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富国那略显简陋却布置得井然有序的军大帐中,气氛热烈而凝重。云国皇后,这位身兼元帅之职且被尊称为圣妃的奇女子,正与麾下一众军官围坐在一起,商讨着复国大计中至关重要的一环——如何争取各地百姓的支持。
云国皇后身着一身戎装,英姿飒爽,她的眼神坚定而锐利,扫视着在场的每一位军官。(她轻轻敲击着面前的桌案,声音清晰而有力,仿佛带着一种让人无法抗拒的威严 )“诸位,我们的复国之战已到关键时刻,前方战事胶着,而后方的支援至关重要。如今,我们需要各地老百姓的力量,才能在这场艰难的战斗中取得最终的胜利。”
军官们纷纷点头,脸上带着凝重与决然。其中一位身材魁梧、满脸络腮胡的军官抱拳说道:“元帅,您尽管下令,我等定当竭尽全力!”
云国皇后微微颔首,露出一丝欣慰的笑容:“好!我想请各地的军官们回到各自管辖之地,做好老百姓的工作。‘国家兴亡,匹夫有责’,这场复国战争,不仅仅是我们军队的事,更是每一个云国百姓的事。我们要发动当地群众,让各地富商有钱出钱,有力出力。为了这场复国战争的胜利,希望大家都能踊跃捐钱捐粮。”
一位年轻的军官眉头微皱,有些担忧地说道:“元帅,虽说百姓们大多心系国家,但如今连年战乱,大家的日子也不好过,要让他们拿出钱粮,恐怕并非易事。”
云国皇后目光深邃,缓缓说道:“我明白大家的顾虑。但我们要让百姓们明白,只有国家安定,他们才能过上安稳的日子。我们可以向他们承诺,战争胜利后,会对捐输的百姓给予一定的补偿和优待。而且,我们也不是一味索取,对于那些确实困难的百姓,不可强求。”
军官们听了,纷纷表示理解。一时间,大家你一言我一语,热烈地讨论着具体的宣传和实施办法。有的提议张贴告示,有的建议挨家挨户走访动员,军帐中气氛热烈非凡,每个人都为了复国大业积极出谋划策。
就在众人讨论得热火朝天之时,军帐外突然传来士兵洪亮的声音:“禀报皇,禀报元帅,外面有一个太监公公,有一个公公说是皇上派来押送粮草过来的。”
云国皇后微微一怔,随即脸上露出惊喜之色:“皇上的粮草押粮草押到了,那太好了!请公公进来。”
不一会儿,一位身着太监服饰的公公迈着小碎步,恭恭敬敬地走进军帐。他一进来,便立刻跪地,对着云国皇后行了个大礼:“禀皇后娘娘,咱家是受皇上的派遣给您送粮草而来。”
云国皇后脸上带着温和的笑容,说道:“请起。公公一路辛苦了,此次押送粮草,路途遥远且多有艰难,皇上能及时派您送来粮草,实在是解了我们的燃眉之急。”
公公站起身来,微微躬身,脸上堆满了讨好的笑容:“皇后娘娘言重了,为皇上和娘娘分忧,是咱家的本分。皇上心系前线战事,日夜牵挂娘娘和将士们,听闻军中粮草告急,立刻就安排咱家押送粮草前来。”
云国皇后心中涌起一股暖流,对皇上的关怀颇为感动。但她作为一军主帅,行事谨慎,心中不免也泛起一丝疑虑。(她暗自思忖,皇上此次派人押送粮草,不知是否还有其他深意。毕竟,如今宫中局势复杂,自己在外领军,难免会引人猜忌 )她不动声色地说道:“有劳皇上挂念,也辛苦公公了。不知此次粮草押送,一路上可还顺利?”
