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与陈宫一路向西逃亡,路过吕伯奢家中,曹操对着陈宫欣喜地说道:“吕伯奢乃是我父亲的结拜兄弟,甚是可靠!”于是二人决定先在这里落脚休息一番。
吕伯奢并没有因为曹操二人是朝廷通缉要犯而有所嫌弃,反而吩咐仆人杀猪设宴热情款待二人。但是此时管家表示家中已经没有了好酒。吕伯奢随即吩咐人去城里买酒。
这时,身在屋内的陈宫开始担心有人可能会背叛他们,示意曹操谨慎行事,曹操知道陈宫心意,于是对着吕伯奢说道:“我二人就不吃酒了,有碗饭充饥即可!”
吕伯奢却是关心道:“那哪成啊!你阿瞒是最馋酒的!到我这里来还能不供你酒喝吗?我亲自给你去城里买女儿红!”安顿好两人后,吕伯奢亲自前往城里给二人买酒。
但就在曹操熟睡时,陈宫惊慌失措的叫醒了曹操,只见陈宫对着曹操小声说道:“我听见门外有磨刀声,你赶紧起来听听真假!”
曹操朦胧的起身,只见曹操侧耳贴在门边,听到门外有人说道:“快!刘班拦住,不要让那贼货跑了!快拿刀来!带我往前面宰了。”好,我去关门,你去刀。
曹操大惊,偷偷的扒着窗户往外看,果然看到有人在磨刀,曹操心想:这帮人肯定是要杀了他们去领赏去了。看来吕伯奢说是去城里买酒,一定是借机去报官去了!!
此时情况危急,曹操心想,先下手为强,后下手遭殃,二话不说,便提刀冲出门外冲向吕伯奢的家人们,将他们全家男女老少,一个不留全部杀光。
可怜吕伯奢的家人们,他们想破脑袋也不明白,为什么曹操会持刀相向!
事后,曹操正在石碾上喘息,陈宫却在厨房里发现了待宰的猪!陈宫心中咯噔一下:坏了!看来刚才他们误会吕伯奢的家人了!他们是真的要杀猪来招待二人,给他们做最好的一顿饭。。。
陈宫急忙拉着曹操过来说道:“作孽了,误会他们了!”曹操也是大脑一片空白,走路都有些虚浮,缓缓呆坐在地上不语。
然而,曹操和陈宫无奈之下,只能再次匆忙踏上逃亡之路,但在途中,他们竟然再次遇到了买酒回来的吕伯奢!
吕伯奢不明所以,还热情的和曹操打着招呼,坚持要曹操和他回家一起畅饮,就在吕伯奢拉着曹操欲要往家走时,曹操竟然毫不犹豫的出手,一剑刺穿吕伯奢的身体。
陈宫在旁边见到曹操的突然暴起发难,大脑也是一片空白,无法理解此刻曹操为何还要做出如此举动?只见陈宫指着曹操问道:“吕伯奢是我们的救命恩人,是位仁义之士啊!他还是你父亲的结义兄弟,是你的伯父!!”
曹操却是一脸凶狠的边拉着吕伯奢的尸体,一边看向陈宫说道:“对!宁肯我负天下人!休叫天下人负我!!”
陈宫看着曹操脸上的血渍,耳中回响着曹操冷酷无情的言论,这让陈宫彻底震惊。陈宫之前所学知识,为人处世之道,被曹操的言行彻底颠覆!陈宫万万没有想到,自己放弃一切追随的领袖,竟然在这个时刻暴露出他的本性!
变成了一个无恶不作的杀人狂,而且还能将恩将仇报的行为,说的如此理直气壮,在看到曹操继续掩埋吕伯奢尸体的那一刻,陈宫觉得仿佛天都塌了。。。
当晚,陈宫就趁曹操熟睡之时,弃他而去。
曹操在清晨发现陈宫离他而去,心中也是五味杂陈,不过此刻曹操也顾不得悲伤,一路南下直奔自己老家沛国(今安徽亳州)而去!
直至曹操一路逃窜,过了一个多月,曹操才回到老家谯县。曹家在当地可是有名的地主豪强。回到老家之后的曹操就像是如鱼得水一般彻底摆脱了一路担惊受怕,害怕被逮捕的情景。
要知道曹嵩能够给汉灵帝送一个亿,这笔钱,基本上都是他贪来的!曹嵩曾经担任东汉的大司农,直接管理整个国家的财政。没有人知道,曹嵩掌权的时候,到底贪了多少钱。而谯县曹家,也是让曹操成为崛起的基础所在!
几日后,曹操思来想去觉得既然是董卓给自己扣上通缉犯的罪名,而自己又刺杀过董卓,世人皆知董卓祸国殃民,必乃是真正的国贼,须除之而后快。
于是,曹操决定起兵讨伐董卓。为自己正名,也是为自己心中的志向发声!曹操先是跟家族通上了气,准备就直接在谯县起兵。
却不想,突然有线人通知曹操,此刻,身为豫州牧黄琬已经接到董卓命令,欲要前来诛杀曹操!
黄琬时任豫州牧,州牧的权力要远超刺史,可以说一州之内,州牧发话,治下之人莫敢不从。黄琬可不是个只靠手中权力拉虎皮做大旗的花架子,他是有真本事的。
黄琬上任时,州内盗贼十分猖獗,使得州内百姓民不聊生。于是,黄琬亲自率部讨伐盗贼,成功平定豫州贼祸。同时,黄琬还在州内身体力行,为下属做出表率,使得豫州官场风气为之一新,做出了天下第一的政绩。
这样的强者,怪不得曹操和其家族要对其退让三分。
为了能够顺利的实现自己的志向,曹操告别了故土,却并未踏上遥远的征途,仅仅是迁徙至了邻近的陈留之地(现今河南开封的陈留镇),这陈留与他的桑梓之邦相距不过咫尺之遥。尽管它不属于豫州的版图,却仍旧未能逃脱黄琬阴霾的笼罩。然而,事态的发展犹如戏剧般迅速反转,转机悄然降临。
黄琬担任的豫州牧,手中握有兵权,军事能力高超,其为人又清正廉直,豫州距离洛阳也近,说不定什么时候,黄琬的实力便可威胁到董卓。为此,董卓在发布通告要求黄婉逮捕曹操的几日后,就反悔心中的决定,董卓多疑的性格作怪,使得董卓认为黄婉之威胁甚于曹操!
于是,董卓挟天子以令黄琬,一纸调令命黄琬入朝担任司徒。
黄琬深谙董卓之行暗藏祸心,然而,出于他对大汉王朝的一片赤诚,竟毅然决然地搁置了手中的兵符,转身踏入朝堂,投身官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