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开始村长也挺气,后来转念一想,大家庭捆绑着,难免会有二心。
要是都分了家,他们小家劲往一处使,说不定还真的多一些活路,最后也同意了他们的分家。
本来大田村只有50多户人家,经这么一分,硬生生的多了70多户人家。
水本来就不多,经这么一弄,不少人晚上才打到水,可是大家伙都高兴,不少平时没分家的,趁着这机会也都分了,就连何家兄弟也不例外。
要是在平时,老杨氏那是绝对不肯分家,可是现在分了家就能多分半桶水,他们也顾不上了。
虽然只是半桶水,可是没办法,大家伙都这样,现在也不要嫌少,有水已经算不错了。
招莲暂时还没有为这饮用水发愁,因为老宅那小水窝每天都会有一点水渗出,也刚好仅够自家用,再怎么也比每天只有一桶水强的多。
这水暂时还有,可是粮食没了,这可咋办?
田里寸草不生,山上的野菜野草,但凡是能吃的,也快被薅光了。
先前不少村民还有粮食,可是快两年没下雨了,能吃的都吃光了,就连后山也寸草不生。
因为闹饥荒,现在粮食的价钱也被抬的很高,就连最不值钱的黑面,价格也被抬高了不少。
以前黑面十多文一斤,可是现在黑面也被炒到了100文一斤,普通百姓哪吃得起。
招莲自从把田佃给了史应强,除了第一年种的是土豆,后面种的大部分都是稻谷。
古代的水稻不高产,亩产最高大概也是三四百斤。
14亩稻田,如果没什么意外,基本上收5000多斤稻谷。
除去史家的1000多斤,每一茬上交给招莲的有将近4000斤稻谷。
招莲每年只留下1000斤左右的粮食,其余的都卖掉。
前年夏收后,还没来得及把粮食卖了,看着有段时间没下雨,后来招莲就多了个心眼,那一年的粮食没卖。
留在手上的总共有几千斤粮食,去年尾,担心外祖母严桂花家粮食不够,招莲让陈光和陈勇父子两人给严桂花拉了五六百斤粮食过去。
这可真真的解决了刘家的燃眉之急,刘家人多,再怎么省吃俭用,也坐吃山空。
眼看着就没米下锅了,本来严桂花也想让大儿子刘金柱过来一趟,可是又觉得不合适。
正在犹豫的时候,陈光父子俩就送粮食过来了,乐得严桂花眉开眼笑。
牛角村现在的井水比大田村的要多一点,每天每户可以挑两桶水。
听说大田村现在没什么水,严桂花担心招莲没有水用,把省下来的两桶水让陈光拉回来。
陈光赶紧拒绝了,并告诉严桂花,老宅那有个小水窝,勉强还够用。
听陈光说起,严桂花想起来了,那老宅确实有个小水窝,当初她还看过,听陈光这么一说,她也就放心了。
大田村不少村民们分了家,多分了半桶水,好不容易分了家,当然不是说说而已。分家就意味着要将粮食统一分配。
本来粮食就几乎没了,现在再分成几份,还真的是雪上加霜。
打了水回家后,不少村民开始和父母嚷嚷着要分粮食,何家也不例外。
老杨氏手里头还有30多斤黑面,这可都是之前价格还没有涨的很高的时候买的。
之前存的几两银子,断断续续买粮食,花的一干二净了。
这几年,何润一直考不到童生,为了读书花了不少钱,去年她就发话了,反正也是考不上,不给何润去读了,再继续读书的话,非饿死不可。
梁珠本想还争取争取,可是想到现在连饭也吃不起了,哪有钱去读书,再加上儿子读了快十年了,也没考上童生,最后想想还是放弃了。
之前家里的全部希望都放在何润身上,指望着他能考上童生,再考秀才。
可没想到,连续读了十年银子,钱花了不少,童生还是无望。
自从他不去私塾读书,老杨氏开始让他和弟弟妹妹一块去山上挖野菜。
当初把他捧在手心上,有啥好吃的,都想着他,还舍不得让他下地干活,现在啥都要干,挖不回野菜,还得挨骂。
这巨大的落差感让何润感受到了以前招莲姐妹的难。
打水回家后,何家兄弟几人开始问老杨氏分粮食。
老杨氏双手叉腰,怒瞪着双眼破口大骂:“一个个以为你娘藏着很多粮食,这些年你们不用吃的,难道一个个都是喝西北风饱的。”
“闹分家的时候闹得那么爽快,你们有能耐倒是去找吃的,家里有多少粮食,难道你们不清楚,要是有粮食,娘难道不会分给你们?”
老杨氏知道儿子儿媳妇儿都惦记着她手上的那点东西,都以为她手里边还有银子买粮食。
何木沉着脸:“娘,话可不是这么说,咱们一大家子捆绑在一块儿,只能分半桶水,咱们这样分家,那水明显的也能分多些。”
“而且咱们这么一分家也有好处,谁也别想偷懒,爹娘,你们手上要是有粮食就多少分点给我们。”
“我想过了,你们俩老愿意跟谁就跟着谁。要是你们俩老跟着我,我也尽我能力孝敬你,只要有我一口吃的就饿不着你们俩老。”
何木知道,母亲手里边肯定还有粮食,她之所以不肯分粮食,就是怕到时候几个儿子不养他们。
三兄弟之中,何木是最希望分家的,因为他知道只要有招凤在,实在是走投无路的时候,她一定会去求招莲。
何竹一看何木想让爹娘跟着他,生怕吃亏了,赶紧也开口:“娘,你和爹跟着我们吧,我和媳妇儿一定尽力的孝敬您~”
“对对,没错~”梁珠连忙点头如捣蒜:“娘,你和爹要是跟着我们俩准没错。”
何树看大哥和二哥那么殷勤,生怕落了他,赶紧也忙了表孝心:“爹娘,你们俩老要是不愿意跟大哥和二哥,那就跟着我们吧,我和凤儿一定好好孝敬你们,什么都听您的。”
说完赶紧扯了扯高凤的衣袖,高凤立马反应了过来,满脸堆笑:“娘,何树说的没错。”
看着几个儿子儿媳妇儿在自己面前争着表孝心,老杨氏心如明镜。
如今老大态度不冷不热,猜不到他心里想的啥,不过老二老三那点花花肠子,她自然是知道的,还不是以为她手上还有粮食和银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