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王九儿回到土地庙时,郑九不见了。
起初她没在意,以为郑九只是散心,四处走走,因为她看得出来郑九的心情很不好。
可是,一直到了晚上,却依然未见郑九归来。
郑九失踪了,或者离开了。
什么也没留下,哪怕是几个字、一句话,或者是一件廉价的信物。
王九儿没有难过,她能理解郑九现在的心情,甚至认为郑九已经猜到了什么。
如此决绝的做法谈不上对错,可王九儿还是很惆怅,郑九可以潇洒的随便去哪里,开心或是不开心,可她却不能。
收拾好心情,王九儿连夜离开了土地庙。
她无法摆脱命运的束缚,只能按照既定的轨迹走下去,对着夜空的星星许愿,希望郑九顺利,也希望她还能活着再看到郑九。
冬去春来,一晃两年,万物复苏。
可大地上的生机勃勃第一次与被她眷顾的人类产生了严重分歧,这个春天对凡生来说很不友好,简直比遭遇了严冬酷寒还要可怕。
大周国爆发了罕见的瘟疫,从北到南,疫情几乎蔓延了整个国土东部最富庶的地区,波及了十一个郡,死了很多人。
不仅户部赈灾的官员无法统计出准确的死亡人数,就连各郡县都只能做个粗略的估算。
这些数字一加起来,着实在吓人一跳,就连正在皇宫里吃早饭的李戴士都被惊的连筷子都没拿住,咣啷摔在了地上。
整整一百万!
紧接着是燕国,瘟疫疫情虽然不如大周国严重,但却反反复复不断,一个郡接着一个郡的爆发,如同接力赛一般,搞得燕国朝廷上上下下疲于奔命,最后死亡数字也超过了二十万。
燕国的疫情波及到了旁边的晋国,还有南边的大魏国,甚至向南延伸到宋国、韩国,向东蔓延到了赵国、齐国。
此番瘟疫之严重,东州大陆百年来都未曾有过。
相比凡生,修士的日子也不好过,一个噩耗传遍天下隐世宗门,修罗门困守的、大陆上仅存的一座灵石脉彻底枯竭。
关键它还是一条母矿脉,顾名思义,在一些严苛条件下,若是上天垂怜,这样的矿脉会衍生出支脉,不管它属于谁,这也是天下修士的极少有的希望,可眼下这个希望破灭了。
以至于各个宗门纷纷传书大骂修罗门,无度的贪婪葬送了大陆最后一条灵脉。
这条灵脉,修罗门是有过承诺的,五十年不开采,或确保此脉衍生出新的支脉后再行开采。
便是这个承诺,各宗门才没有结起伙来围攻修罗门,当然,也怕修罗门被打急了,破釜沉舟毁了这条灵脉。
这下可好,除了寻龙一条路,什么指望都没有了。
紧接着又传来一条令天下修士兔死狐悲的消息,齐国东州派唯一一位渡劫期大能修士张玄功坐化,这也是继谈真人之后第二位因无法飞升而陨落的通天大物。
张玄功也是当年随着天玄真人一起窥天机的五修士之一,随着他的陨落,当年的五人就剩下已经疯了的天玄真人和在峨眉顶闭死关的罗天化。
如果说谈真人的离去让天下修士皆黯然,那么张玄功的陨落则让所有修士都有了一种穷途末路的感觉。
这个影响非常之大,中高阶修士开始想歪心思,想尽一切办法巧取豪夺修行资源,低阶修士则完全放飞自我,前途无望,到凡尘中尽情享乐,或者被高阶修士杀了。
从凡生到修行界,天下再度混乱的征兆已现。
当然也有好事情,至少对萃华宗来说,总算在一片黑暗中看到了些许亮光。
五月初八,大疫大灾刚刚过去。
这日一早,被太上长老张庭佑一直当宝贝一样供着的那柄小小的木头断剑,居然抽出了一条绿枝,长出了一片绿叶。
早上发现这个欣喜的异象,下午便传来好消息,一直在闭关的方晓破境出关了,他不仅修复了损伤的根基,更是一举突破了合体期巅峰境,一脚踏上了渡劫期初境。
天下新晋一位通天境大物,萃华宗的掌门之争也算是尘埃落定。
这两年萃华宗在两位太上长老的苦苦支撑下总算没有分崩离析,磕磕绊绊的把掌门之位交到了方晓手上,也算是对得起谈真人了。
但,已经物是人非。
方晓万万没有想到,闭关的这三年中,宗门内发生了如此之多的事情,师父撒手人寰,宗门砥柱九峰峰主,除了谢芸梅、段经飞,居然全都换了新人。
曾经熟悉的面孔,付清风、梁勇、李修长、徐世刚等等,不是战死便是闭关,六洞三谷,也几乎是同样的状况。
这些陨落的同门,大都是与青阳道门的火拼有关,尤其是付清风的陨落实在令人唏嘘,更加匪夷所思的是,这件事居然与郑九有关。
为了给付清风报仇,萃华宗与青阳道门冲突不断,这两年大大小小的战斗不下数十场,两个宗门在人员和修行资源的消耗上都相当惊人。
除此之外,萃华宗内部的派系争斗也在迅速抬头,若非两位太上长老压阵,萃华宗可能已经崩盘了。
不能再消耗下去,无论内耗与外耗。
方晓暗下决心,上任之初,必先以稳住宗门为首要目标。
既然谈真人最终还是选择了他,便绝不能辜负师父的殷切期望。
远在数千里之外的郑九也在暗下决心,不能让这样可怕的瘟疫再度发生。
他刚刚跟着一帮同道将一批因瘟疫死亡的人的尸体在郊外作深坑掩埋处理,心情很沉重,尽管他已经参与了无数次这样事情。
现在的郑九化名郑阿义,在魏国洛邑的一家大医馆做学徒,每每都要跟着医馆的郎中深入疫区奔忙,虽然很辛苦,却也很充实。
白天忙碌,晚上入定自观,勤勉修行。
两年多来,一直是这样。
郑九并非特意选择了洛邑,而是随着这家大医馆的郎中从大周国来到了洛邑。
魏人还是很有眼光的,早在大周国疫情爆发之际,这家医馆就派了郎中去大周的疫区观察疫情,尽管两国因临仓之战断绝了很多往来,但商路和郎中之间的交流却一直没有中断。
郑九便在那时跑前忙后,结识了这家医馆一位老先生,名叫白新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