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终,先前走脱的北戎骑兵,实在是狡猾至极,他们不仅马术精湛,而且特别熟悉西凉周边的地形地貌,对这里每一片土地、每一处山峦都了如指掌。
在城内,肆意抢掠一番,将能夺走的财物和粮食尽数卷走后,他们并不恋战,也不多作纠缠,便如同幽灵一般,迅速且有序地撤出了城池,消失在了茫茫的荒野之中。
一出城,便如鱼游大海,虎潜深山,很快寻不到丝毫踪迹。
最终,权景强以胸前挨了一枪,腿上被砍了两刀,而权景利也不遑多让,胳膊和后背上各被戳了一枪,其余伤残府兵更是拼死奋战,以七死八十六伤的惨重代价,才硬生生地从最后突围的二百北戎骑兵手中,抢下了最后十车粮食,还有军饷银子十万两。
郭离眼睁睁地看着其余北戎骑兵如饿狼般抢掠了粮草辎重,趾高气扬地扬长而去。
他的面色瞬间黑如锅底,眉头紧锁,眼中满是愤闷与不甘,心中的悲伤如同滔滔江水,逆流成河,难以抑制。
郭离握紧拳头,指甲深深掐入掌心,却感觉不到丝毫疼痛,只因心中的痛楚远超肉体。
军医匆匆赶来,仔细检查了士兵的身体,最后沉重地宣布,士兵们中的是软筋散。
一种让人浑身无力、任人宰割的毒药。
心中的猜测得到印证,让郭离的心再次沉入谷底。
软筋散起效缓慢,不会立即致命,而且它无色无味,混入食物或水中极难被察觉,因此最不容易被发现。
若是换了其它毒性猛烈的毒药,恐怕还没等到北戎骑兵攻城,就因为中毒者的异常反应而被提前发现了。
但,防守营这么多将士中毒,实在令人费解。
营里一向防守严密,特别是伙食营的人,无论是做饭做菜,还是日常行动,都是三人一组,互相监督,确保万无一失。
北戎的细作和探子,究竟是如何神不知鬼不觉地将软筋散投到防守营的饮食中的呢?
北戎兵离去后,城中一片狼藉。
郭离因先前喝了军医紧急熬制的汤药汁子,身体已渐渐恢复了些气力。
他扶墙而立,虽然还有些虚弱,但最起码行走已无碍了。
北戎兵抢掠后,留下的烂摊子还亟待收拾。
到处是断壁残垣,有些齐整些的民居更是惨不忍睹,屋顶被掀翻,墙壁被凿出大洞,家具被砸得粉碎,家中财物被席卷一空……
这破败的景象,如同一幅凄凉的画卷,无声地控诉着战争的残酷与无情。
当务之急,是要迅速采取措施,解除防守营将士们所中的软筋散之毒,让他们尽快恢复体力,以应对后续可能出现的种种危机。
郭离勉强打迭起精神,迅速下令,让所有军医立即行动起来,以最快的速度整理出营中所有剩余的药材,尤其是那些能解软筋散的药材,一定要优先找出来。
软筋散虽非剧毒,不会让人立即致命,但其威力却不容小觑,它能让将士们浑身无力,失去战斗力,任人宰割。
这对于守城将士来说,无疑是致命的打击。
如今北戎骑兵虽已退去,但凉州城的防守依旧不能有丝毫松懈,必须防止敌人随时可能卷土重来。
军医们领命后,立刻忙碌起来。
郭离坐在昏暗的军帐中,眼神凝重地看着管库房的校尉匆匆报上来的损失清单,眉头紧锁。
每一笔损失都如同重锤般敲击在他的心上,让他几欲呕血。
大将军将防守凉州城的重任交给他,本是对他极大的信任与倚重。
然而,在他防守期间,竟然出了这么大的纰漏,粮草响银被抢去十之七八,这无疑是重大失职。
他的心中满是愧疚与自责。
多亏了大将军的两个堂弟挺身而出,率领二百名伤残府兵,不顾个人安危,毅然决然地拦截下了即将被敌人夺走的最后十车粮食,以及一部分银两。
这些粮食和银两,对于城中防守营的将士们来说,无疑是救命稻草。
否则,他们就要面临断粮的绝境,形势将不堪设想。
