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4 章 大哥一定是想和你睡觉
下午,李素花带着二毛和雷妮来到张曙光家里做客。
“大妹子,大毛没跟着一起来啊?”
苏红给二毛和雷妮口袋里装满了瓜子和糖果。
“嫂子,大毛上学了,就在咱们军区的小学里。”
到了南疆以后,一家人关起门来过自己的小日子,上面没有了公婆的磋磨。
日子也开始有了盼头,李素花的精气神都不一样了。
“首长大娘,小光哥哥,谢谢你送我们的肉。”
“大娘,肉肉好次。”
今天中午,胡建鹏特意回了家一趟,把肉送了回去,李素花炒了一半,让孩子们解解馋。
“好孩子,可不敢叫首长大娘,以后叫大娘就行了。”
苏红刚到南疆,还不习惯这个称呼。
“二毛,胡妮妹妹,我带你们看一个稀罕东西。”
小丫头急于炫耀她的小鼷鹿。
李素花跟着孩子们出了门,看见被倒扣在竹筐里的小鼷鹿,李素华的眼神动了动。
她父亲和几个哥哥,都是编筐编笼子的好手,李素花从小就打下手,编的可能没有老爹和哥哥那么精细,但也绝对够用。
首长家里很明显什么也不缺,如果真是缺点什么,自己估计也很难帮得上忙。
自己能做的,就是跟母亲学的女红,还有跟父亲和哥哥们学的手工。
“嫂子,你不是要给盼盼做衣服吗?我来到南疆闲的很,一点事也没有,你这里如果有布,就让我带过去,两天就能把衣服缝出来。”
李素花实在是没有布票,胡建鹏以前发的布票,都邮寄到了家里。
公公婆婆也没用在孩子们身上,都给了婆婆带过来的儿子。
“大妹子,不急,隔壁嫂子说了,每月的初一十五,供销社才会进货,我来了南疆两天,还没去过供销社呢。
等我买了布回来,少不了要麻烦大妹子你的。”
苏红知道,李素花急着想要为自己家做些什么,用来报答自己在火车上对她娘几个的帮助。
欠着人情无力偿还是最难受的,所以苏红妹子拒绝李素花。
下午,苏红留李素花娘几个在家吃饭,李素花说什么也不同意。
家里一个当兵的,一个上学的,她要回去给爷俩做饭。
张曙光一家吃过了晚饭,天色也渐渐暗了下来,一个穿着连衣裙的倩影,踏着落日的余晖,走进了张曙光家的院门。
“雨珊来了,快进来,吃饭了没有?今天炖了野兔,没吃完还在锅里,婶子给你盛一碗尝尝。”
苏红见了郑雨珊,丝毫不亚于高冬梅看到张曙光,别提有多热情了。
“婶子,我吃完了,我家里也炖了野兔肉,我娘说是张曙光同志送过去的。”
在张曙光一家人的注视下,郑雨珊的脸蛋红红的。
“今天打的多,雷大爷家和老首长家里都给送了。”
张曙光傻乎乎地说道。
“雨珊,我儿子脸皮薄,为了让你能吃上兔肉,给所有关系好的人都送了野兔。”
苏红急中生智,赶紧补救。
“真的是这样吗?”
郑雨珊鼓起勇气看着张曙光。
少女情怀总是诗,有些答案,她要从张曙光的嘴里听到。
“当然,其他人只有一只野兔,只有你家特殊,我还给我大娘送了十几只白腹锦鸡呢!”
人家姑娘都找过来了,他没道理再往后退。
刚才的那句欲盖弥彰的话,是因为父母在场,他有些放不开。
“还有两只太阳鸟,我也要了,可我大哥不给,说他还有安排,谁知道转头就送你家去了。
雨珊姐姐,我大哥一定是想要和你一起睡觉。”
小丫头口无遮拦,突然冒出一句虎狼之词。
一句话让大家呆立当场,让郑雨珊面红似血。
“你这丫头片子,在哪里学的这些话,再敢胡说,看我撕不撕你的嘴!”
苏红赶紧捂住闺女的嘴。
郑雨珊可是她看好的儿媳妇,如果被小闺女吓跑了,说不得她就要第一次对小闺女动家法了。
“娘,你别捂我的嘴,我已经不是三岁小孩子了。
爹和你一起睡觉,所以才会对你好,我哥哥对雨珊姐姐这么好,一定是想要和她一起睡觉。”
小丫头还不懂结婚嫁娶,她觉得,只有在一起睡觉,才是最亲的人。
她和爹娘一起睡过,和爷爷奶奶一起睡过,也和两个哥哥一起睡过,他们都是自己最亲的人。
“傻闺女,意思没毛病,可话不能这么说,你也太吓人了。”
苏红在小闺女肉嘟嘟的小屁股上轻轻拍了一下。
“啥时候的事?”
从今天早上开始,所有人都表现的怪怪的,净说一些奇怪的话。
昨天晚上他们在屋里喝酒,外面到底发生了什么?
张向南心里像猫抓一样痒痒。
“从捞骨头开始的。”
苏红笑吟吟的小声回答。
“谢谢你的小鸟,我很喜欢,天不早了,我就先回去了。”
几句话,秏干了郑雨珊所有的勇气,面对众人满含深意的笑容,郑雨珊终于坚持不下去了。
今天下午下班回家,郑雨珊发现家里空着的鸡笼,多了十几只漂亮的野鸡,还有两只不知道名字的小鸟。
父亲在一旁抽着烟沉默,一脸的苦闷,像是失去了最心爱的东西。
母亲很高兴,笑容满面的,她说这都是张曙光送过来的。
郑雨珊喂了两只小鸟黄澄澄的小米,又喂了它们一些水。
吃完了晚饭,她鬼使神差的走进了张曙光的院门。
她也不知道想要和张曙光说些什么,可能只是想单纯的见他一面。
“我送你。”
张曙光也觉得,有些话当着父母的面去说,总觉得怪怪的。
“天才刚黑呢,要不要走一走?”
这才刚见面,张曙光当然不想就这么草草分开。
“嗯。”
郑雨珊的回答细不可闻,停下了回家的脚步。
“我对生活区还不熟悉,你愿意当我的向导,带我到处转转吗?”
张曙光知道,自己表现的已经足够优秀了,适当的示弱,需求帮助,才能让身边的人没有压力。
“好呀!”
踏着傍晚的徐徐凉风,两个年轻人走遍了整个生活区。
坐在路边纳凉聊天的人们,都会多看他们一眼,毕竟美好的事物,大家都愿意欣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