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丁山离寒江关次日,樊梨花心乱如麻,懊悔之情溢于言表。
她那如深潭般的眼眸凝视着,似在寻觅遗落的珍宝。
只盼能再度瞥见薛丁山那挺拔的身姿。
恰在此时,一个熟悉的身影映入樊梨花的眼帘。
此人正是杨藩,寒江关总兵,亦是她昔日指腹为婚的未婚夫。
杨藩远远地看到樊梨花,脸色瞬间变得阴沉如墨,眼中闪过一丝复杂的神情,有怨恨,有嘲讽,也有一丝难以察觉的心疼。
他缓缓地走到樊梨花的面前,嘴角微微上扬,露出一抹轻蔑的笑容,忍不住嘲笑起来:
“樊家千金,没想到你也有今天这般落魄的模样,还真是让人觉得好笑啊!”
樊梨花抬起头,冷冷地看了杨藩一眼,眼中满是不屑。
她没有理会杨藩的嘲讽,只是轻轻地拉了拉缰绳,想要绕过他继续前行。
然而,杨藩却并不打算就此放过她,他向前跨了一步,抬起手拦住了樊梨花的去路。
樊梨花见状,心中的怒火顿时燃烧得更加旺盛,她柳眉倒竖,语气中带着几分不耐烦:
“原来杨总兵,也喜欢干这种落井下石的勾当吗!”
杨藩看着樊梨花那愤怒的模样,心中竟然涌起了一丝快感。
他想起了当初樊梨花为了薛丁山,毅然决然地抛弃了与自己的婚约,投入唐营的怀抱,帮助唐军攻打西凉的事情。
那些曾经的痛苦和羞辱,此刻如同潮水般涌上心头。
他冷笑一声:
“我落井下石?哼,你可别忘了,当初是你先背叛了我们之间的婚约,投入了那个薛丁山的怀抱。
你以为你跟着他就能过上幸福的生活吗?看看你现在的样子,还不是被他赶了回来!”
樊梨花的心中一阵刺痛,杨藩的话就像一把尖锐的匕首,狠狠地刺进了她的伤口。
她强忍着心中的痛苦,瞪着杨藩:
“是吗?那对不住!我对你从来没有任何感情!一切都是你一厢情愿罢了!”
杨藩的脸色变得更加难看,他的双手紧紧地握成了拳头,指节因为用力而泛白。
他看着樊梨花,眼中的怒火几乎要喷薄而出。
他向前一步,伸出手紧紧地握住了樊梨花的肩膀:
“我早就跟你说过!你跟薛丁山是不会有什么好结果的!现在你终于尝到苦头了吧!”
樊梨花用力地甩开杨藩的手,眼中满是愤怒和厌恶:
“我的事情不用你管!你最好离我远一点!”
说完,她没等杨藩反应过来,便狠狠地踢了一下马腹,骏马嘶鸣一声,如同一道闪电般朝着前方疾驰而去。
樊梨花一路狂奔,不知不觉间来到了一片茂密的树林之中。
她勒住缰绳,停下了脚步,心中的愤怒和痛苦渐渐地平息了下来。
她环顾四周,只见这片树林郁郁葱葱,阳光透过树叶的缝隙洒在地上,形成一片片斑驳的光影。
微风拂过,树叶沙沙作响。
就在这时,樊梨花听到了一阵轻微的响动。
她警惕地抬起头,只见一个少年正从树林中缓缓地走了出来。
那少年看起来不过十六七岁的样子,身材略显单薄,但眼神中却透露出一股坚毅和倔强。
他的衣衫破旧不堪,上面还带着几处补丁,但却掩盖不住他身上那股侠义之气。
樊梨花心中一动,她轻轻地跳下马背,朝着少年走了过去。
少年看到樊梨花,眼中闪过一丝惊讶,但很快便恢复了平静。
他看着樊梨花,微微躬身行礼:
“这位姐姐,不知为何独自来到这荒郊野外?”
樊梨花看着少年,心中对他产生了一丝好感:
“我只是路过这里,见这树林景色优美,便想进来看看。
你呢?为何一个人在这里?”
少年叹了口气:
“我叫薛应龙,是一个孤儿,从小便四处流浪,现下落草为寇,我却总是遭受别人的欺负和白眼。
如今,我已经离开疯马寨,无家可归,只能在这树林中暂避风雨。”
樊梨花听了薛应龙的话,心中不禁涌起了一股怜悯之情。
她看着眼前这个孤苦伶仃的少年,仿佛看到了曾经的自己:
“你一个人在这荒郊野外,多有不便。如果你不嫌弃,就跟我一起走吧。”
薛应龙抬起头,眼中充满了惊喜和感激。他看着樊梨花:
“姐姐,你真的愿意收留我吗?我一定会好好报答你的!”
樊梨花微笑着点了点头:
“你不用报答我,只要你以后能做一个正直善良的人就好。”
从那以后,薛应龙便跟随在樊梨花的身边。
在相处的过程中,薛应龙对樊梨花的敬佩之情与日俱增。
他被樊梨花的美丽、善良和高强的武艺所深深吸引,心中暗暗发誓,一定要永远追随在樊梨花的身边,保护她,照顾她。
而樊梨花,也在与薛应龙的相处中,感受到了一种久违的温暖和关怀。
薛应龙虽然年纪轻轻,但却有着一颗侠义之心,他勇敢、善良、正直,让樊梨花看到了自己曾经的影子。
渐渐地,樊梨花对薛应龙也产生了一种特殊的感情,她觉得薛应龙就像是自己的亲人一样,值得她去信任和依靠。
有一天,薛应龙突然跪在了樊梨花的面前,眼中充满了真诚和坚定:
“樊姐姐,您的救命之恩,我薛应龙无以为报。从见到您的那一刻起,我就对您敬佩有加。
我知道自己身份卑微,不配与您相提并论。
但是,我真的很想追随在您的身边,为您做任何事情。
求您收我为义子吧,让我能够永远陪伴在您的身边。”
樊梨花看着跪在自己面前的薛应龙,心中十分感动。
缓缓地走到薛应龙身旁,然后伸出那双白皙如玉、柔若无骨的纤纤玉手,小心翼翼且无比轻柔地将他搀扶了起来。
她的目光如水般温柔,凝视着眼前的少年,轻声说道:
“应龙啊,其实打从一开始见到你时,我便对你心生欢喜。
你这孩子不仅心地善良,而且聪明伶俐、勇敢无畏,实在惹人怜爱。
如今既然你心甘情愿想要拜我为义母,那我自然也是满心欢喜应下此事的。
从今往后,你便是我的至亲之人,
我定会如同对待自己的亲生孩子一般悉心呵护你、关爱你,绝不会让你受到半点儿委屈和伤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