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卫国回到家里,江源兄弟带着小不点儿在床上嬉闹。
天冷,没多余棉衣,再加上食物有限,贫困家庭的孩子自然舍不得跑出去浪费体力的。
至于后妈,看了公审大会,便是拉着放假的赵父,急匆匆出了城,活像有人跟她抢野菜似的。
好在寒冬已经过半,春天也就不远了,这样的苦日子过一天就会少一天,加上好大儿的29斤定量,下个月的生活也就宽裕了不少!
赵卫国先是瞟了眼忙于嬉戏的弟弟妹妹,趁着他们注意力不在自己身上,直接在灶房内摸出三个蛇皮口袋,挑选了一个好的放好。
而后将农场内的收获取出一部分,装了一麻袋红薯,半口袋棉花。
这个时代的蛇皮口袋很大,有点类似后世的麦麸口袋,一麻袋下来,若是红薯土豆这种称实的东西,少说也得有200斤。
棉花例外,蓬松得很,两斤就是半口袋。
压实的话,倒是能装10来斤。
看了看,这些东西敞开了吃,也差不多能支撑个四五天了,到时候再取出来点,就说是同事倒腾回来的。
想了想,自家已经两个月没吃好的了,又掏出一整盆土豆出来,对着屋子里喊了一声:“江源,出来干活了!”
嘿,我都弄东西回来了,支使下弟弟没问题吧?
上辈子,二伯家的堂哥都使唤过自己,自己这辈子投胎好,弟弟妹妹多,该使唤还是要使唤的!
磨磨蹭蹭半天,江源牵着小奶娃,领着弟弟就出来了,不明所以地看着喜欢揍自己的好大哥。
江源比弟弟聪明,但聪明的有限,说话还行,就是眼色活差了点,居然没看到灶房内多出来的东西。
“妹妹给我,你俩去把盆里的土豆洗了。”
“洗干净点,这可是我们今天要吃的,洗不干净,你们就看着我吃得了!”
把妹妹转交给好大哥,江源急急冲了过去,拍了二愣子弟弟后背一巴掌,惊呼道:“这么多土豆,怕是不止二十斤吧?”
“这哪来的,好大!”
“哥,你看那边还有两口袋呢,装的是什么?都是土豆?”
江源丢下手中的土豆,又拍了拍不老实的弟弟,冲着灶头后方的口袋而去。
自进入冬日以来,家中吃食明显下降,虽然野菜糊糊里的棒子面比热天(夏、秋两季)多,可是量下降了啊!
热天的时候,基本顿顿三海碗,现在一碗都不满。
没有一天是吃饱的。
“不是!”说着否定的话,小大人般的江源却很兴奋:“是地瓜!”
(严格意义上来讲,地瓜和红薯不是同一种农作物,但很多北方地区,老一辈人都会将二者统称为地瓜,毕竟二者样貌区别并不明显,藤条、习性、做法差别也不大。)
“好大,都快比我脑袋大了!”说着,江源还抱了一个出来,少说也得有两斤重!
直把一根筋的江河看得口水直流!
连赵卫国怀中的小丫头都开始闹腾起来了。
“行了,看看就行了,废话咋那么多?”
“江源,你去打点水进来把土豆一下,再洗个红薯切开来,咱们先垫一垫肚子!”
“哥,这挺干净的,还洗什么洗?直接吃不就行了?”
我知道它没泥巴,但入口的东西,必要的仪式感怎能少?
你们还小,得养成个好习惯!
“那是吃的,你们不爱干净没事,敢教坏妹妹,信不信大耳刮子抽你?”
“那我和哥哥拿到外边去洗,外边有水龙头方便!”江河刚说完,头上便挨了江源一巴掌。
得,当弟弟的没人权,自己不打,江源便开始动手了。
“你是不是傻,院子里那么多老娘们儿,贾家还整天哭穷,闫家更是小葱都要扯根叶子回家,你抱那么多土豆出去,你看娘回来会不会抽你!”
“嘿嘿!”
“去水缸舀半桶水进来,就在家里洗!”
支使弟弟,可能是每个哥哥姐姐自带的技能,毫无违和感的。
江河也不反驳,拎着个水桶就出去了。
赵卫国也懒得管人家亲兄弟间的事情,还是把怀里的小祖宗哄好才是正理。
“小丫头,别闹腾了,等你三哥洗一下就给你吃,再敢闹腾我揍你信不信。”
“哼!不信!我要吃,我就要吃!”
“看见我沙包大的拳头没?你个小丫头片子,确定遭得住?”
许是威胁起了作用,小丫头也不闹腾了,扑腾的手脚都安静了下来。
奈何好景不长,赵小红身子不闹腾了,眼睛开始作怪,嘴巴也饶人。
眼泪那是说来就来,小手抓着衣角,小嘴吧唧着说道:“你坏!”
“大哥是坏人!”
“我要告诉爹,大哥欺负人!”
这小丫头片子,明显是继承了老太太基因,心眼子贼多。
你要是真觉得我坏,你倒是下去找你二哥三哥去,赖在我怀里干什么?
“哦?你要告我什么?”
“老师说过,君子不立于危墙之下,意思呢就是说,咱们呀,可不能身处危险之中。”
“危险知道吧?”
“你个小丫头片子,居然想要告我刁状,想看大哥挨揍?”
“信不信等爹和姨不在的时候,大哥给你表演个,什么叫做一拳一个小丫头片子!唉,就是不知道你这小丫头,遭不遭得住咯!”
开玩笑,这个小奶娃娃,赵父每天都稀罕的不行的,真要被告刁状,挨揍不一定,挨嗞是一定得。
小戏精被唬住了,收起了表演,可怜巴巴地说道:“大哥,我很乖的,不告诉爹了!”
我信你个鬼,小丫头片子精的很!
算了,有个能演戏的妹妹也好,少操点心。
看看,某个嫁给自己老爹的后妈,就是太老实的缘故,被某个缺心眼的大块头哄了哄,就乐得找不着北了。
明明便宜老爹一个月40多工资,一家人顿顿吃二合面糊糊不行,但一天吃一顿还是可以的,结果某个男人不知道说了些什么,愣是吃了九年的野菜糊糊,还满足得不得了!
那玉米茬子,也就九分钱一斤。
不要票的话,也就贵上两到五成,算下来最多也就一毛五一斤。
结果除了逢年过节,整个老赵家就赵父每天能混上一碗玉米糊糊,其他人一个月喝不上半碗。
那么问题来了:她究竟幸福在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