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晚从不觉得一个人会像太阳般炽热,在她短暂而阴暗的过去中,她从来没有遇到过这样人,或许未来也不会遇到。
但向晚想错了,在她高二那年,她切切实实地遇到了这么一个人。
准确来说,从向晚升入高中开始,她就认识了这么一个人,但是这个人并不认识她,而他们真正相互认识的时候,就是高二。
高一刚入学,向晚就听过江挽的名字,江挽这两个字就像无数校园言情中的男主角,他成绩优异,长得也好看,是老师口中的好学生,校园表白墙的热议人物,也是不少女生暗恋的对象。
如果说江挽是青春校园小说中的男主角,那么向晚就是一个透明人,路人甲,甚至可以说是一个小小的炮灰。
那时候的向晚孤僻自卑,她身上穿着的是洗得发白的校服,背着的是老旧的书包,她习惯用厚厚的刘海遮挡住自己的脸,并努力让自己成为班级中的透明人。
可尽管这样,还是有一些恶俗的人,他们会给向晚起上难听的绰号,并当着其他同学的面取笑她。
或许所有人都觉得这只是一个玩笑,可对于普通人来说,这就是校园软暴力,因为校园软暴力并不同于校园霸凌,所以受到校园软暴力的学生也只能把这事压抑在心里。
但这只是对于普通人,却不是对于向晚,向晚虽然也很自卑,但是在高中之前,她遭遇过更为过分的校园软暴力。
除了校园软暴力,向晚小时候因为营养不良,整个人瘦瘦小小的一只,在孤儿院里也是被欺负的对象。
长期生活在这种环境下,向晚没有得抑郁症,已经算是心理素质强大的了,可她虽然没有得抑郁症,但是心理早就有了一定的扭曲。
如果准确来说,这会成为两种极端,一种就是像向晚那样,心理扭曲,一种就是变得极度敏感自卑,这种人就容易患上抑郁症,有自残和自杀倾向。
高一下学期分班,向晚根据自身的情况选择了理科,不知道是不是运气使然,还是命中注定,向晚和那个她经常听到的人分到了同一个班级。
也就是从那个时候起,向晚开始关注起江挽。
十五六岁的少年总是笑得张扬而肆意,像一抹炽热的阳光,照进了少女那阴暗的世界。
可这也仅限于照进,江挽并没有对向晚的生活产生太大的影响,他依旧是那个张扬肆意的少年,她也依旧是那个阴沟污泥中的老鼠,见不得光,也见不得人。
日子就这样一天天地过下去,向晚的位置在垃圾桶旁边,她每天缩在那个角落里,书上和本子上是密密麻麻的笔记。
可是向晚成绩很差,她每节课都认真听讲,但成绩一出她还是倒数第一。
相比之下,江挽永远是班级第一,也是年级第一。
向晚原本以为,她的高中三年会这么平静地过下去,直到周六周日休息,孤儿院的院长告诉她,她的资助人觉得她的成绩太差,不打算继续资助她了。
听到这件事,向晚浑身血液倒流,她缓了好久,才重新看清眼前的孤儿院院长。
院长对他们每个人都很好,她致力于让每个孤儿院的孩子都能上成学,所以她总是在忙,可是孤儿院的孩子还是太多了,她不可能把每个人都照顾得到。
骨瘦如柴的少女站在院长身前,一言不发,大概过了很久很久,她轻轻地点了点头,没有任何抗议,就这么接受了院长的安排。
良久,院长轻轻地叹了口气,她最终还是供向晚上了学,因为她知道,向晚学习很刻苦,但成绩却是提不上去。
向晚很感激院长,但她不知道要怎么回报院长,只好更加努力地学习,并在周六周日干些兼职,希望缓解院长的压力。
高一下学期很快过去,向晚升到了高二,原本她以为她的高二会和高一一样,在紧张的学习和兼职中度过。
直到那一天,向晚再次被人恶意地锁在了教室。
少女早已习以为常,因为这种事已经发生过不止一次,她趴在书桌前温习着笔记上的内容,仿佛她就住在教室里。
教室里孤零零地亮着一盏灯,走廊里已经没有了人,或者说,整栋教学楼的人几乎都走完了。
向晚背诵着那些晦涩难懂的公式,直到上锁的教室门突然被人推开。
少年穿着白衬,蓝白色的校服被他搭在肩头,黑色的双肩包也被他斜斜地挎着,他那眉眼如画的脸上带着一丝讶然。
“你怎么被锁在了教室?”这是少年对向晚说的第一句话,他原本见教室开着灯,以为是谁忘记关了,就想着回来关下灯,没想到却在教室碰见了向晚。
向晚看见来人,她有些不自在地垂着头,厚厚的刘海刚好将她那双漆黑的眸子完全遮挡,她一言不发,开始收拾书包。
江挽没想到眼前的少女竟然不搭理自己,原本想要离开的他瞬间停下了脚步,他就这么斜倚在门口,等待着少女收拾书包。
“同学,我救了你诶,你竟然都不搭理我的吗?还是说,你不认识我?”少年看着背起书包的向晚,他半开玩笑半认真道。
向晚依旧垂着头,她想要离开教室,可是江挽却将门口堵的严严实实。
“如果你不认识我,那我就自我介绍一下,我叫江挽,和你是同班同学。”江挽加重了“同班同学”这四个字。
“……”向晚将头垂得更低了,于是,原本只能遮挡住大半张脸的刘海几乎将她的整张脸都遮挡住了,“我认识你,现在可以让我离开了吗?”
江挽原本是不打算让路的,直到她看见少女那洗得发白的校服,以及那缝缝补补了好几遍的书包。
“同学,你知道是谁将你锁在教室的吗?”江挽让了路,他看着少女离开走廊,终究还是忍不住出声问道。
但向晚并没有回答,她自顾自地下楼,自顾自地离开了教学楼。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