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辉一细想,不愧是监国三十年的朱胖胖,政治觉悟就是高。
先进宫,禀告朱棣,就是向朱棣表示,自己虽然监国有权力能调兵,但就是不用,就是要坚持令出于上,让朱棣对自己放心。
第二点就更人佩服了,先禀告朱棣,如果羽林卫突然发难,朱高炽可能有生命危险。
赵辉拱手道:“太子高义。”
三人计议已定,好,现在的问题是,谁去乾清门禀告朱棣。
这个人必须能赢得守门太监的信任,王瑜首先就被排除了。
赵辉看了看胖乎乎的朱高炽、颤巍巍的蹇义,自嘲道:“臣才智不如殿下与阁老,也就腿脚还算凑合,不如就由我跑腿如何?”
赵辉又问道:“逆贼想在陛下的药里下毒,不知陛下一般何时服药?”
朱高炽沉吟道:“说不好,一般是用过晚膳后,差不多就这个点。”
事不宜迟,朱高炽给了赵辉一块金牌,让他可以在皇城内畅通无阻。
赵辉拉了一把王瑜,让他跟自己一块走。
“小子,我送你一场造化。”赵辉笑道。
两人放开手脚,在皇城内狂奔起来。这时候啥也顾不上了,不时有巡逻的士卒发现他们,赵辉拿出金牌,验看后这才被放行。
赵辉这时候才知道电视剧里拿了金牌往外亮一下就跟救护车拉响了警报一般畅通无阻都是假的,几乎都是要验看下才能通行。
与此同时,蹇义带着太子令旨,让朱勇调动皇城内的护卫换防,尽量把羽林卫从乾清门附近调开,为后续兵马进城勤王创造条件。
乾清宫内,朱棣刚刚用完晚膳,他胃口不好,吃得很少,就用了一些小米粥就又躺下了。
刘进喜拿出一个镶着苏绣面的紫檀木小匣子,笑容可掬道:“爷爷,该用仙丹了。”
朱棣摆摆手道:“不吃了,他们说吃了对身体不好。”
刘进喜谄笑道:“奴婢看皇爷吃了仙丹,精神头都好了很多,还是很有效的,也不知道是谁进的谗言。”
刘进喜愿意帮赵王,不是没有道理的,他看朱棣行将就木,太子监国以来,又常常打压宦官,自己得为自己将来谋出路。
加上信了钦天监的什么“易主之变”,便真打算铤而走险。
“把前两天赵辉送来的大夫开的药端上来。”朱棣道。
刘进喜忙应声答应。
药随时都备着,只要朱棣愿意吃。
不多时,便有小太监端进来了两碗药,刘进喜便拿起来一碗,端到朱棣面前。
另一碗药,则由小太监拿着,仰起脖子来就咕嘟咕嘟喝完了。
刘进喜故意问道:“喝了感觉怎么样啊?”
小太监谄笑道:“喝了浑身热乎乎的,舒坦。”
“爷爷您看,想必这药是灵的。”刘进喜道。
朱棣也来了些精神,便道:“扶朕起来。”
按道理,皇帝吃饭吃药,面前都有好几个人,相互看着,以防做手脚。
刘进喜端着药碗,便命其余人将朱棣给扶起来,两个太监搀扶,一个拿来软垫塞在朱棣身后。
趁着他们忙活的时候,刘进喜不动声色地把指甲在药汤里浸了浸——他的指甲缝里是麻黄,药汤里本就有适量麻黄,对朱棣风疾来说,那正可以发汗散寒,可是如果麻黄放得多了,对于风疾来说,反而是种毒药。
刘进喜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过量麻黄可以使心肌收缩增强,心输出率增加,引起血压升高。对于朱棣这种心脑血管疾病来说,反而徒增危害。(猫头不懂医学,如果有谬误,欢迎专业人士指出)
不过麻黄毕竟不是毒药,朱棣吃上一回两回,应该不至于立刻就死了。刘进喜暗忖这样也怪不到自己头上来,大可以说是病重而死。
刘进喜拿汤勺在碗里搅动了几下,用嘴巴小心地吹了吹,假装让药凉一凉。
他脸上堆起假笑道:“皇爷,来喝药了。”
突然有个小太监进来禀报:“爷爷,十万火急,赵驸马在乾清门外急奏,说不要喝药,小心有毒。”
刘进喜大惊,手一抖,汤药“啪”的一声掉在了地上,碎成了无数片。
“放肆,你是谁的手下,谁让你进来的?”刘进喜对那个小太监怒道。
“慢着,”朱棣幽幽道。
“赵辉怎么来了?他带兵进来的?”朱棣问道。
“有兵,不过就一个。”
朱棣嗤笑了一声,“让他进来回话。”
刘进喜这时伏在地上颤巍巍地请罪,“奴婢该死,奴婢该死。”
朱棣挥挥手,让他到一边去,“不就打碎个碗么?与你无关。”
刘进喜心头一喜,心说朱棣没有怀疑他,再说这碗已经打碎,就算我在汤里下了毒,也无从查起,更何况我只是加了点麻黄而已。
过了一会,赵辉入内,朱棣屏退了左右,靠在软垫上道:“说吧,是老二造反,还是老三造反?”
赵辉微微一笑:“臣只知道进来报信,说是羽林卫指挥使勾结了常山中护卫指挥使,要对陛下和太子不利,旁的事臣还没来得及查。”
便将王瑜所说的,撇掉朱高燧,又跟朱棣简短讲了一遍。
朱棣竖起身来又问:“太子没调兵进来勤王吗?”
赵辉道:“太子说,令当出于上,他虽监国,可不敢擅权。”
朱棣把头摔回软垫,叹道:“太子忠孝。”
朱棣便下令打开北安门,调金吾左卫、金吾右卫入城,把羽林卫缴械后带出皇城去看管。
又派兵将常山中护卫的营地给围了,将一干人等统统都给抓了,连同拟好的伪诏都搜了出来。
然后刘进喜和他干儿子也被供了出来,他干儿子被朱棣当晚就给杀了,刘进喜则被投入诏狱,朱棣点名要他不能死太快。
第二天,朱棣在承天门召集文武重臣,将伪诏扔在朱高燧脸上。
“是你干的吗?”朱棣冷冷道。
朱高燧噗通一声跪倒在地,“冤枉啊,儿臣是冤枉的。”
朱高燧嚎啕大哭,又跪行到太子脚边,抱住太子的大腿道:“哥,救我呀,哥。”
朱高燧与朱高炽是同母兄弟,他知道他大哥的脾气,一定不愿意看着亲弟弟死。
朱棣转向太子:“老大怎么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