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护国军那座营帐高耸、军旗猎猎作响的大帐之中,烛火摇曳。一袭戎装的皇后,此刻身兼护国军大帅之职,正坐在帅案前,专注地看着桌上那一封封捷报。她身姿挺拔,虽为女子,却透着一股令人敬畏的英气,眉眼间尽显坚毅。
营帐内弥漫着紧张又振奋的气氛,将士们来来往往,脚步匆匆却沉稳有序。皇后拿起一封封捷报,每看一份,嘴角便不自觉地上扬,眼中闪烁着兴奋与欣慰的光芒。捷报上那一行行字迹,记录着八大军区在战场上的英勇奋战,一次次击退敌军,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战果。
“好!真是好样的!”皇后忍不住赞叹出声,声音清脆而有力,在营帐内回荡。她仿佛看到了士兵们在战场上奋勇厮杀,长枪挥舞,刀光剑影中,他们毫不畏惧,为了国家和百姓,不惜舍生忘死。
然而,就在皇后沉浸在这胜利的喜悦之中时,一份加急军报被匆匆送了进来。传令兵一脸焦急,单膝跪地,高声说道:“大帅,八大军区传来紧急消息,粮草严重不足!”
皇后的笑容瞬间凝固,脸色陡然变得凝重起来。她迅速展开军报,仔细阅读,随着目光的移动,她的眉头越皱越紧。看完军报,她猛地站起身来,手中的军报被攥得紧紧的。
“这可如何是好!”皇后在营帐内来回踱步,心中焦急如焚。她深知,粮草对于一支军队来说,就如同水对于鱼一样重要,是军队的命脉。没有充足的粮草,士兵们就会挨饿,士气就会低落,战斗力也会大打折扣,甚至可能导致整个战局急转直下。
皇后想到了自己的空间,那里面如今已有近千亩土地,种植着各种粮食作物。但当她在心中仔细盘算后,却无奈地发现,即便将空间内所有的存粮都拿出来,要供养八大军区数量庞大的士兵,依旧存在巨大的困难。
“大帅,如今该怎么办?”一旁的副将看着皇后,眼中满是忧虑。
皇后深吸一口气,努力让自己镇定下来。她思索片刻后,果断地说道:“立刻传我命令,让士兵速速传讯给皇上,告知八大军区粮草不足的严峻情况,请求皇上速速送粮草给八大军区,一刻也不能耽搁!”
“是!”副将领命,转身迅速跑出营帐,安排传令兵快马加鞭向皇宫赶去。
此时的皇宫中,一片宁静祥和。云圣武正在御书房中批阅奏章,阳光透过窗户,洒在他的身上,映出他专注的神情。
突然,小太监匆匆走进御书房,跪地禀报道:“皇上,护国军大帅有紧急军情传来。”
云圣武心中一紧,放下手中的朱笔,说道:“呈上来。”
小太监将皇后送来的军报呈上,云圣武迅速展开阅读。看着军报上的内容,他的脸色变得十分难看。
“这粮草问题,着实棘手!”云圣武喃喃自语道。他深知,如今国家刚刚经历了一系列动荡,百姓生活也并不富裕,国库虽有储备,但要一次性拿出能满足八大军区需求的粮草,也并非易事。
云圣武陷入了沉思,他在御书房内来回踱步,脑海中不断思索着应对之策。他想到了百姓,若从民间大量征集粮草,百姓们可能会因此陷入困境,甚至引发民怨;可若不及时解决八大军区的粮草问题,前线战事必将受到严重影响,国家的安危也将受到威胁。
经过一番权衡,云圣武决定召集朝中大臣,共同商议此事。他立即吩咐小太监:“速传各位大臣到御书房议事!”
不多时,朝中的几位重臣纷纷赶到御书房。他们看到云圣武凝重的神情,心中便猜到定是发生了大事。
云圣武将八大军区粮草不足的情况告知了大臣们,问道:“各位爱卿,如今这粮草问题迫在眉睫,不知诸位有何良策?”
