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女俩收拾好自己,沈玉姝搂着顾氏胳膊一道回了前院。
两头猪已经收拾到尾声。
野猪精瘦没多少猪板油。
杀猪匠按沈老太太的意思把肉分成两斤、五斤的一条条摆好。
大骨头、排骨也剁好,别看猪肉没多少,猪下水却收拾了两大盆。
沈老太太束着围裙正收拾的起劲。
事情经过她已经听儿子说了,看到母女二人回来。
笑着对沈玉姝说道:“姝姝,这个收拾出来咱还做上次那个吧。”
沈玉姝笑着答应,“好,都听奶奶的。”
当下好多人家即便吃不起猪肉也很少吃这个。
洗不干净味儿实在太大了。
她看着何氏清洗好的猪肚,走到沈安信身旁小声说了几句。
父女俩出去溜达一圈,提了一只鸡和一堆材料回来。
她准备用砂锅炖个猪肚鸡汤家里人补补。
下水送人不合适干脆一股脑全做成卤菜。
反正天气冷放不坏,她把自己的提议说了。
沈玉兰第一个问道:“姝姝,这些猪下水也能做?”
“可以的,阿姐,一会儿我教你。”
沈玉姝点头,随即嘱咐沈老太太。
“奶奶,这些都要多洗几次,不然做出来有怪味。”
她让沈安信把猪头也清理干净,一块卤了不浪费。
沈老太太想到上次做的干煸肥肠,爽快答应。
“去吧,去吧,这里有我和你娘他们就够了。”
端起洗过的猪内脏回厨房,沈玉姝边做边教。
猪肚翻面撕掉上面的油脂。
用草木灰和盐再洗两遍,确保干净无异味。
冷水放入锅中和姜片煮一刻钟。
捞出来过一遍温水切条。
砂锅预热锅底放油、姜片、白胡椒翻炒。
下入猪肚煎出香味加开水炖煮。
片刻后锅里的猪肚飘出了香味。
沈宁言和沈宁嘉被香味勾进了厨房。
两人虽然只差一岁,但宁言比宁嘉性子好动。
他盯着砂锅眼睛都不眨一下,咽着口水说道:“二姐,你煮的什么闻着好香呀?”
半大小子吃穷老子,这个年纪正在长身体,馋也正常。
沈玉姝故意卖关子,“这可是好东西,等会儿你多吃一些。”
沈宁柏进门正好看到这一幕,有些无奈的扯了扯他的袖子。
“把你脸上的馋样收一收,别叫外人看到。”
“大哥就会说我,你闻着不香吗?”沈宁言扭头反驳。
沈宁柏被说的脸红,伸手要打人。
沈宁言早有准备一溜烟窜到了沈玉兰身后
嘴里还不忘嚷嚷大哥打他。
这一幕逗得屋里兄弟姐妹几人哈哈大笑。
连屋外的几个长辈都听到了。
猪肚炖上两刻钟,放入剁好的鸡块再炖两刻钟。
出锅之前撒枸杞和盐就可以了。
沈玉兰被沈玉姝教着爆炒了猪血和腰花。
又做了干煸肥肠,每样菜都做了大份不怕吃不饱。
沈家厨房两个锅灶一大一小,都是当年斥巨资买的。
这么多年过去,沈玉姝做饭都不敢使劲怕锅底漏了。
饭做好后,院里只剩了自家人在。
沈安信兄弟俩在清洗地面的污血。
沈老太太他们正收拾边角料。
两只野猪刨除猪下水、边角料约莫宰了一百五十多斤。
给来帮忙的猎户几人一刀二斤的肉和三根大棒骨。
杀猪匠两刀三斤的肉,这是自来的规矩。
因为有伤寒也不好去镇上卖肉。
沈老太太打算在村里卖一些,余下便腌了留着自己吃。
今日的饭菜尤其丰盛,沈玉姝给每人先盛了一碗猪肚鸡汤。
沈宁言尝过后狗腿的夸赞,“二姐,这是我喝过最好喝的鸡汤。”
沈老爷子也点头,“确实,这汤熬足了时辰滋味鲜美,鸡肉也滑嫩。”
沈玉姝看沈老太太有些僵硬的嘴脸忙笑着解释。
“猪肚鸡汤有健脾益胃、滋补养身的功效。
这会儿正是进补的好时候。
加上今天正好猎到了野猪,所以我才买了鸡给大家补补。”
“今天这一桌菜都是大姐做的,大家快尝尝怎么样。”
沈玉兰被夸的脸红,“我哪里会做这些,都是玉姝教我的。”
沈玉姝回道:“那也是大姐聪明一点就通。”
吃完饭没多久,果然有人上门询问,是村里的张李氏。
她男人之前是猎户。
几年前娶了媳妇生了娃,眼看日子越过越好。
结果上山打猎不慎摔下山坡,好在有人上山砍柴发现了他。
救回来一条命不过腿摔瘸了,不适合再打猎。
平时夫妻俩偶尔上山采药,靠编竹制品维持生计。
李氏过来买点肉给自家相公补补。
因为是野猪肉,卖的比家养的猪便宜。
十六文一斤肉,镇上一斤猪肉二十二文。
李氏见价格公道一下买了两斤。
村民大病一场正需要吃肉补补身子。
看有肉卖几乎家家都割了半斤八两回去。
一直到天黑人才渐渐少了,猪肉卖了大半出去,剩了六十多斤。
沈老太太做主腌好留着自家吃,卖肉的钱却是给了二房。
沈安信知道这是他爹的意思,也没推辞拿着回后院了。
沈玉姝整个下午都在厨房做卤肉。
顾氏几个在一旁打下手,都道长了见识,居然有这么多调料,有的都没见过。
她解释说有几味是药材,既可入药也能做吃食。
刚做好的卤肉没没有时间浸泡,在味道上还是差一些。
即便如此还是得了沈家人的一致好评。
沈宁言更是直接指着盘里码好的猪耳朵道:“这么好吃的东西拿到镇上肯定卖钱。”
沈老太太瞟了一眼吃的起劲的孙子。
“胡扯什么,也不看看外头多危险,你想都不要想。”
一张嘴直接掐灭了他的苗头。
沈宁言缩了缩脖子,“我就是说一说,奶奶你让我去我都不去。”
沈玉姝抬头看了他一眼,没想到这小子脑子转的还挺快。
要不是这会儿镇上有伤寒,说不定还真能成了呢。
回后院路上沈安信掏出一串铜钱交给顾氏。
“是爹的意思,拿着吧。”
顾氏惊讶接过。
这些年婆婆不曾苛待过她,不过对她却没什么好脸色。
公爹虽然多照顾大房但对他们二房也不错。
老爷子无非是觉得她和相公一个能刺绣一个能打零工。
比大房一家强多了,这顾氏也理解。
十个指头还各有长短,只要不是太过分她都不计较。
这往外掏钱还是头一回呢。
大房夫妻俩为人厚道。
再加上不在一个院子住着没有矛盾。
是村里少有的和睦人家。
她转念一想今天山上的情形便又觉得理所当然。
这可是女儿冒着危险得来的,扭头把钱给了沈玉姝。
沈玉姝推了回去,“娘这是做什么,我的就是您的,我不出门拿着也没什么用。”
“行,那娘先给你保管,回头你要买什么再和娘拿。”顾氏笑着揣回了怀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