好,都不重要。用他的眼光看,此人日后必不是泛泛之流。
“既然聪慧,许小哥能来询我,自然也猜到了些什么吧。”他搓了把脸,都是过去事,苦着脸做什么。随后缓缓说道:“既然这样,老夫有个小小的要求。”
胡生眼前的碗空了,许毅给他续了半碗,又恭敬坐下,“老师旦说无妨。”
三水村四面环山,只有一条山路通往京城。
从许家抬眼望去,只能看见后山的竹林,胡生眼神复杂,深深望着一个方向良久,才缓缓出声。
“三水村也好,清远县也好,若是需要,老夫都可去得。唯独...”他垂下眸望着生出茧子的双手,“..你往后若是往京城去,我便不去了。”
就在他心里难受的时候,宋婉宁正巧抱着瑞萱出来。
小家伙不怕生,挣扎着往许毅的边上使劲。
自家相公肯定在忙着,宋婉宁不想打扰的,压低声音哄道:“别闹,你爹爹忙着呢。”
“噗噗。”两声泡泡响,小家伙嗷的哭了起来。
已经吃药补了十几天,肉没长多少,声音倒是洪亮了不少。
团宠宝宝一哭,许娘都扔下煤钩子,边往围裙上抹抹手,光往外走,老远就问,“丫头是不是尿了,娘给你拿尿布去。”
走到跟前往小家伙屁股下面一按,尿布清爽,根本就没尿。
许毅一伸手,她瞬间就不哭了,眼睛圆溜溜的转悠,咬着小手给许毅吐泡泡。
“是不是想爹爹了。”许毅低头在他脸颊亲亲,可能是胡茬扎的她不得劲,蹬着小腿往胡生那边使劲。
许毅一个没抓住,小家伙一股寸劲爬上了桌子,小手迅速捏上了胡生的脸,边往外扯,边咯咯笑。
胡生:“...”
想起京城那些破事的压抑心情..没啦!
脸上火的撩的疼,那小小的指甲直往肉里按。
许毅:“....”
“这孩子。”宋婉宁赶紧上前把她小手掰开,“你给胡爷爷抓疼了。”
她好像听懂了,趴在桌上,歪头看胡生???
黑黝黝的眼睛委屈又无辜。
胡生无儿无女,叫小家伙一看,心都化了。
迅速摇头,“不疼不疼,一点都不疼。”
他面色严肃,对着许毅说,“小家伙天生聪慧,往后我给她开蒙。”
他虽没给太子开蒙,但自认为教个小娃娃还是没问题的。
许毅闻言大喜,顾不上介绍妻子,直接抱着瑞萱塞进胡生怀里,“乖女儿,叫老师。往后这就是你老师了。”
胡生忍不住笑,“好好好,这便是我的小学生。”
去不去京城的事,许毅没应也没提。
往后的事谁说的好呢。
耐不住许家的热情挽留,胡生在许家吃了饱饱的一顿猪肉饺子。
许毅也在饭桌上说了自己的想法。
走的时候,许娘还找了个拎筐,垫了层油纸,从院子大缸里检出几个黄豆包,年糕,连带着白菜土豆,都递给胡生,“胡老师,我家那混小子没上过学,少不得麻烦你。若是哪不听话,您尽管给我说。”
“这还没教,胡某受之有愧。”
胡生不接,推了回去。
其实他可想吃了。
从前在京城时,别的同僚冬日里都喜欢吃茶饮酒。
可他偏偏就喜欢那农家饭。
每每有闲工夫,就买些黄米,从边上找个京城里的农家,花上半两银子,让人蒸上一锅黄米豆包,豆馅是红豆和白糖烀的,甜滋滋。
自从三水村就吃不上了。三水村土地贫瘠,都喜欢种苞米高粱这些秋收稳当的庄稼。
许娘又递给他,“拿着吧,老二上回买了不少黄米,蒸了半缸呢。”
怕他不信,把盖在大缸上,防野猫的盖帘掀开,“你瞅瞅。”
豆包年糕满满的躺在里面的,多的都快装不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