大臣们面面相觑,一时都陷入了沉默。过了一会儿,户部尚书率先开口说道:“皇上,国库虽有储备,但要满足八大军区的需求,还远远不够。若要从民间征集,恐怕会引起百姓不满,还望皇上三思。”
云圣武微微点头,说道:“朕也考虑到了这一点。百姓乃国家之本,朕不能让他们受苦。”
在朝堂上,气氛凝重得如同暴风雨来临前的压抑。云圣武将八大军区粮草告急的消息抛出后,大臣们各怀心思,表情不一。
兵部尚书向前一步,微微躬身,脸上带着几分严肃与固执,对皇上说道:“皇上,保家卫国本就是皇后应尽的义务。想那皇后出身乡下,能有今日之尊荣,成为皇后,实乃皇上对她天大的恩宠与抬举。平日里,众人皆言皇后颇具本事,那这粮草之事,便让她自己设法筹集去。她既担了护国军大帅之职,就该有解决这些难题的能力。”他言辞凿凿,语气中带着一丝对皇后出身的不屑。
话音刚落,一位身形魁梧、身披战甲的大将挺身而出。他神色激动,双手抱拳,朗声道:“皇上,万万不可!皇后虽出身乡野,却绝非寻常女子可比。自她执掌护国军以来,为我们云国所做之事,实在太多。她率领将士们在战场上出生入死,多少次力挽狂澜,扭转战局。她对国家的贡献,远非那些名门贵女所能企及。如今粮草危机,她想必也是焦急万分,我们怎能在此时让她独自承担这等艰难?”大将的眼神中透露出对皇后的敬重与感激,声音洪亮,在御书房内回荡。
礼部尚书却轻咳一声,缓缓站出。他身着华丽朝服,头戴乌纱,神色倨傲。不紧不慢地说道:“有何不可?皇上日理万机,处理国家大事已然殚精竭虑。既然皇后执意挂帅,担当护国军大元帅之重任,理应为皇上分忧,承担边境战事的一切。这一仗的胜败,如今看来,便只能看皇后的能耐了。况且,皇后若能妥善解决粮草问题,那更是彰显她的能力,于国于皇上,皆是美事一桩。”礼部尚书微微抬起下巴,眼中闪过一丝冷漠。
云圣武听着大臣们的争论,眉头紧锁,心中五味杂陈。他深知各位大臣所言皆有其立场,但皇后于他而言,不仅是妻子,更是并肩作战的战友。他想起皇后初入皇宫时,虽带着乡野间的质朴,却有着聪慧过人的头脑和一颗赤诚爱国之心。她在战场上的飒爽英姿,为了国家不顾生死的决然,都让他深感敬佩与心疼。
云圣武看向兵部尚书,目光中带着一丝不满,说道:“兵部尚书,皇后出身如何,并非衡量她能力的标准。她为云国所做的贡献,朕看在眼里,记在心中。你不可因她的出身,便轻视于她。”
兵部尚书心中一凛,赶忙躬身道:“皇上息怒,臣并无轻视皇后之意,只是认为皇后既已担此重任,理应展现其能力,解决当前困境。”
云圣武又将目光转向大将,微微点头,说道:“将军所言极是。皇后为国家尽心尽力,朕岂会不知。只是如今粮草问题棘手,朕也在权衡利弊。”
随后,云圣武看向礼部尚书,神色严肃地说:“礼部尚书,皇后虽为护国军大帅,但她亦是朕的皇后,朕又怎能忍心让她独自面对如此艰难。国家之事,本就是君臣共同之责,怎能将所有压力都推给她一人。”
礼部尚书脸色微微一变,连忙说道:“皇上圣明,臣失言了。但臣以为,可在一定程度上让皇后自行筹措粮草,同时朝廷也可提供适当的协助,如此或许能两全其美。”
这时,一直沉默不语的丞相站了出来。他年逾花甲,白发苍苍,但目光睿智,神情沉稳。丞相躬身行礼后,缓缓说道:“皇上,各位大人。皇后之能,众人皆晓。然粮草一事,关乎重大,绝非皇后一人之力可轻易解决。如今前线战事紧急,若因粮草问题影响战局,后果不堪设想。依老臣之见,可从两方面着手。一方面,朝廷即刻调配一部分国库粮草,先行送往八大军区,以解燃眉之急;另一方面,可派遣官员,协同皇后,在各地合理征集粮草,但务必以不扰民为前提。如此,既可为皇后分担压力,又能保障战事顺利进行。”
云圣武听了丞相的建议,心中思索片刻,觉得颇为妥当。他微微点头,说道:“丞相所言有理。就依丞相之计,即刻调配国库粮草,选派得力官员,协助皇后筹集粮草。”
大将面露欣慰之色,说道:“皇上英明,如此一来,皇后便有了助力,此战必胜。”
云圣武在大臣们退下之后,独自缓缓踱步回到御书房。夕阳的余晖透过雕花的窗棂,洒下斑驳光影,却丝毫未能驱散他满心的阴霾与疑虑。
(他眉头紧蹙,眼神中透着复杂的神色,在书桌前站定,凝视着桌上未批阅完的奏章,仿佛能从那字里行间寻出破解当前困局的办法 )。他轻轻叹了口气,低声喃喃道:“皇后,你不是有本事吗?你的空间呢?你的空间里的粮食呢?”声音中带着一丝质问,又夹杂着难以言说的失望。
(脑海中不由自主地浮现出与皇后相处的点点滴滴,从初遇时她的质朴率真,到后来战场上的果敢坚毅,每一个画面都清晰如昨 )。可如今,八大军区粮草告急,她却似乎无计可施,这让云圣武心中不禁泛起一丝怀疑。
“难道你真有不轨之心?”云圣武握紧了拳头,语气不自觉地加重,“要倒反天罡,自己想当皇帝,不为朕守护云国了吗?”这个念头一旦在心中滋生,便如野草般疯长。他深知皇后空间的神奇,那里面广袤的土地,本应种植着大量粮食,可为何在这关键时刻,却不能解决粮草难题?
(他在书房内来回走动,脚步急促而沉重,心中天人交战 )。一方面,多年的夫妻情分以及皇后过往为国家所做的贡献让他不愿相信这一切;但另一方面,严峻的现实又让他不得不心生警惕。他想着,若皇后真有二心,云国必将陷入万劫不复之地,这是他无论如何都不能接受的。在这静谧的御书房内,云圣武陷入了深深的纠结与痛苦之中,不知该如何解开这团乱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