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曦透过雕花窗棂,洒在李豪身上,为他镀上一层金色的光辉。
今日,他将在朝堂上正式提出自己酝酿已久的军事改革方案。
深吸一口气,李豪迈着坚定的步伐踏入金銮殿。
殿内,文武百官早已列队站好,气氛庄严肃穆。
李隆基高坐龙椅之上,目光如炬,俯视着下方。
李豪在朝堂之上,心中忐忑又充满期待。
他深吸一口气后,朗声说道:“父皇,儿臣有一策,可强我大唐军威!” 他的声音清澈而有力,在金碧辉煌的大殿中回荡。
朝堂上瞬间安静下来,众人都带着疑惑与好奇的目光看向他,紧张的氛围弥漫开来。
李豪不慌不忙地从袖中取出一份早已准备好的图纸,缓缓展开。
“儿臣以为,我大唐军队编制过于繁杂,指挥效率低下。儿臣建议,将现有军队改编为若干个独立作战单元,每个单元内部兵种齐全,可独立完成作战任务……”
李豪的声音在大殿内回响,每一个字都像一颗石子,投入平静湖面,激起层层涟漪。
他能感受到,无数目光汇聚在自己身上,有疑惑,有好奇,也有不屑。
李豪的心跳微微加速,但他强迫自己镇定下来。
这是他精心准备许久的计划,也是他改变大唐命运的第一步。
他不能退缩,更不能失败。
李豪挺直脊梁,目光坚定,继续阐述:“儿臣称此编制为‘合成营’,取各兵种合成一体之意。”
“每个合成营,都将囊括骑兵、步兵、弓弩手、辎重兵等多个兵种,使之成为一个可以独立作战、自给自足的战斗实体。”
李豪的声音铿锵有力,仿佛带着一种魔力,吸引着在场每一个人的注意力。
他一边说着,一边用手指着图纸上的各个部分,详细解释每个兵种在合成营中的作用和相互之间的配合。
他仿佛看到,在自己勾勒蓝图下,一支支精锐合成营,将驰骋疆场,所向披靡。
李豪的内心涌起一股豪情,他仿佛已经看到大唐军队在自己手中脱胎换骨,成为一支战无不胜的铁军。
他甚至能听到,未来战场上,金戈铁马,喊杀震天。
而这一切,都将由他亲手缔造。
李豪越说越是激动,声音也愈发高亢。
他感觉到,自己体内热血在沸腾,灵魂在燃烧。
这一刻,他不再是一个普通的皇子,而是一个运筹帷幄、决胜千里的统帅。
他要用自己的智慧和谋略,为大唐开创一个崭新的时代。
李豪的眼神变得炽热,他深吸一口气,将“合成营”概念,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向众人娓娓道来,每一个细节,每一种战术,都凝聚着他心血。
李豪目光如炬,仿佛要穿透眼前一切虚妄,直抵那烽火连天沙场。
他声音陡然一沉,带着一种不容置疑威严,
“诸位且听,若遇小股敌军袭扰,我大唐现有军制,需层层上报,调兵遣将,耗时费力,贻误战机!”
李豪猛一挥手,仿佛要将那陈旧军制弊端扫除殆尽,
“而我‘合成营’,则如臂使指,可迅速集结,即刻迎敌!”
他脑海中浮现一幅画面:一支百人“合成营”小队,遭遇敌军。
只见那队正一声令下,长枪手迅速结阵,如铜墙铁壁般挡在前方。
弓弩手则占据有利地形,箭如雨下,压制敌军。
几名轻骑兵则如鬼魅般穿梭于敌阵,伺机而动。
各兵种之间配合默契,进退有度。
“进可攻,退可守,如猛虎下山,势不可挡!”
李豪声音激昂,每一个字都敲打在众人心上。
他仿佛看到,那支“合成营”小队,在自己指挥下,将敌军杀得丢盔弃甲,狼狈逃窜。
“此等灵活多变战法,岂是僵化死板旧军制可比?”
李豪嘴角微微上扬,露出一丝自信笑容。
他能感受到,自己话语已经开始动摇一些人固有观念。
胜利天平,正在向自己这边倾斜。
李豪内心涌起一股难以言喻激动,这是他智慧结晶,这是他心血凝结,这是他为大唐未来绘制宏伟蓝图!
而现在,这幅蓝图正徐徐展开,展现在所有人面前。
李豪眼眸中闪烁着光芒,那是对未来憧憬,那是对胜利渴望,那是对大唐无限热爱!
他相信,自己“合成营”构想,必将引领大唐走向一个崭新时代!
一个战无不胜、攻无不克辉煌时代!
李豪深吸一口气,将胸中激荡情绪缓缓平复下来。
他知道,自己路还很长,但只要坚定信念,勇往直前,终将抵达胜利彼岸!
殿内鸦雀无声,所有人都被李豪这新奇的军事理念所吸引。
“荒谬!” 一声怒喝打破了殿内的寂静。
张九龄怒目圆睁,指着盛王厉声斥责:“汝此言,简直是胡言乱语!我大唐军制沿袭百年,岂容你这黄口小儿随意更改?此乃违背祖宗之法,动摇国之根本!”
