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整过去了七天,龙江五号上的电力系统才再次恢复,深海栋梁第一时间下令联系舰队,同时对专家团队做出指示,第一时间检查蛟龙五号深海潜航器的状态,并调试。
“栋梁,两艘驱逐舰已经出发,攻击型潜水艇也在路上。通过沟通也已经证实,他们没有听见那诡异的低语。”
王少将很快便给出了回应。
“嗯,看来这种低语的传播是有距离限制的!”
蛟龙五号深海潜航器准备如何?
“蛟龙五号深海潜航器调试完毕,可以随时进行下潜作业。”
那就下潜吧。
深海栋梁移步龙江五号指挥室,与声呐专家们共同指挥蛟龙五号深海潜航器的下潜作业。
“蛟龙五号准备下潜,目标深度一万八千米,沉到龙江海槽底。打开光学收录系统。”
“报!蛟龙五号深海潜航器已经下潜,深度4500米。”
指挥室的大屏幕上传回了蛟龙五号深海潜航器上的镜头画面,海水非常清澈,但下面却漆黑一片深不见底。
“报!蛟龙五号深海潜航器潜深米,水质已经开始浑浊,光学探头失效。”
“打开声呐装置。”
“是!”
“报告,蛟龙五号深海潜航器潜深米,水质浑浊。”
“取样”
“是。”
“暂停下潜,将声呐回波信号传过来。”
“蛟龙五号深海潜航器已悬停,姿态良好,状态正常,声呐回波已回传,请指示。”
“原地待命。”
此时,声呐回波信号已经传到了指挥室的大屏幕上,那就如同一个个音符,勾勒着诡异的图案,而在下方,十几个声呐领域的专家都戴上了耳麦,闭上了眼睛仔细的聆听,只要有发现便会在自己面前的纸张上写下自己的结论。
经过十几分钟的分析讨论和总结,专家团队给出了报告:“声呐回波信号有异常,同一个位置回传的声呐回波明显有所差异。物质不同产生的声纳回波也不一样。经过比对一种回波信号类似海底岩石,另一种回波略急促,频道要高于海底岩石。
“说直白一点。”
“另一种物质比海底岩石要硬一些,也更脆。经过比对硬度堪比金属铬。”
深海栋梁略有沉吟道:“蛟龙五号,继续下潜。”
“报!蛟龙五号深海潜航器潜深米,水质浑浊。蛟龙五号深海潜航器已悬停,姿态良好,状态正常。”
“取样!”
“已取样。”
“继续下潜。”
“报!蛟龙五号深海潜航器潜深米,水质浑浊。蛟龙五号深海潜航器已悬停,姿态良好,状态正常。”
“取样!”
“已取样。”
“原地待命。”
深海栋梁将目光停到了专家团队身上,经过二十分钟的等待,他们给出了分析讨论的总结报告:“声呐回波信号有异常,同一个位置回传的声呐回波明显有所差异。似有三种频段。”
“什么叫似有啊?”
几位老专家对视一眼回道:“有第三种频段,若有似无,似乎可以吸收声呐波。”
“继续下潜。”
“报!蛟龙五号深海潜航器潜深米,水质浑浊已取样。蛟龙五号深海潜航器已悬停,姿态良好,状态正常。”
深海栋梁再次将目光投向了几位老专家。
“确有第三种物质,它似乎可以吸收声呐波,回波信号微弱,就类似隐身战机上的隐身蒙皮一样反射回波极少。”
“能锁定吗?”
“报!已锁定。”
“继续下潜,锁定探测,回馈距离五百米。”
“报!蛟龙五号深海潜航器潜深米,水质浑浊已取样。蛟龙五号深海潜航器已悬停,姿态良好,状态正常。”
专家团队再次给出结论:“经过比对,回波信号绝大多数被吸收,物质表面偏柔软,回波信号并不稳定。”
“继续下潜。”
“报!蛟龙五号深海潜航器潜深米,水质浑浊已取样。蛟龙五号深海潜航器已悬停,姿态良好,状态正常。”
专家团队给出了结论:“物质表面偏柔软,回波信号不稳定。”
深海栋梁短暂沉默道:“加大声呐功率。”
“声呐功率已增加,蛟龙五号深海潜航器已悬停,姿态良好,状态异常”
“排查异常。”
“水压异常,蛟龙五号深海潜航器外壳发生显着形变,挤压声呐设备,声呐探测已终止。”
紧咬嘴唇,深海栋梁一阵无奈。
他很快调整过来,指挥道:“锁定异常信号坐标,拖曳船7518,7519,7520,以坐标位置下勾,其他拖曳船按计划至指定位置下勾。”
“收到!”
