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邕的话,顿时就令郭嘉皱紧了眉头。
“此事万万不可,你是冀州的刺史,怎么可以轻易以身犯险?”
蔡邕固执的对着郭嘉摆了摆手。
“就因为我是冀州刺史,我亲自出面,才能取得曹操和袁术等人的信任。才能麻痹他们的神经。”
“你让人做好准备,等我前脚进入敌军大营,你就让士兵们做好出击的准备。等我后脚离开敌军大营,你就让士兵们发起进攻。”
“如此一来,一定可以打曹操等人一个措手不及。”
听完蔡邕的话,郭嘉情不自禁的皱了皱眉头。
郭嘉印象中的蔡邕,可不是现在这个样子。
郭嘉印象中的蔡邕,可没有现在这么勇。
身陷敌营,以身作饵,这可不是普通人该有的胆量。
“可是……”
“没有什么可是的,郭嘉你这个人有谋略,智慧过人。但你的胆子小了一些,做事情不够狠,如果是贾诩在这里,也许不用我开口,他就会主动建议我前往敌营。”
“另外你也不用担心曹操等人会对我不利,因为我和陶谦的关系不错,我在大汉也有一些声望。足以保证他们不敢轻举妄动。”
“当然,如果他们破罐子破摔,一定要出手对付我,我也不是好拿捏的。”
说到这里,蔡邕扬起拳头砸在了身侧的旗杆上。
碗口那么粗的旗杆,直接断成了两节。
“我亲家死后,日光为了避免悲剧再一次上演,替我炼制了神丹。我吃了丹药,现在拥有千斤巨力。”
“曹操等人若是敢对我不利,我就一个换三个,杀了曹操、袁术和陶谦。”
听完蔡邕的话,郭嘉又止不住的怔了一下。
如今的蔡邕面带杀气,可不像温文尔雅的大儒,大学士。
“好了,这件事情就这么定了,明日一早我就出发前往濮阳。争取晚上的时候,抵达敌营。”
郭嘉见到蔡邕已经做了决定,最终只能发出一声轻叹说道:“我派遣太史慈陪你前往敌营。”
“太史慈,黄忠还有赵云都需要留在军中领兵,让不久之前投奔过来的廖化陪我走一趟吧。”
“廖化只是军中的先锋,让他护佑你……”
不等郭嘉把话说完,蔡邕就又对着郭嘉挥了挥手。
“曹操等人若是想要对我不利,太史慈和廖化,谁在我的身边有区别吗?”
蔡邕语落,就转身朝着城下走去。
目送蔡邕走远,郭嘉这才苦笑着摇了摇头说道:“果然还是大儒最狠。”
第二天,天刚亮。
蔡邕就带着廖化离开了阴安城,直奔濮阳城。
蔡邕前脚刚走,赵云、黄忠、还有太史慈和张燕也率领冀州的精锐,悄悄的离开了阴安城。
在黄昏将近的时候,蔡邕和廖化终于来到了敌军大营外。
濮阳城,县衙。
曹操,袁术还有陶谦正在商议军情。
当传信兵将蔡邕到来的消息告诉三人,三人的脸上同时露出了震惊之色。
片刻后,袁术放下了手中的蜜水,脸上闪过了一抹狠辣之色。
“蔡邕来的正好,我们将他绑了,能帮我们省去不少麻烦。董宋没有来,我就先杀蔡邕,为我的兄长报仇雪恨。”
听到袁术的话,陶谦连忙挥手。
蔡邕是陶谦的好友。
虽然现在二人的立场不同,但陶谦还是不希望蔡邕死在濮阳城。
“两军交战不斩来使,杀蔡邕在道义上无法站稳脚跟。更何况,蔡邕是朝廷任命的冀州刺史。他这一次代表冀州而来,我们若是把他杀了。不明所以的人,肯定会认为是我们故意破坏和平。想要发动战争。”
“另外蔡邕是名满天下的大儒,杀他也会激起天下人的不满。”
陶谦的话,令袁术皱紧了眉头。
袁术很想效仿董宋,不管不顾的大开杀戒。
但犹豫了片刻,袁术终究还是没有当董宋的胆量。
曹操在一旁看了看袁术,又看了看陶谦,最终笑了笑说道:“我们不如先看看蔡邕的来意,根据我对蔡邕的了解,他这个人的胆子不大。”
“当年朝中的十常侍都能吓得蔡邕逃离洛阳,今天我们只要略施手段,就能镇得住蔡邕。”
袁术略作沉默就轻轻的点了点头。
“就按照曹操所讲的去做,今天一定要把蔡邕吓哭。把他吓得乖乖的交出冀州。”
在传信兵的带领下,蔡邕和廖化很快就来到了众人的身前。
见到蔡邕身边只带了一名年轻随从,曹操和陶谦等人倒也止不住的高看了蔡邕一眼。
陶谦起身走到了蔡邕的面前,问道:“蔡伯喈,你今天为何而来。”
蔡邕上下打量了陶谦一眼,就指着陶谦的鼻子大声说道:“你不顾冀州百姓的安危,悍然发动战争,你不仁。你出兵冀州,也是对天子不敬,此举不忠。如今我代表冀州远道而来,你还没有请我入座,就开始询问我,这是无礼。”
“陶谦,我认识的你彬彬有礼,是个大仁大义的人。怎么才过去几年不见?你就变成了不忠不仁不义的人。”
听完蔡邕的话,陶谦止不住的变了脸色。
这个时代的人都非常注重名声,蔡邕对陶谦的指责,让陶谦感觉到愤怒的同时,也有一点面上无光。
曹操见状连忙起身走到了蔡邕的身前。
“蔡大家,不要生气。陶刺史也不想发动战争,只是董宋做事情有些太过分。”
蔡邕瞥了曹操一眼,问道:“大将军什么事情做得过分了?”
袁术见蔡邕说话咄咄逼人,终于有些忍不住了。
拍了拍桌子袁术站起身来。
“董宋杀了我的兄长,这件事情做的难道不过分?”
蔡邕听到袁术的话,扭头瞥了袁术一眼,直接大声喝道:“你当着我的面,拍什么桌子,你可知道即便是你的叔父袁隗在世,也不敢对我如此不敬。”
袁术眉头一皱,正要开口反驳,就又听蔡邕在一旁说道:“你的兄长袁绍本来就该杀,大将军杀他合情合理。”
“你说什么?我兄长是冀州刺史,董宋抢了他的冀州,屠杀了他的满门。凭什么合情合理?”
“就凭你兄长是从韩馥的手上抢走的冀州。”
蔡邕一甩袖袍,走到座位上坐下,接着说道:“朝廷从来都没有承认你的兄长是冀州刺史,相相反你的兄长更像是朝廷的叛乱。”
“大将军总管天下兵马,职责就是为天子分忧。大将军剿灭朝廷叛乱,难道不是合情合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