李豪毫不畏惧地与张九龄对视,沉声说道:“张大人此言差矣,祖宗之法并非一成不变。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如今边患四起,我大唐军队若不思变革,如何御敌于国门之外?” 他语气坚定,掷地有声,令张九龄一时语塞。
“一派胡言!”张九龄拂袖怒道,“依你之说,岂不是要将我大唐百年基业尽数推翻?老夫绝不答应!” 两人针锋相对,互不相让,朝堂上的气氛顿时剑拔弩张。
就在这时,一直沉默不语的哥舒翰开口了:“殿下所言,虽有些惊世骇俗,却也不无道理……” 他摸着胡须,目光深邃地看向盛王,“老夫倒想听听殿下细说……”
哥舒翰粗犷的脸上浮现出一丝思索,他习惯性地摸了摸自己浓密的胡须,沉吟片刻后,瓮声瓮气地说道:“盛王殿下这番话,听着倒是新鲜,虽与我大唐军制大相径庭,却也并非全无道理。老夫戎马半生,深知战场瞬息万变,灵活应变方能克敌制胜。殿下所言之‘合成营’,或可一试。”
哥舒翰这番话,无疑是给李豪注入了一针强心剂。
他原本紧绷的神经略微放松,嘴角勾起一抹不易察觉的微笑。
反观张九龄,脸色却阴沉得可怕,如同暴风雨来临前的乌云。
他狠狠地瞪了哥舒翰一眼,又将充满敌意的目光投向盛王,仿佛要将他生吞活剥一般。
有了哥舒翰的支持,朝堂上的风向开始微妙地变化。
一些原本保持中立的大臣开始窃窃私语,交头接耳地讨论起盛王提出的新奇理念。
然而,更多的大臣,特别是那些深受儒家思想熏陶的老臣,则对盛王的改革方案表示强烈反对。
他们认为,盛王的提议是对祖宗成法的亵渎,是对大唐百年基业的动摇。
“岂有此理!我大唐立国至今,靠的便是祖宗留下的军制,岂容你这乳臭未干的小儿胡言乱语!”一位须发皆白的老臣指着盛王,声色俱厉地呵斥道。
“就是!殿下此举,无异于儿戏!若是改了军制,岂不是要天下大乱?”另一位大臣也跟着附和道。
反对的声音如同潮水般涌来,几乎要将盛王淹没。
他感觉自己像是一叶孤舟,在波涛汹涌的大海上颠簸,随时都有可能倾覆。
压力如山般压在他的肩头,让他几乎喘不过气来。
但他并没有退缩,他目光坚定,眼神中闪烁着不屈的光芒。
就在这千钧一发之际,李豪敏锐地捕捉到了一丝异样的气息。
他下意识地抬眸,目光越过众人,落在了那一直静坐于高台之上、宛若九天玄女般的杨玉环身上。
杨玉环今日穿着一袭淡紫色宫装,裙摆上绣着栩栩如生的牡丹,衬得她愈发雍容华贵,国色天香。
那张足以令天下所有男人为之疯狂的绝世容颜上,此刻正带着一种难以言喻的复杂神情,静静地注视着盛王。
她那双秋水般的眸子,深邃而幽远,仿佛蕴藏着无尽的秘密,又似带着一丝淡淡的关切。
嘴角微微勾起,一抹若有若无的微笑,如春风拂过湖面,荡起层层涟漪,让人捉摸不透。
李豪的心跳,在这一瞬间,仿佛漏了一拍。
他感觉自己像是被这道目光牢牢锁定,所有的秘密都无所遁形。
这种感觉,既让他感到一丝莫名的紧张,又让他心中涌起一股难以言喻的暖流。
“难道……她也看出了我的不凡?”李豪心中暗自揣测。
就在这时,杨玉环那纤纤玉手,如同拨动琴弦般,优雅地抬起。
她那涂着蔻丹的指甲,在阳光的照耀下,闪烁着诱人的光泽,每一个动作都充满了无尽的风情。
这细微的动作,却如同一道闪电,划破了朝堂上凝重的气氛。
所有人的目光,都不约而同地聚焦在了杨玉环身上。
她那绝世的容颜,那优雅的气质,那举手投足间散发出的无尽魅力,都让人无法抗拒。
李豪的心,也随着杨玉环的动作,提到了嗓子眼。
他不知道杨玉环要做什么,但他知道,这个女人的一举一动,都足以影响整个朝堂的局势,甚至影响他的命运。
“她……她到底想做什么?”李豪心中充满了疑惑和期待。
他的眼神,紧紧地盯着杨玉环,生怕错过任何一个细节。
这一刻,时间仿佛静止了,整个世界都只剩下了他和她。
杨贵妃轻启朱唇,柔声细语道:“陛下,环儿一片赤诚,一心为国,纵然言语略有不妥,也罪不至被如此责难。不如且听他说完,再做定夺,也好让他输得心服口服。” 她巧笑嫣然,宛若牡丹盛放,一颦一笑间,尽显妩媚风情。
李隆基向来对她宠爱有加,闻言便微微颔首,示意盛王继续。
这突如其来的转机,让李豪心头一松,仿佛溺水之人抓到了一根救命稻草。
他感激地朝杨贵妃投去一瞥,却见她正用鼓励的眼神望着自己,嘴角噙着一抹神秘的微笑。
这微妙的互动,并没有逃过朝堂上某些敏锐之人的眼睛。
安禄山那双原本就细长眼睛,此刻更是眯成一条危险缝隙,仿佛两把闪烁寒光匕首,在盛王与杨玉环之间来回切割。
每一次目光移动,都带着审视、猜忌,以及一丝不易察觉贪婪。
盛王那挺拔身姿,英武不凡气度,还有与杨玉环之间那若有若无默契,都让安禄山心中警铃大作。
这个年轻人,绝非池中之物,他身上散发着一种让安禄山都感到威胁气息。
而杨玉环,大唐最耀眼明珠,那绝世容颜上,竟泛起一抹淡淡红晕,如三月桃花般娇艳欲滴。
这幅画面,深深刺痛安禄山那颗早已被欲望扭曲心。
他暗自握紧拳头,指节因用力而发白,心中妒火如同火山般喷涌而出。
“哼,一个毛头小子,也敢觊觎贵妃?”