公公赔着笑说道:“回娘娘的话,一路上还算顺利。只是如今战乱未平,道路有些崎岖难行,但好在有皇上的威名震慑,那些小毛贼也不敢轻举妄动。”
云国皇后点点头,又问道:“宫中近来如何?皇上和太后可还安好?”公公忙不迭回答:“皇上和太后一切安好,皇上每日都为战事操劳,太后也时常为娘娘和将士们祈福呢。”
云国皇后与公公交谈之际,心中始终保持着警惕。她注意到,公公在回答问题时,眼神偶尔会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慌乱。(她心中暗暗思量,难道这公公此番前来,另有目的?)。
在云国皇后所在的军帐之中,气氛原本因粮草到来而稍显缓和,此刻却又隐隐泛起一丝紧张。皇后听闻粮草已运到,不假思索地立即下令:“快,叫士兵们把公公运来的粮草,分到各个部队。” 一位身姿挺拔的军官迅速抱拳领命,转身疾步而出,动作干净利落。
皇后看向公公,想到公公一路从宫中而来,想必也听闻了不少自己领军作战的消息,便有意与他聊聊战事,于是开口说道:“公公此番前来,一路想必也听闻了不少我领军作战的事。本宫这当上大元帅后,领兵作战的战况,你在宫中可曾有所耳闻?”
公公赶忙赔笑,恭敬地说道:“娘娘,奴才在宫中可是常听人说起您领军的英勇事迹。都说娘娘您智谋超群,指挥若定,所到之处敌军闻风丧胆呐!” 皇后微微一笑,神色却未放松,说道:“哦?宫中都这般说?那公公且说说,都听闻了哪些战事?”
公公心中一紧,思索片刻后说道:“娘娘,奴才听说您在那青山关一役,以少胜多,大败敌军。那一战,娘娘巧用计谋,设下埋伏,把敌军打得落花流水,真是大快人心呐!” 皇后轻轻点头,回忆起那场战役,眼神中闪过一丝坚毅:“青山关一役,确实艰险。敌军仗着人多势众,妄图强攻,却不知本宫早有准备。不过,战场上局势瞬息万变,稍有不慎,便是满盘皆输。”
这时,一名士兵匆匆走进军帐,单膝跪地,神色严肃地报告:“报告元帅,公公运来的粮草已分发完毕,可是……可是粮草还是不够,只够各个部队一个月的粮草。” 皇后听闻,脸上的笑容瞬间凝固,眉头紧紧皱起:“怎么才只够每支部队一个月?” 士兵低下头,声音低沉地说道:“公公只运了这点来。”
皇后猛地转头,目光如炬地看向公公,质问道:“公公,你专程跑一趟,为什么只运了这点来?” 公公被皇后锐利的目光吓得一哆嗦,脸上的笑容瞬间消失,支吾着说道:“娘娘……娘娘容禀,这……这一路上实在是困难重重啊。道路被战乱破坏得不成样子,运输极为不便,好些粮草在途中都……都损耗了。而且,宫中储备的粮草本就有限,皇上也是竭尽全力,才凑出了这些给娘娘送来啊。” 公公一边说着,一边偷偷观察皇后的神色,心中忐忑不安。
皇后心中疑虑更甚,她紧盯着公公,试图从他慌乱的神情中找出破绽:“公公,本宫在前线领军多年,什么样的艰难险阻没见过。这路途不便导致损耗,或许情有可原,但宫中粮草储备有限,这话可就说不过去了。云国疆土辽阔,各地征收的粮草,怎会只凑出这一点?公公,你莫不是有所隐瞒?”
公公吓得扑通一声跪地,连连磕头:“娘娘恕罪啊!奴才句句属实,不敢有半句虚言。实在是……实在是宫中近来诸事繁杂,花销巨大,粮草才如此紧张啊。” 皇后冷哼一声,说道:“起来吧。本宫领军在外,出生入死,为的是云国的复兴,为的是百姓的安宁。如今粮草如此短缺,叫将士们如何安心作战?公公回去后,如实向皇上禀明,前线战事吃紧,粮草关乎着万千将士的性命,关乎复国大业的成败,让皇上再想办法筹措粮草。”
公公如蒙大赦,忙不迭地起身,点头哈腰道:“是是是,娘娘放心,奴才回去后定会将娘娘的话一字不漏地转告皇上。” 皇后微微摆手,示意公公退下。看着公公离去的背影,皇后陷入了沉思,粮草之事如此蹊跷,背后究竟隐藏着怎样的阴谋?而这粮草短缺的困境,又该如何解决,才能确保接下来的战事顺利推进呢?