经过一天的调整,所有拖曳船已经到达了预定位置,船后拖拽的缆绳全部绷紧,只等令下。
“全体都有,做好断电准备,非紧要人员上甲板。”
深海栋梁思索片刻,拿起了身边的无线设备。经过两天航行,驱逐舰应该快到了吧。
“这里是龙江五号,呼叫军舰。”
“这里是深川舰,已收到呼叫,请栋梁指示。”
“这里是青湾舰,已收到呼叫,请栋梁指示。”
“已发送异常信号坐标,军舰请准备潜射导弹,做好打击准备。”
“深川舰收到!潜射导弹准备完毕。”
“青湾舰收到!潜射导弹准备完毕。”
深海栋梁有些意外,不愧为饱经洗礼的主力战舰,果然时刻准备着。
“军舰,潜射导弹预计多长时间能击中目标?”
“二十分钟二十秒。”
“二十分钟二十二秒。”
如此直接干脆,他们果然在时刻准备。
“全体都有,准备掐表,潜射导弹准备发射。”
“深川舰准备完毕。”
“青湾舰准备完毕。”
“发射!全体都有……掐表!拖曳船队准备,二十分钟二十秒之后全速开车。做好断电准备。”
“收到!”
轰……
随着码表的归零,一连串从海底传来的闷响意味着拖曳船队的全速爆发,海面上响起了拖曳船队剧烈的咆哮轰鸣,滚滚黑烟升腾而起遮天蔽日。
深海栋梁手持望远镜紧紧的盯着拖曳船队后面一根根绷紧的缆绳,注视着海面上的动静。
咔!
不出所料,清脆的响声回荡在指挥中心,龙江五号全舰断电,拖曳船队也全部熄火,但,它们依靠全速开车的惯性,还是向前移动了有五米距离。
而,就在这时,深海栋梁只感觉眼前一黑,身体瘫软直接摔倒在地,在他身后的专家团队也都如麦子一般齐齐倒下,乃至是王少将也在下一刻一头栽倒下去再无反应。
整个龙江海槽区域瞬间一片死寂,乃至是距离几百公里的深川舰和青湾舰也都再无生气,所有人都瞬间失去了意识,倒地陷入了死一般的昏迷。
侦察卫星拍到了这诡异的一幕,首长们都面色铁青不可思议。
“他们这是怎么了?”
更多的侦查卫星开始机动覆盖这片海域,要寻找更多的细节找到其中的原因。
“他们还能醒过来吗?”
巨大的不安让首长们都心底悸动,如此超自然现象不可理解,等了两个小时都不见他们恢复的反应,情况可谓相当危急。
“他们……”
意识到情况的不妙,第一栋梁心情沉重,如此剧变不在预案之内,必须立刻展开救援。
不管他们是活着还是死了,必须立刻展开救援,活要见人死要见尸。
首长们几乎立刻行动,还在进行反电磁干扰改装的军舰被要求提速,风帆训练舰也被立刻组织紧急出发救援。
如果他们醒不过来,不管他们是死了还是还活着,如果不立刻展开救援,他们就相当于死了。
地球人的人体实在脆弱,如果他们持续昏迷,得不到食物和淡水的摄入,都倒在甲板上经由海风吹袭,太阳暴晒,恐怕坚持不了三天。
龙江五号远洋科考船虽然经过人员精简,依旧拥有工作人员近两千人,拖曳船队也拥有军官将士一千五百多人,再加上两艘齐编满员的军舰,受困人员足有四千多,这不是一个小数字,必须得认真谨慎的对待。
“不行,不行!”军方最高首长彻底慌了,风帆训练舰和改装的反电磁干扰船是来不及的,龙江五号距离盛国本土有四千公里,船就算跑散架了也不可能在救援的黄金期到达那里,必须另想他法。
“要救援唯有使用飞机,唯有空降。我去组织。”
“首长……高空空降风险极大……”
龙江海域都环绕在电磁干扰之中,要救援,唯有将飞行高度控制在一万五千米以上的高空空降,飞行高度再低就会受到电磁干扰直接坠毁,如此高空空降,这不是救援而是自杀。
“还有其他办法吗?该我军方出手的时候我们不会退缩,我去组织你们做好其他准备,
其他人面面相觑也都面色凝重,看得见救不了才最让人绝望。
第一栋梁和第三栋梁也相继离场,他们要去做其他准备。
两个小时之后,被筛选动员出来的两千名战士做好了空降准备,他们绝大多数都乃部队里的军医,少部分是掌握救助技巧的战士。
于此同时,火箭军部队也在栋梁的组织下对五十多枚中程弹道导弹进行了紧急改装,将其改成了人工降雨武器,并在第一时间发射。
它们皆被设置好了空爆高度,将在龙江海域之上制造一团云雾,实施人工降雨,以减少龙江五号和拖曳船队甲板上那几千人身体中的水分蒸发,为他们的生还创造更多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