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平村的旧尘秘事
在清平村,孙家可是响当当的大户,打清朝那时候起,就靠着大片的良田和精明的生意头脑,日子过得那叫一个红火。孙老爷子留着一把长长的山羊胡,整日端着个紫砂壶,在自家那几进几出的大院子里晃悠,那派头,仿佛这清平村都是他家的。
清朝末年,世道乱哄哄的,可孙家却像个避风港,安稳得很。孙老爷子的大儿子孙福贵,膀大腰圆,整天领着一帮家丁在村里耀武扬威;二儿子孙福康,肚子里有点墨水,戴着副眼镜,总想着出去闯荡一番。
“爹,您瞅瞅这报纸,朝廷又要变法了,咱这生意,怕是得受影响啊。”福康拿着张皱巴巴的报纸,急匆匆地跑到孙老爷子跟前。
孙老爷子不紧不慢地抿了口茶,“慌啥?咱孙家这么多年,啥风浪没见过?天塌下来,有个高的顶着。”
福贵也凑过来,大大咧咧地说:“就是,老二,你别一天到晚瞎操心,有爹在,咱孙家倒不了。”
可没等他们缓过神,辛亥革命的浪潮就涌来了。村里的年轻人都在议论纷纷,要剪掉辫子,孙福贵却死活不肯。
“这辫子可不能剪,祖宗留下来的东西,说剪就剪,那像什么话!”福贵摸着自己的辫子,气呼呼地说。
福康在一旁笑话他:“哥,都啥时候了,你还守着这老一套,现在是民国了,咱得跟上时代。”
孙老爷子看着两个儿子,叹了口气:“随你们吧,这世道啊,是真变了。”
没几年,北洋政府上台,军阀混战,清平村也没能幸免。有一天,一群大兵闯进村里,说是要征粮。
“你们都听好了,每家每户,都得出粮,支援前线,谁敢违抗,军法处置!”为首的军官拿着枪,在村里大喊大叫。
孙老爷子一听,急得直跺脚:“这可咋整?这粮食可是咱一年的收成啊。”
福贵撸起袖子,就要冲出去理论:“凭啥抢我们的粮食,我跟他们拼了!”
福康赶紧拉住他:“哥,别冲动,这些人可不好惹,咱得想个办法。”
最后,孙家还是拿出了不少粮食,才把这群大兵打发走。可经过这一遭,孙家的家底也薄了不少。
日子就这么磕磕绊绊地过着,转眼间到了民国政府时期。福贵的儿子孙小虎长大了,这小子机灵得很,满脑子都是新思想。
“爷爷,爹,现在外面都在搞新文化运动,咱们也不能落后啊,我想去城里读书。”小虎一脸兴奋地说。
孙老爷子皱着眉头:“读书?读啥书?咱孙家祖祖辈辈都是种地做生意,读书有啥用?”
福贵也附和道:“就是,小虎,你老老实实待家里,帮着打理生意。”
小虎急得直跳脚:“你们这是老封建,现在是知识的时代,不读书,以后咋在社会上立足?”
在小虎的软磨硬泡下,孙老爷子终于松了口。小虎如愿去了城里读书,还结识了一群志同道合的朋友,整天跟着他们游行、抗议,忙得不亦乐乎。
“爹,爷爷,现在国家被日本鬼子欺负,我们不能坐视不管,我要去参军,保家卫国!”小虎放假回家,一脸坚定地说。
孙老爷子一听,差点晕过去:“你这孩子,咋这么不懂事?参军多危险,你要是有个三长两短,让我们咋办?”
福贵也劝道:“小虎,听爹的话,别去冒险,咱孙家就你这么一根独苗。”
可小虎心意已决,“爹,爷爷,国难当头,匹夫有责,我不能眼睁睁看着国家被侵略,我一定要去!”
就这样,小虎瞒着家人,偷偷参了军。孙老爷子和福贵知道后,又气又急,可也没办法。
抗日战争期间,孙家的日子过得提心吊胆,每天都盼着小虎能平安归来。福康则利用自己的人脉,在后方为抗日队伍筹集物资。
“二哥,你这是干啥?把家里的钱都捐出去,咱以后咋生活?”福贵看着福康忙前忙后,忍不住抱怨道。
福康白了他一眼:“大哥,都什么时候了,还想着钱?没有国家,哪有家?我们能做的,就是尽一份力。”
好不容易盼到抗战胜利,小虎也平安回来了,可紧接着,解放战争又爆发了。小虎又投身到了解放战争中,孙家人的心,又悬了起来。
“这仗啥时候是个头啊?小虎这孩子,也不知道咋样了。”孙老爷子坐在院子里,唉声叹气。
福贵安慰他:“爹,您别太担心,小虎命大,肯定没事的。”
终于,新中国成立了,小虎也回来了,还带回了一个好消息:“爷爷,爹,以后咱们清平村,要搞土地改革,人人都有地种,再也不用受地主的剥削了!”
孙老爷子一脸茫然:“土地改革?这是啥意思?咱孙家的地……”
小虎耐心地解释:“爷爷,这是好事,以后咱都是平等的,大家一起劳动,一起过上好日子。”
福贵却有些舍不得:“那咱孙家的地,不都得分出去?”
小虎笑着说:“爹,时代变了,我们不能再守着旧观念,要跟着国家的政策走。”
在小虎的劝说下,孙家积极响应土地改革,虽然没了大片的良田,但日子却过得越来越踏实。
改革开放的春风吹到清平村时,小虎已经成了村里的干部。他带领村民们办起了加工厂,搞起了副业,日子过得红红火火。
“小虎啊,这改革开放,真能让咱过上好日子?”孙老爷子半信半疑地问。
小虎笑着说:“爷爷,您就瞧好吧,这改革开放,就是让咱老百姓富起来的,以后的日子,会越来越好。”
福贵也在一旁说:“是啊,爹,小虎说得对,咱得跟上时代的步伐。”
从清朝到改革开放,孙家经历了无数的风雨,见证了时代的变迁。曾经的大户人家,如今也融入了新社会的浪潮。每当孙家人围坐在一起,回忆起这些年的点点滴滴,都忍不住感叹:“这日子,就像一场梦,可不管咋变,咱清平村的根,还在这儿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