安禄山在心底冷哼一声,一股阴狠杀意在胸中酝酿。
他表面上依旧维持着那副粗犷豪迈模样,但内心深处,一个阴毒计划正在悄然成形。
“盛王啊盛王,你既然敢踏入这长安城,就别怪本将军心狠手辣了!”
安禄山眼中闪过一抹嗜血光芒,仿佛已经看到盛王身首异处,血溅三尺场景。
而杨玉环,终将成为他囊中之物,任他予取予求。
想到这里,安禄山嘴角勾起一抹阴森笑容,令人不寒而栗。
这笑容,如同毒蛇吐信,预示着一场腥风血雨即将到来。
李豪定了定神,继续阐述自己的军事理念。
然而,先前反对的声浪,以及张九龄那充满敌意的目光,依然在他心头萦绕。
他开始担心自己说得太过激进,会引起更多反感,甚至招致杀身之祸。
这种自我冲突,让他内心十分纠结。
他语速不自觉地慢了下来,原本流畅的表达变得有些磕磕绊绊。
豆大的汗珠从他额头上渗出,顺着鬓角滑落,他下意识地用手帕擦拭,却发现手心也满是汗水。
“殿下似乎有些紧张?” 杜佑锐利的目光落在盛王身上,语气中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嘲讽,“莫非是殿下自己也觉得这所谓的‘新奇理念’站不住脚?”
李豪深吸一口气,努力平复内心的波澜。
他知道,自己不能退缩,必须顶住压力,将自己的想法完整地表达出来。
他握紧拳头,眼神逐渐变得坚定起来。
“杜大人此言差矣!” 李豪的声音再次变得铿锵有力, “本王只是……” 他顿了顿,目光扫过殿内众人,最终落在了李隆基身上,“只是在思考,该如何将这全新的理念,更好地呈现在父皇面前……”
李豪深吸一口气,平复了紊乱的思绪,眼神重新燃起熊熊烈火。
他不再拘泥于先前被打断的“合成营”理念,而是将话题巧妙地引到了后勤保障之上。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古人诚不欺我!”他掷地有声地说道,“然而我大唐现行的后勤辎重运输,效率低下,损耗严重,这极大地限制了我军的机动性和作战能力。”
他以安西都护府为例,细致地分析了长途运输的种种弊端,并提出了建立前线补给站、优化运输路线、改进粮草包装等一系列改进措施,这些理念,都带着现代物流管理的影子。
殿内再次陷入一片寂静,文武百官都被他这番言论所震撼。
他们从未想过,后勤保障竟然还能如此精细化运作。
哥舒翰听得连连点头,抚掌称赞道:“妙哉!妙哉!殿下这番见解,真可谓是令人深受启发啊!老夫征战多年,深知粮草辎重对军队的重要性。殿下所言,正切中要害!” 他粗犷的声音在大殿中回荡,仿佛一记重锤,敲击在众人心头。
一些年轻的将领,也开始对盛王的理论露出感兴趣的神情。
他们年轻气盛,渴望建功立业,自然对能够提升军队战斗力、提高胜算的理念充满了好奇和期待。
李豪见此情景,心中信心大增。
他知道,自己的努力并没有白费,他的理念正在逐渐被接受。
朝堂辩论在一片喧嚣中结束,李豪却并未得到皇帝明确的答复。
下朝后他回到自己的寝宫,来回踱步,焦躁不安。
他明白,自己今天的表现至关重要,关系到他未来能否在朝堂立足,能否实现自己的雄心壮志。
夕阳西下,天边燃烧着一片火红的晚霞,却无法驱散李豪心中的阴霾。
他走到窗边,望着远处巍峨的宫殿,心中充满了迷茫和不确定性。
突然,一阵急促的敲门声打破了寂静。
“殿下,殿下!”一个低沉的声音在门外响起,“圣上有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