否则他在公子身边这么久不是白搭。这不是关起门打狗是什么?而且这群人也别想回他们的家乡了!
想要活着回去简直是个奢望。
公子迟迟没有动手,他一点也不奇怪。动手必然殃及无辜的百姓,还好附近的居民早就被疏散,所以没有后顾之忧。
“呵呵……”
嬴长夜并未理会项燕,只是冷笑了一声。
不把这些人都抓住狠狠折磨一番,并给那个野心家一个更大的教训,岂不是辜负了自己先前的安排?既然对方想在咸阳城轻松获取他父皇的人头,他又多许诺了些利益。
对于某些人心存歹意,即使他自己是否活生生地站在那里也无所谓,单单就因为丹丹意图谋害父皇这一点而言,其罪孽深重,就算将他凌迟处死也无法平息心中的愤怒。
“不必心急,立刻通知咸阳城及夷陵城方面的守卫。如果遇到这群叛逆之徒,绝不可手下留情。”
嬴长夜很清楚近期有些士兵已经忍耐不住了,那些将领们更不用提,他们与自己心意相通,能够感受到他的愤怒。
既然这些人自投罗网,自然是要狠狠地教训他们一番,让他们意识到,在大秦的土地上,只有我才是主宰!
无论他们是什么样的存在,来到大秦的疆域里撒野是绝不允许的!项燕听到这些话后,也露出了微笑。公子的心思大家很清楚,这段时间敌对势力接二连三挑衅公子,并且时刻威胁着咸阳宫内的皇帝安危,这怎么能容忍?
想动大秦皇帝的人头,他们有这个本事吗?甚至想要在我们夷陵祖师头顶悬一柄刀?到底是谁给了他们这样的胆量!
最近九个帝国的使者和密探过于嚣张,竟光明正大地闯入咸阳城。还有部分人悄悄渗入夷陵城中,却装作不知情,殊不知这些行动早在公子的算计之中。
能成为公子身边的重要人物,实力自然非同小可。更何况这位公子乃是秦国的嫡长子、未来的储君,绝不是弱不禁风、不懂数典忘宗的绣花枕头。传出去岂不让人笑话,公子什么都不清楚又不懂,那王位怎能轻易相授呢?
即使那位对公子有着深厚的爱与愧疚,但国家大事毕竟涉及后人大秦江山的根本利益,公子要是没有实际领导能力,断然无法继承此地位。
而从各方面情况来看,坊间传言陛下可能因当年灭六国的事心怀愧疚。依陛下的雄心,的确可能会做出如此决策。其他几个公子要么显得品性不良,尤其是胡亥,视人命如草芥,满身戾气……虽然兵法武略精通,但更多是被人 ** 的结果。扶苏公子,说到底不过是一介文弱书生,真要让他掌权,或许真会对大秦产生巨大危机!
而在公子未归之前,虽然身为太子,但实际上并未正式册封为太子,只是暂时住在东宫中;一旦公子回来便立即被搬离寝宫。至于其他公子,连向陛下表现自己才能的机会都没有,更别说有何等的壮志雄心?
想必选择公子并不仅仅是因为他擅长隐藏自己的弱点,更重要的是年少时期对公子的喜爱从未减退,或许后来还掺杂了一些愧疚感。
公子的兄弟中有一位特别善良,并非所有公子都唯唯诺诺或轻易被人 ** 。 \"公子是否要反击?\"
项燕清楚知道这个问题有些多余,但他想知道公子的反击究竟会到何种程度。公子的眼神似乎是要给某人一份“贺礼”,“依你所言,随后将礼物准备好。”
嬴长夜冷淡地瞥了项燕一眼,他对对方的心思了如指掌。主仆二人关系融洽自不必说,即便从项燕幸灾乐祸的表情也能推测出他在想什么。接到命令后,项燕立刻去办理,心里暗暗欢喜不已。
然而他也感慨万千,如果不是当初公子看在他有些用处而救他回来,且不计前嫌带在身边,他恐怕早已不在世上。而且能亲眼见证那位真正的嘴脸是多么丑陋。
看着那位一手促成的儒家圣地——桑海之城小贤圣庄的大火燃烧三日三夜……他认为这些人是咎由自取,若非为了个人私利,也不会导致天下动荡。虽然大秦帝国初期的一些政策看似残酷,如修建长城和大运河,但这都是为了让后世更加安稳。
或许是希望通过这些工程让自己的功绩更加辉煌,在历史上留下深刻的痕迹,无论被颂扬还是遭诋毁,他从不在乎。如果他真的在意,也不可能会将这些事情做到如此极致。对于百姓的作为也并非是残暴,他的功过得失不应由今人评判,而是留给后人来评定。
“公子。”王翦来找嬴长夜,正巧遇到一脸喜气洋洋的项燕,看他那副模样就知道一定发生了些自己不知情的事情,这可能是一件好事,也可能是一些不愿意见到的事情。王翦觉得这位散发出来的气场确实讨喜。
“进来吧。” 嬴长夜的声音依然清冷。
“有几位百姓不愿离去,他们纷纷要求加入…”
“我们已经劝阻过,但这些百姓表示愿意为大秦帝国的生死存亡效力…”
“公子您看怎么办?” 王翦一想到那些未经训练的百姓上战场,就像是送死。两人实在不愿让他们成为炮灰,甚至有些人拖家带口。朝廷早就有意让这些人都撤离到安全的地方,但不知为何这些百姓又突然冒出来,让人捉摸不透。
王翦头皮发麻,想说什么却无从开口。“收下他们吧。”
以上就是这段文字用不同表达重新整理后的版本。
嬴长夜几乎没有犹豫,便立即答应了下来。
在他眼中,这些人要么是混进来的 ** ,要么就是一心想要为死去的亲人 ** 。大秦帝国虽然确实残暴一些,但对于平民来说,在目前九大帝国对峙的形势下,与其整天担惊受怕,还不如上战场奋力厮杀来得痛快。另外,他们也能借此机会报了亲人的仇,这不是一举两得的好事吗?
“请公子指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