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一章 噩耗传来
李觉的这些措施,虽然简单,但却蕴含着大量智慧的结晶。他相信,只要将这些经验运用到实际中,就一定能够控制住瘟疫的蔓延,为百姓带来希望。
在李觉的努力下,疫区的情况逐渐得到了改善。百姓们的生活环境得到了优化,瘟疫的传播速度明显减缓。李觉的行动,不仅赢得了百姓的感激,也让赵王李昂对他刮目相看。
“贤弟,你的这些方法果然有效,真是救了百姓于水火之中。”赵王李昂感慨道。
李觉微微一笑,说道:“四哥,这些都是书中所说的智慧的结晶,我只是将它们运用到了现实中。只要我们用心去做,就一定能够战胜这场瘟疫”。
疫区的四个月,对李觉来说,既是艰难的挑战,也是充满希望的时光。他和赵王李昂日夜奋战,终于将疫情控制在了可控范围内。百姓们的生活逐渐恢复了正常,街道上又有了往日的生机。然而,就在李觉准备继续巩固防疫成果的时候,一封来自安王府的信,如晴天霹雳般击中了他。
信是小安叫人快马传来的,内容简短却如刀割般刺痛李觉的心:崔氏家族已将崔婧与八皇子吴王李准联姻,秦皇已经下旨准了这桩婚事。李觉手中的信纸被他紧紧攥住,指节因用力而泛白。他的眼前一片黑暗,耳边仿佛响起了崔婧温柔的声音,那些美好的回忆如潮水般涌来,却又被这残酷的现实无情地击碎。
“崔婧”李觉低声呢喃,声音中带着无尽的痛苦与无奈。他如遭雷击,身体摇摇欲坠,若不是魏子期及时扶住,他险些摔倒在地。
“殿下,您没事吧?”魏子期担忧地问道,他从未见过李觉如此失态。
李觉深吸一口气,努力让自己平静下来,但心中的痛却如潮水般汹涌。他抬起头,眼中满是坚定:“子期,我们明日立刻回酉阳”。
晚上,李觉将与崔婧相知相爱的经过以及现在酉阳发生的事情告诉了李昂。李昂听后,也是一脸震惊,但他很快恢复了冷静,说道:“贤弟,我知道你的心情,但崔家的决定已经无法更改。皇上已经下旨,我们不能违抗。”
李觉点了点头,眼中闪过一丝决绝:“四哥,我知道。但我必须回去,我会去求父王收回成命”。
李昂拍了拍他的肩膀,说道:“去吧。疫区的事情,你不用操心。一切有我”。
李觉微微一笑,心中充满了感激。他将疫情后期需要注意的事项详细地告诉了李昂,然后在第二日一早,轻车简从地赶回酉阳。
十余天的赶路,李觉几乎没合过眼。他心中只有一个念头,那就是尽快回到崔婧的身边。当他终于回到安王府时,小安早已在门口等候。李觉一下马车,便急切地问道:“小安,婧儿怎么样了?”
小安眼中闪过一丝悲伤,轻声说道:“殿下,崔姑娘知道婚事不能改变后,开始绝食,已经多日。如今,她已经病入膏肓”。
李觉心中一痛,如刀绞般难受。他顾不得多说,立刻前往崔府。崔府的大门紧闭,崔护栏在门前,面色冷峻。他看到李觉,微微皱眉,冷声道:“安王殿下,婧儿已经许配给八皇子,你来此有何贵干”。
李觉心中一急,但很快恢复了平静,他拱手道:“崔大人,我知道崔姑娘的状况。只有我才能劝阻她进食,否则崔姑娘有个好歹,皇上是不会放过崔家的。”
崔护听后,沉默片刻,最终点了点头,说道:“殿下,请随我来。”
李觉心中一紧,跟着崔护走进了崔婧的闺房。推开门的那一刻,李觉的心如刀割。
崔婧躺在床上,面色苍白如纸,双颊深陷,眼中失去了往日的光彩。她看到李觉,眼中闪过一丝惊喜,但很快又被无尽的悲伤所取代。
“李郎”崔婧轻声唤道,声音微弱得几乎听不见。
李觉心中一痛,他走上前,轻轻握住崔婧的手,说道:“婧儿,是我,我回来了。你一定要坚持住,吃些东西,我会想办法的。”
崔婧眼中闪过一丝光彩,她微微一笑,说道:“李郎,我知道你回来了,我很高兴。可是,我已经没有力气了。崔家已经决定了,我无法改变什么。”
李觉心中如刀绞般难受,他轻声说道:“婧儿,你不能放弃。我会想办法,一定会让你摆脱这个困境。”
崔婧微微摇头,眼中闪过一丝无奈:“李郎,我知道你的难处。崔家的决定已经无法更改,皇上的旨意也不可更改。我只希望你能记住我,记住我们曾经的美好。”
李觉心中一痛,他紧紧握住崔婧的手,说道:“婧儿,我不会忘记你。我们的时间还长着呢”。
崔婧微微一笑,眼中闪过一丝欣慰:“李郎有你这句话我就满足了”。
李觉心中如刀割般难受,他轻声说道:“婧儿,我会的。你一定要坚持住,我会想办法的。等着我”。
崔婧微微摇头,眼中闪过一丝疲惫:“李郎,我已经没有力气了”。
李觉离开崔府后,心中满是悲痛与不甘。崔婧那苍白的面容、虚弱的话语,如刀刻般印在他的心上。他知道,若不尽快采取行动,崔婧的生命将如风中残烛,随时可能熄灭。怀着一线希望,他立刻前往皇宫,求见秦皇。
宫门森严,守卫如林。李觉快步走进宫中,一路疾行,直奔御书房。守卫见是安王,不敢阻拦,他很快来到了御书房外,求见秦皇。
“陛下,儿臣有急事求见。”李觉的声音略带急促,却也稳重。
御书房内,秦皇正在批阅奏折,听到李觉的求见声,微微皱眉,但还是应允了他。
“进来吧。”秦皇的声音从门内传来,带着一丝威严。
李觉推开门,大步走进御书房,跪倒在地,叩首道:“陛下,儿臣有要事启奏。”
秦皇放下手中的奏折,目光如炬,落在李觉身上:“安王,何事如此急切”。
李觉抬起头,眼中带着一丝坚定,却也难掩悲痛:“陛下,儿臣此次前来,是为崔婧之事。崔婧因不愿嫁给八皇子,绝食多日,如今已是病入膏肓。儿臣恳请陛下收回成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