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张嫣和朱高炽坚持不懈的努力之下,大明的经济状况逐渐有了起色。曾经低迷的市场开始复苏,各行各业展现出蓬勃的生机与活力。贸易往来日益频繁,税收逐渐增加,国库也日渐充盈。
随着经济的好转,用于制造红衣大炮的资源源源不断地汇聚而来。优质的钢铁、充足的火药以及各类珍贵的材料,如潮水般涌入工坊。然而,尽管原料的供应问题得到了解决,大炮的炮筒制造却依旧是一块难以攻克的坚石。
张嫣每日都会前往工坊,亲自监督炮筒的制造进程。工匠们挥汗如雨,炉火终日不熄,铁锤敲击钢铁的声音在工坊中回荡。但无论他们如何尝试改进工艺,炮筒的制造总是差强人意,要么是在铸造过程中出现裂缝,要么是无法达到预期的强度和精度。
“这究竟是哪里出了问题?”张嫣紧锁眉头,目光焦虑地在工坊中来回扫视。
一位经验丰富的老工匠擦了擦额头上的汗水,说道:“娘娘,这炮筒的制造工艺极为复杂,我们可能还需要更多的时间去摸索和试验。”
张嫣微微点头,神色坚定地说道:“但时间紧迫,我们必须尽快找到解决办法。”
与此同时,在炮弹的制造方面,经过张嫣和众多工匠的不懈努力,倒是取得了显着的成果。他们成功研制出了多种类型的炮弹,有沉重的实心铅球,能够凭借其强大的冲击力摧毁敌人的防线;还有填充了高效火药的爆炸弹,一旦击中目标,便能引发巨大的爆炸,给敌人造成致命的打击。
在炮弹制造的工坊里,张嫣仔细检查着一枚刚刚完成的火药爆炸弹。她轻轻抚摸着炮弹光滑的表面,眼中闪烁着满意的光芒。
“这火药的配比还需要进一步优化,力求达到最大的爆炸威力。”张嫣对身旁的工匠说道。
工匠们认真记录着她的指示,立刻投入到新一轮的试验中。
为了找到制造炮筒的最佳方法,张嫣四处寻访能工巧匠,甚至不惜重金从遥远的地方请来据说有着独特技艺的大师。这些大师们带来了不同的思路和方法,让工坊充满了新的希望。
然而,一次次的尝试,一次次的失败,让整个工坊沉浸在一片压抑的氛围中。
“难道我们真的无法造出合格的炮筒吗?”有工匠开始怀疑和沮丧。
张嫣却鼓励大家道:“不要灰心,我们已经离成功越来越近了。每一次的失败都是为了下一次更好的尝试。”
在一个宁静的夜晚,张嫣独自在书房中翻阅着堆积如山的资料和图纸,烛光在她的脸上投下摇曳的阴影。她的目光专注而执着,不放过任何一个可能的线索。
突然,她在一本古老的兵书中发现了一段关于特殊铸造工艺的记载。这段记载犹如一道闪电划过她的脑海,让她瞬间看到了希望。
第二天清晨,张嫣迫不及待地将这个发现与工匠们分享。大家按照书中的记载,再次调整了工艺和材料。
炉火熊熊燃烧,工匠们的心跳随着铁锤的节奏起伏。当新的炮筒逐渐成型,众人的呼吸都变得急促起来。
终于,经过冷却和检验,这一次的炮筒竟然完美地达到了所有的要求!
“成功了!我们成功了!”工坊里爆发出一阵欢呼。
张嫣眼中闪烁着激动的泪花,她知道,这是无数个日夜辛勤努力的结果,也是大明迈向强大的重要一步。
但她也清楚,这只是一个开始。接下来,还需要大量生产这种优质的炮筒,并将其与炮弹完美结合,形成真正具有强大威力的红衣大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