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忙的一天逐渐落下帷幕,傍晚的宁静氛围弥漫在空气中。
光线温柔地洒在大地上,给世界染上了一层金色的光辉。微风轻轻拂过,带来一份沁人心脾的凉爽。
她要开始参悟「太上六壬诀」,作为主功法,将此修炼到第三层她才能到筑基后期。
修炼到筑基后期,就算是铜钱老怪找到这里,她也就不怕了。
「太上六壬诀」第三层 地元式:
天元降炁,地发方生。
阴阳和合,一降一升。
造化万物,随物成形。
吾身应化,或匿或神。
入定,端坐闭眼,心神专注。
万物初升,随物成形。一滴轻盈剔透的水珠从树叶上滑落,掉在地上,和其他的水珠聚集在一起成为小溪。
随着弯曲的手臂粗的小河道在山间流淌,被一块巨大的石头拦住去路,里面的水越聚越多,慢慢变成了水滩,水如潇洒的游侠漫无目的的向四周伸四肢。
很快,石头已经拦不住疯涨的水平面。
历经岁月,水滩变成了湖泊。
若是其他条件不变,随着时间的流逝,这处湖泊会变大,变成大湖泊。湖泊内孕育的各种生命。
湖泊的南边是一处更大更高的石块,为湖泊守着南墙,以防湖水流失。某一天,石块滑落,只是石块后面是悬崖,瀑布形成。原有湖泊内的生命结构发生改变,部分生命体随着瀑布到了下游。
只是瀑布下面是更大的一块平地,干枯的土地肆意吸收着水份。下游的生命体也随之消散。
如果此时,什么都不变的话,瀑布会流干,小溪会消失。
但是这处小小的空间内,气温突然上升,吸入地底的水份和植被内的水份蒸发到空气中。
这个时候什么条件都不变的话,空气的内的湿度会越来越高。
水珠、小溪、湖泊、瀑布、空气,谁是物,谁是形?
无极到化生万物,再到化繁为简。
世间万事万物错综复杂,但都有其发展和演化的规律,只要抓住规律,在复杂的事物也能被参透。
但是,规律是有限制条件的,没有石块的离去,就没有瀑布。
也不是所有的石块能成就瀑布。
湖泊、瀑布蒸发为水汽,若遇寒冷,变为雨水。若不遇,则一直为水汽。
规则,没有触发条件重要。
洞府外,雨滴砸在地面,溅起一片片水花,仿佛无数个小瀑布在狂奔。道路成了一条条小溪,水汽在空气中翻滚,形成了蒙蒙的水雾。在这雨的世界里,狂风将一切都推向了一个高潮。
“神念似乎能覆盖到三十里之内,不错!”沈卿安站在那面贴着牛皮纸的墙前面。
她筑基后期了,在七个小时之前,终于筑基后期了,又花了八年之久。
“这个地方不能待下去了,之前杀了养苑门的修士,这么多时间,他们应该也找到些眉目了,只要以那个小村庄为中心点,向外调查应该很快就能找到这个方向。
毕竟修真界有一些擅长追踪的法术和灵兽也不一定。
就算养苑门没有,他们附属的宗门家族肯定有的。还是赶紧炼完定风丹交给大王乌贼后。然后去一趟幽都岛再研究下那个固体不是固体,液体不是液体的东西,不然等下次修为到了结丹期就进不去了。”沈卿安摆弄着地上的灵草灵药。
地上已经铺满了定风丹的相关的主药、配药等,丹方她在很多年前就搞到手了。炼丹的一整套丹炉也买好了,现在就准备炼。
她现在炼丹技术相对于刚开始的时候有了一个大的进步,但还没有到特别娴熟的地步。
只能做到不再炸炉的地步,每一种丹药,都有其特殊的操作流程,也会附带合适的炉鼎设施。
市面上的炉鼎可以分两大类,一类是通用的,按照丹药的等级匹配。同一个等级内可以互通共用。
比如适合巩固筑基修为的丹药总共有三百七十二种,这里面只有一半的丹药可以用通用的炉鼎炼制。剩下的就必须要用专用的炉鼎。
这也是为什么丹药师比普通修士值钱的原因。
大型门派会专门培养自己的炼丹师,按照门派所修功法,往自己的方向培养。
比如清音宗功法均为音律方向,丹药师大部分是按照五度相生诀和三分损益诀来炼制丹药的,因此他们的炼丹器具跟别人的不一样,当然也贵。
定风丹本是一种细分方向的丹药,主要是抵抗飓风,听说很多年炼制它所需的丹炉也是专用的,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且沿海的宗门家族又太多,需求就会变大,一个细分的丹药需求就慢慢变成大众化了,在众多丹药师的不断改进下,它现在的炼制方法和普通丹药没区别了。
定风丹的丹方内不仅有炼制过程,还有某些药材若是找不到的话,替代材料的建议,以及替代材料的比例都列了出来,在最后还附上了通用的炼丹器材和组装介绍。
“果然是成熟的丹方!比「千金不易妙灵丹」的丹方详细多了!”她按照不同步骤所需的材料,将材料从前往后一一排列。
只见地上第一排分别躺着亢木树、梨草、葪柏树。
往后一排是莽草、若木树、多条。
后面整整齐齐的码了一大堆,都是按照出场顺序排列的。
当然该研磨的她早就研磨了,该晾晒的也早就处理了,现在展现的就是入炉前的最后样子。
组装炼丹器材,炉下放入产自余国的秋元木,这个燃料也是丹药内再三叮嘱的。
依次按照时间点和火候加入材料。
又开始了烟熏火燎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