次日清晨,晨曦透过薄薄的晨雾,洒在云国军队扎营的土地上。营帐中,云国皇后一夜未眠,面色略显疲惫,但眼神依旧坚定如炬。面对粮草短缺这迫在眉睫的难题,她深知不能坐以待毙,思索良久后,终于下定决心。
(她缓缓起身,整理好身上的战甲,迈着沉稳的步伐走出营帐 )皇后站在营帐外,深吸一口气,环顾着四周排列整齐的营帐,心中暗暗思忖:“如今粮草仅够支撑一个月,必须尽快想办法补充,向百姓购买粮食或许是当下最可行的办法。” 随后,她立刻召集军中传令兵,神色严肃地说道:“速去传达本宫的命令,告知各个部队,要将士们迅速行动起来,去向当地老百姓购买粮食。务必做到公平交易,不得欺压百姓,违令者严惩不贷!” 传令兵们领命后,如离弦之箭般奔向各个部队营地。
各部队将领接到命令后,丝毫不敢懈怠,迅速集合麾下将士。一位年轻的将领站在队伍前,神情庄重地说道:“弟兄们,如今军中粮草告急,皇后娘娘下令我们向百姓购买粮食。大家都清楚,百姓是我们的衣食父母,此次购买务必遵循公平公正的原则,绝不能给百姓添乱。都听明白了吗?” “听明白了!” 将士们齐声高呼,声音响彻云霄,彰显出他们的决心。
随后,各支部队依命行事,有序地朝着周边的村庄进发。当第一支部队抵达村庄时,村民们起初还有些惊慌,纷纷紧闭家门。(一位白发苍苍的老者小心翼翼地从门缝中向外张望,眼中满是担忧 )部队将领见状,赶忙下马,亲自走到老者门前,轻声说道:“老人家,莫怕。我们是云国的军队,因前线战事吃紧,粮草短缺,特来向大家购买粮食。我们定会以公平的价格交易,不会让大家吃亏。” 老者听了将领的话,犹豫片刻后,缓缓打开了门。
在将领的耐心解释下,村民们逐渐放下心来。一位中年汉子站出来说道:“军爷,我们也知道打仗需要粮草,只要你们不欺负咱老百姓,我们能帮衬肯定帮衬。” 将领感激地说道:“多谢乡亲们的理解与支持。” 随后,将士们与村民们开始有条不紊地进行粮食交易。士兵们仔细地称量粮食,按照市场价格支付银两,还主动帮忙搬运粮食。
其他部队在不同的村庄也上演着类似的场景。有的村庄百姓因担心战乱,家中存粮本就不多,但听闻是为了支持军队作战,依然纷纷拿出仅有的余粮。(一位年轻的农妇,看着自家不多的粮食,咬了咬牙,还是将粮食交到了士兵手中 )士兵们感动不已,不断向百姓表达着谢意。
然而,并非所有的交易都如此顺利。在另一个村庄,有几个士兵因着急完成任务,在与一位村民交谈时语气略显急切,引起了村民的不满。(村民皱着眉头,大声说道:“你们这是买粮还是抢粮?”)部队将领得知此事后,立刻赶来,严厉斥责了那几个士兵,并亲自向村民道歉:“实在对不住,是我们管教不严。我们军队向来爱护百姓,绝无欺压之意。” 将领重新调整了交易方式,耐心与村民沟通,最终化解了误会,顺利完成了粮食购买。
一天下来,各支部队通过向老百姓购买,筹集到了不少粮草。虽然这些粮草依旧无法完全解决军队长期的需求,但暂时缓解了燃眉之急。将士们带着筹集到的粮草返回营地,云国皇后看着堆积如山的粮草,心中稍感宽慰,但她明白,这场粮草危机并未真正解除,未来的路依旧充满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