然而,拦截下的银两和粮食对于十五万将士来说,只是杯水车薪,支撑不了多长时间。
他必须得赶快想出办法,将被北戎人抢走的粮食和财物再抢回来。
郭离思绪飞转,脑海中不断闪过各种策略。
所幸的是,解除将士们所中的软筋散所需的药材,并不是什么珍稀之物,这让他稍稍松了一口气。
一个时辰后,军医们忙碌的身影终于停了下来,所需的各种药材已经分门别类包好,摆放在药案之上。
随即,药童们领了药,开始紧张而有序地熬制软筋散的解药。
郭离也站起身,亲自来到熬药现场,监督解药的熬制过程。
毕竟,这解药不仅关乎着将士们的身体健康和战斗力,更与凉州城的安危息息相关。
随着时间的推移,药炉上的药材在药童们的精心熬制下,散发出了淡淡的清香。
解除软筋散的解药,终于熬制完成。
郭离一刻也不敢耽搁,立刻下令将刚刚熬制好的解药分发给所有中了软筋散的将士们。
这一命令被很快执行。
将士们服下解药后,不久便见效了。
他们的脸色渐渐恢复了红润,随着药效的发挥,体力也逐渐恢复,原本瘫软的身体开始有了气力。
今天被抢掠得也太窝囊了些,简直让人难以咽下这口冤气。
恢复体能的防守营将士们,一个个气愤填膺,眼中闪烁着怒火,纷纷叫嚣着要去报仇雪恨,将失去的粮食和银两抢回来,洗刷这份耻辱。
郭离看着将士们重新士气高昂,精神抖擞的样子,心中总算稍稍踏实了一些。
这场劫难虽然惨烈,但将士们的斗志并未被磨灭,这是他们最宝贵的财富。
随后,郭离回到营帐,沉思片刻后,沉气提腕,提笔写了两封折子。
一封是请罪折子,另一封则是请功折子。
请罪折子是他自己的,字里行间充满了深深的自责与愧疚。
郭离坦承自己因监督不力,使得细作和探子有机可乘,在防守营中下毒,导致军中将士战斗力大减。
正是这一疏漏,最终使得凉州城战备处的仓库被北戎骑兵几乎洗劫一空,军资损失惨重,他自身也深受其害,险些丧命。
事后,他立即组织了亲信,对军营的每一个角落、每一位人员都进行了细致入微的排查,不放过任何一丝可疑的线索。
排查工作异常艰巨,但大家都亲身体会了一番软筋散的滋味后,对混入的细作和探子深恶痛绝。
凭借众人的支持与配合,很快,在他们的努力下,潜伏在军营里的细作和探子如同暗流中的礁石,一个个浮出水面,共计揪出了七名。
郭离在请罪折子中,详细陈述了事情的经过。
从细作和探子的潜入,到下毒事件的爆发,北戎骑兵在细作和探子的里应外合下,趁乱劫掠,以及最终细作和探子的落网,每一个环节都描述得清晰明了。
郭离痛心疾首地承认,自己在防范工作上存在着严重的疏忽,未能及时察觉细作潜藏的阴谋,以至于造成了如此重大的损失。
他知道自己的失职给朝廷和凉州军带来了不可估量的损失,他愿意承担一切责任,接受朝廷的任何惩处。
但,郭离也恳请朝廷能给他一个戴罪立功的机会。
他表示,自己愿意竭尽全力,想尽一切办法来挽回损失,以实际行动弥补自己的过错。
另一份折子,则是他特地为权景强和权景利两兄弟及他们率领的二百名英勇无畏的残疾府兵请功的。
在刚经历的那场突如其来的劫难中,权景强和权景利兄弟俩,不顾自身安危,率领着这支由残疾府兵组成的队伍,悍不畏死,拼死抵抗,成功抢救下了最后一批宝贵的物资,使得凉州城驻守的将士们得以在短期内免于饿肚子的困境。
郭离深感两兄弟和二百府兵,在这次抢回被劫掠粮草和军饷的行动中,表现卓越,功不可没。
他们应该得到朝廷的嘉奖。
就在这样的氛围中,黛玉和权景瑶一行人,悄然来到了凉州的大将军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