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如说,利用侯爷丰富的矿产资源,结合小婿的产业技术和生产能力,一起打造更强大的产业体系。小婿会从侯爷那里购买铁矿,这不但能保证我们的生产原料供应,还能让双方都实现互利共赢。咱们可以一起寻找更多的商业机会,把各自的优势资源整合起来,开拓更广阔的市场。”
刘正轩这一番话刚说完,提到合作的事,李矩心里一动,跟卫夫人商量了一番,侯爷和卫夫人点头同意了这门亲事,和媒婆选好了一个多月以后的好日子,让刘正轩和李舜华成亲。然后他赏了媒婆二十两银子,让她先走了。
媒婆走了以后,刘正轩才详细地说起用铁矿石交换武器的事:“岳父大人,小婿觉得可以通过合理的交易方式,保证双方都能得到最大的好处。咱们可以根据铁矿的品质和数量,确定连弩和武器的兑换比例。”
“同时,我也会保证连弩和武器的质量,给侯爷的军队提供有力的支持。而且,晚辈在这里承诺,以后研发出更厉害的武器,也只会供应给岳父大人的军队。”
刘正轩又提到了清河村正在进行的一项重要建设——建造四层水泥的高等学校。他说道:“岳父岳母大人,小婿在清河村正在建一所高等学校,是晋朝规模最大、教学方式最好、开设学科最全也最有用的学校。这所学校跟以前的不一样,小婿编写了包括数学、语文、化学、物理、地理、历史、医学、军事、自然等多个学科的课本和教学计划。”
李矩夫妇一脸疑惑,他们对这些学科不太了解。李矩问道:“这些学科有啥重要的地方?”
刘正轩微微一笑,神色中满是自信与憧憬,他缓缓开口道:“岳父大人,且听小婿细细道来。这数学之学,可培养人的逻辑思维与运算能力,无论是丈量土地、规划工程,还是计算商业账目,都离不开数学之妙处。就好比建造房屋,需精准计算材料用量与结构尺寸,数学便在此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再说语文,乃传承文化、沟通交流之根本。诗词歌赋、经史子集,无不是语文之瑰宝。通过学习语文,可让人明事理、懂礼仪,提升自身的素养与气质。”
“化学之学,能助人了解物质的变化与性质。比如炼制金属、制作药物,都需化学知识的支撑。未来,我们可凭借化学之术,创造出更多有益于百姓生活的物品。”
“物理之学,探索自然之力与万物之理。知晓力学、光学等原理,便能更好地发明创造各种工具器械,提高生产效率。像水车的运转、弓弩的设计,都与物理知识息息相关。”
“地理之学,可让人知晓天下山川地貌、风土人情。无论是行军打仗、商业贸易,还是治理国家,都需要对地理环境有深入的了解。”
“历史之学,以古鉴今,让人从过往的兴衰成败中汲取经验教训。了解历史,我们才能避免重蹈覆辙,更好地开创未来。”
“医学之学,救死扶伤,守护百姓健康。有了先进的医学知识,我们可以治疗各种疑难杂症,提高人们的寿命和生活质量。”
“军事之学,可强兵卫国,守护家园。钻研战略战术、兵器制造,培育杰出的将领与士兵,使国家于乱世之中屹立长存。”
“自然之学,则令人敬畏自然、顺应自然。知悉自然规律,我们便能更好地利用自然资源,同时规避自然灾害所带来的损害。”
李矩夫妇听得入神,眼中渐露赞赏之色。卫夫人微微点头道:“正轩所言,甚是在理。此等学校若能建成,必能为晋朝培育出众多栋梁之材。”
李矩听了刘正轩的详尽阐释,心中不禁对他的远见与抱负深感钦佩。他望着眼前这位意气风发且充满智慧的刘正轩,庆幸自己明智地接纳了他为女婿。
他们夫妇仿佛望见了未来,刘正轩不仅能使家中繁荣兴旺,还能为晋朝的发展贡献关键的力量。
刘正轩一脸期待地望着对面的李矩和卫夫人,拱手说道:“岳父岳母大人,清河的这所学校乃是关乎未来的要事。当下学校正在建设,急切需要优秀的夫子与名医。”
“岳父岳母见多识广,还望能为清河举荐些适宜之人,不分男女皆可。”
李矩轻抚胡须,微微点头说道:“这举荐之事,确实得审慎思量。咱们得寻那些品德与才能俱佳、心怀正义之人。”卫夫人在旁也轻轻点头表示认同。
李矩思索片刻说道:“我曾听闻洛阳有位儒生,名唤张子谦。此人对儒学经典钻研极深,并且心地良善,教学之法独特,能让学生们迅速领悟经典的精妙所在。他在邻县讲学,声名远扬,倘若能请他来清河施教,定然能给学生们带来深厚的学问。”
刘正轩眼睛一亮,赶忙问道:“此人的家庭背景如何?品行真如侯爷所言那般良好吗?”
卫夫人微笑着说:“我曾与张子谦有过一面之缘,此人虽出身贫寒,然举止得体,谦逊有礼,确为可塑之才。他一心钻研学问,不为名利所动,只想将自己所学传授给更多之人。”
刘正轩心中大喜,赶忙说道:“那甚好,我定当亲自去请张子谦先生。”
接着,李矩又想到一人:“还有一位才女,叫苏瑶。她于诗词歌赋颇为精通,对文学有着独特的见解。虽是女子,但其才华出众,丝毫不逊于男子。若能请她来教授语文,想必女学生们亦能收获颇丰。”
刘正轩点头赞同:“女子任夫子,于当下虽不常见,然只要有学识,又有何不可?”
提及名医,李矩微微皱起眉头,苦思良久才说:“有位郎中,叫柳靖安。其医术精湛高超,曾经四处游历,积累了丰富的行医经验。不论何种疑难杂症,到他手中,皆能寻得解决之法。而且他心地慈悲,时常为贫困之人免费看病,如今在洛阳城开了个小医馆,在民间颇具声望。”
刘正轩激动地起身,再次拱手说道:“多谢岳父岳母大人的举荐,这些人若能来清河,实乃清河百姓之福。小婿斗胆烦请岳父大人写几封推荐信,更能助小婿请得这些贤能之人。”
李矩笑着说:“此乃小事,你陪你岳母大人叙话,我去去就来。”
未过多久,李矩从书房走出,将写好的三封推荐信递给刘正轩。
刘正轩双手接过,笑着回礼道:“谢谢岳父大人。岳父大人将铁矿石准备妥当,就派人通知小婿,小婿带着镖师运回清河村,再把打造好的连弩和武器运回洛阳,也能赶上王羲之的婚礼。”
刘正轩与李矩和卫夫人夫妇又商议许久,方才满怀期望地离去。
刘正轩怀揣着十足的诚意,踏上了求贤的旅程。他用心地为每一位贤才筹备了独具匠心的礼物。
对于儒学大师张子谦,刘正轩特意拣选了一方极为珍稀的古砚。这方古砚质地温润细腻,墨池幽深,砚台上精心雕琢着儒家经典的图案,每一道纹路都仿佛在讲述着知识的传承与尊崇。
刘正轩深知张子谦对儒学的热忱与执着,他坚信这方古砚能够精准地传递自己的敬意,以及对张子谦学术追求的高度认同。
在面对才女苏瑶时,刘正轩则预备了一套精美的诗集和一本精装版的《梦红楼》。那套诗集收录了从古至今的经典诗词作品,版本珍稀,印刷精美,轻轻翻开书页,淡淡的墨香便扑鼻而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