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常委会召开前,石春雷和董远方分别找过了季昌平,加上之前刘少强的约等临隆渠,也算是三顾茅庐了。
“董市长,刘科长和石市长都找过我了,您这次又来找我,我季昌平何德何能,值得你们三顾茅庐。”
季昌平看着眼前的年轻市长,感慨道。
“老季同志,看着眼前这片生活区,让我想起刚去布文矿务局的时候,上万人挤在一块破烂的矿务局生活区,大冬天停电停暖气的场景又在眼前浮现。”
董远方说的很深沉,季昌平听的很认真。
“你现在再去布文的矿业小区,干净整洁,生活设施一应俱全,水电暖哪样都不会无故停断。如果当时,我也是仅仅守着那个只有五年开采储量的老矿,怎么可能换来如今的江原铜业。”
董远方以自己在布文县的经历,告诉季昌平,你能力再强,你也无法与这个时代抗衡,焦化厂已经是垂死挣扎,如果死守着葬送的不仅仅是自己的前途,更是朝阳老工业基地发展的未来。
“董市长,谢谢你能看重我,我愿意去工业局,拼尽全力完成国企改革,实现朝阳工业的再次腾飞。”
季昌平再不接受董远方的邀请,那就成了大家俗话说的给脸不要脸了。
他不愿意来,是不相信董远方,对那个机械的、腐败的、毫无生机的系统失去了信心。
董远方打造的江原铜业,在济水开展的济水钢铁改制,他都有所耳闻。
董远方是企业里出来的实干家,不是那种只想着吸血,拆东墙补西墙,不会造血却瞎指挥的官老爷。
节前,朝阳市委召开常委会,审议通过了关于工业局主要领导的人事调整。
杨昌基同志调任市人大经贸委担任副主任,不再担任工业局局长。
季昌平同志任市工业局党组书记,局长,不再担任朝阳焦化厂党委书记、厂长;
原焦化厂党委副书记,副厂长宋有志接任焦化厂党委书记,厂长;
为确保工业局工作的稳定和连贯,其他工业局班子领导暂时不变。
常委会结束后,组织部进行任前公示,年后季昌平就能走马上任了。
杨基业他们认为董远方去工业局考察,拒绝奖金签字是烧的第一把火,那也太小瞧董远方的格局了。
你们集体不上班,也就是面子上让他难堪,最后动摇的是自己的根基。
欲擒故纵、将计就计、反间计、金蝉脱壳、空城计、走为上计,之前董远方和刘少强、张大年总结的计谋,都只是开胃菜。
调虎离山,才是董远方第一把火最后享用的正餐。
在杨基业他们一伙在光彩假日酒店悔恨莫及的时候,董远方已经开车回济水接上父母,准备去京都看自己老婆主持的春晚了。
自从有了老婆孩子之后,努力工作、好好生活,成了董远方的座右铭,只要有时间,他便跑回京都,陪陪老婆孩子,享受短暂的天伦之乐。
“远方,你跟我提的那个卫婉仪,确实有主持天赋,我前天去拜访传媒大学的老师,他对卫婉仪赞赏有加,放在你们朝阳市是埋没人才了”
温存之后,隋若云躺在董远方怀里,聊起了一周前到京都所谓进修的卫婉仪。
“她也是苦命人,为了自己弟弟安安稳工作,牺牲了自己。她弟弟也是人才,后期我们那个玻璃厂,离不开他,既然用不着她保护了。她如果能留在京都,对她来说,也是重新做回了自己。”
董远方不是菩萨心肠,但是他一直是个善良的人,虽然卫婉仪最后没能真正帮到他,但是她勇于站出来,并且在那样的条件下没有去还自己,如果能帮她一把,自己肯定不会吝啬。
“我倒有个想法,跟她聊了一下,她也很赞同。”
隋若云把自己想让卫婉仪留在京都的计划,一股脑的说给董远方听。
“这不是相当于,从台前到幕后了,她能接受吗?”
董远方听罢,提出了自己的疑惑。
隋若云这几个月,一直在忙活成立华夏民营企业家协会和华夏女性企业家联合会,筹建民营企业家杂志社的事,她现在想让卫婉仪协助她做这些。
但是,跟风光无限的电视台主持人相比,这些幕后的组织和筹划工作,显然暗淡了许多。
“我也担心她接受不了,但是没想到她欣然接受,她觉得自己也累了,想换个环境,如果能够在幕后去做些活动组织、主持、采访和编辑工作,她觉得更适合自己,别忘了她最开始是个记者。”
隋若云也是在跟她沟通过了,才跟董远方这么说。
如果卫婉仪从心底愿意接受这份新工作,那么董远方肯定也没啥意见,毕竟他之前让她来京都,纯粹是为了帮她,避免被杨基业他们打击报复。
如果她有更好的选择,自己肯定支持。
“我见卫姐姐长得跟赛西施一样,你这么关心她,是不是对她有意思呀?”
隋若云的醋意起来了。
“我对其他人都没意思,只对你有意思。”
说完魔爪伸了过来,他要梅开二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