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连几日,官军调动频繁。
中军大帐,童贯意气风发。
欧阳寿通的水军,已经抵达五日。
这五日,官军与梁山交手了好几次。
虽然都是小规模的短暂交锋,大家互相试探,官军并未取得什么大的胜利,可是却没让梁山讨得丝毫便宜。
童贯自然高兴,也不枉自己不远千里,让欧阳通寿领兵前来助战。
此刻,童贯信心大增,聚集众将,分派将令。
只等两天后大军集结完毕,都不准备再做休整,就要一鼓作气,拿下金沙滩。
虽然前番战事不利,可是自己下辖十余万人,童贯并未将梁山放在眼中。
他承认,梁山水军的战斗力,确实不俗。
凭借着八百里水泊,确实让他有些头疼。
可是再厉害,也不过是一方水洼草寇,一群乌合之众罢了。
在强大的兵力面前,再厉害又有什么用?
如今欧阳通寿到了,剿灭梁山的时刻,便来临了。
童贯对欧阳寿通的水军要求,十分简单。
他只要求,在官军强攻金沙滩的时候,欧阳通寿和他的水军,能够拖住梁山水军。
官军抢占金沙滩后,剿灭梁山,便如探囊取物。
等取了梁山大寨,那些梁山水军也就起不到什么威胁了。
不说童贯调兵遣将,布置妥当,却说欧阳寿通从童贯大帐内出来,便急匆匆地归回本寨。
他必须让费保和卜青赶紧将消息传上梁山。
原本约定五日后的事情,恐怕得提前进行,只是不知道来不来得及……
刚到营门口,却见卜青正在焦急地等待。
卜青三步并作两步赶到跟前,附在他而低声道“都监,人来了!”
欧阳寿通顿时大喜,快步跟着朝寨中大帐走去。
刚刚掀开大帐帐帘,他便看到费保正跟几人在说话。
为首一人,豹头环眼,脸黑如锅底。
不是那老熟人,原本东京八十万禁军教头豹子头林冲,又是何人。
当年,高俅得了太尉之职,为了报王升当街教训之仇,欲要寻其子王进的过错,使得王进不得不携母逃出东京。
作为王升的徒弟,欧阳寿通亦担心高俅报复,连夜投奔扬州的叔父。
在东京时候,他的师兄王进与林冲同为教头,两人自然熟稔。
数年不见,故人相遇,自是分外亲热。
跟着林冲下山的,还有阮小二、阮小七、张顺、张横四位水军头领,以及陈希真、陈丽卿、杨志、穆弘、穆春五员步军头领。
这一次,为了配合欧阳寿通的行动,杨哲派遣了十员头领,一同下山协助。
欧阳寿通闻言大喜“今日童贯聚将商议军务,只等两日后便要大军进攻山寨,某家正愁要通知山寨提前行动。却不料林教头和众位好汉已到,怕是事不宜迟,咱们今晚便行动如何?”
原来,欧阳寿通与童贯汇合之后,早就请费保和卜青与梁山联络。
这几日跟梁山打得有来有往,也不过是早跟梁山设计好的,只为取得童贯的信任。
约定五日之后,由欧阳寿通阵前倒戈,袭击中军大寨,造成混乱。
梁山大军齐出,一举击溃官军。
此刻,听说童贯后天就要全军进攻,林冲当机立断,请阮小七立刻赶回山寨,通知大寨准备今晚劫营。
自与众人商议,当夜如何动手。
欧阳寿通素来练兵有方,当日被俘后的那些官兵,对他投靠梁山并不太大抵触。
而又有费保和卜青两人特意安排,将江口小寨人马围在外围,严防紧守,确保消息不泄露。
几日来,官军调动频繁。
原本四路围困梁山的兵马,再一次聚集在一起。
难免有些混乱。
尤其是,当日大军新到,第一战都监陈翥便被斩杀,后来又连连失利,官军不少人,心中难免有些害怕。
白天接了童贯的将令,各军将领便回到各自营寨,做了大战的总动员。
河南都监周信,此刻心中有些郁闷。
想他从小熟读兵书,弓马娴熟,本以为凭着自己一身本领,必然可以搏个前程,挣个封妻荫子。
只是,朝廷佞臣当道,他根本就报国无门。
因为不会讨好上官,在官场混迹了数十年,仍旧是个旗牌官。
他以为,自己此生也就这样了。
可是没想到,一个无心之举,却造就了自己一场泼天富贵。
当年高俅被赶出东京的时候,曾投奔到过河南府,周信对他颇有资助。
没想到,数年过去,高俅居然平步青云,成为当朝太尉。
而且,还没忘记当日恩情。
有了高俅的提携,他从小小的旗牌官,一路高升到了如今的河南府都监。
周信知道,高俅不是一个好官。
他也不想,与高俅为伍。
不过为了前程,他别无选择。
当昔日同僚笑着说他找了一个好靠山的时候,他的心中真是十分不爽。
却又无可奈何。
这一次,童贯调集八路都监,共同征讨梁山。
周信顿时觉得,自己的机会来了。
他想要借这一次机会,向世人证明自己的能力。
证明他周信,之前只是怀才不遇,并不是依靠高俅才能发迹的无能之辈。
不过,事与愿违。
童贯奉旨征讨梁山,趁机大肆敛财。
不仅仅接受当地官吏乡绅的贿赂,更是大举搜刮沿途百姓。
济州太守张叔夜看不下去了,当着众将将童贯臭骂一顿。
激动之处,说童贯比梁山草寇更可恶,乃是国贼。
童贯勃然大怒,当场便要将张叔夜处死。
众人皆不敢谏言,只有周信站出来替张叔夜求情。
言道他一时失言,罪不至死,希望童贯网开一面。
童贯知道周信是高俅亲信,也卖了他三分面子。
将张叔夜打了三十大板,赶出军营。
童贯嘴上并没有不满,不过此次安排,却已经显现出来。
全军进发,攻打梁山大寨。
童贯令他领一军,镇守郓城县西南的孝子山。
言道孝子山乃是大军退回济州府的必经之路。
万一梁山占据孝子山,官军将会腹背受敌。
美其名曰,以防万一,将此重任交给他。
只是,周信心知肚明,童贯是怀恨在心,不肯让自己在军前立功罢了。
想到这里,周信不由得一声苦笑。
站在孝子山山顶,周信远眺着远方官军连绵不绝的营寨,叹道这攻打梁山的功劳,怕是与他无缘了。
只是,不知道为何心中却升起一股莫名的不安……
而且,越来越浓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