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西夏军目睹宋军的救援部队抵达战场,心中不禁泛起了一丝不安。
尤其看到来者是狄青所率领的狄家军时,这种不安的情绪越发浓烈。
尽管狄青的官职并不显赫,但他在西夏人心中的形象却是无比深刻。
几乎成为了西夏军士的梦魇,一个令他们闻风丧胆的存在。
在党项族人的眼中,狄青并非凡人,而是从地狱深处走出来凶煞厉鬼,令人不寒而栗。
宋军见到援军的到来,自信心瞬间收到鼓舞,士气高涨。
一个个斗志昂扬,英勇杀敌,开启绝地反击模式。
两军陷入了一场激烈混战,天昏地暗,双方伤亡惨重。
狄青在战场上奋勇冲杀,经过一番激战后,见一时间难以迅速攻破敌军防线。
于是,他将目光投向混战中的敌军。
目光所及,正见西夏军主将细封嘎罗。
狄青这些天一直研读兵法,猛然想起“擒贼先擒王”。
随即一拍坐下青鬃兽,手持神机万胜水龙刀,如飞般直奔细封嘎罗。
细封嘎罗隐隐听得马蹄声,还未及反应过来,只见狄青幽灵般闪现。
挥舞手中大刀,一刀下去,将细封嘎罗从肩部砍断,尸首两分。
西夏大军看到主将惨死,士气崩溃,心惊胆战,哪里还有心思继续战斗,纷纷丢盔卸甲,作鸟兽散。
急急如漏网之鱼,忙忙似丧家之犬。
狄青带领着宋军乘胜追击,追击了十里之遥,斩首数百人,俘虏了一千余众,缴获无数战马和兵器,取得了压倒性的胜利后返回。
胜利的宋军返回张义堡,继续驻守此地。
常坤为了犒赏三军,大摆宴席,重谢狄青,不敢再轻视这位年轻将领。
常坤向狄青道:“将军是如何知道敌军设有埋伏?”
狄青笑回:“为将者,岂可不读兵法。”
“西夏军佯攻怀远城,假装败逃,一路南下。”
“我便料定其中有诈,引诱我军出城追击,他却在途中设伏。此其一。”
“其二,西夏军本就不擅攻城,更擅长于开阔之地对阵冲杀,是以我料定西夏军攻城只是虚张声势。”
常坤听后,对狄青的智谋和洞察力感到叹服,他没想到狄青年纪轻轻,却能如此精准地预测敌军的行动,不禁赞叹:
“将军真将才也!”
狄青只是淡淡一笑,没有多说什么。
常坤又问道:“那依将军之见,西夏接下来会攻打何处城寨?”
狄青略加思索:“不出所料的话,西夏大军的目标乃是张义堡!”
常坤惊得眼睛一亮,手心捏了一把汗。
他深知张义堡的重要性,因为张义堡就是自己所防御的城寨。
倘若西夏主力大军进攻张义堡,以他现有的兵力,根本无法抵挡。
西夏铁蹄即便再不擅长攻城,那也是虎狼之师。
相比西夏骑兵,张义堡不过就是一头肥羊罢了。
让常坤担心的还不是这个,他反而担心包拯和韩琦是否能高瞻远瞩,提前料定李元昊的作战目标。
若是对局势判官出错,那么张义堡就真的危险了。
常坤连忙询问:“将军为何如此断定李元昊会攻击张义堡?”
狄青道:“很简单,首先,六盘山乃是大宋的天然堡垒。”
“北边是三川寨,可山川寨东边镇戎军,我军主力集中在此,这条防线极难突破,李元昊绝不会选择从这里进攻。”
“唯有张义堡,是六盘山南边的要塞。攻破张义堡,便可从笼络川翻过六盘山,而后长驱直入,直抵渭州城。”
“换做是我,我也会选择攻打张义堡。”
常坤半信半疑:“那要是西夏大军没有攻打张义堡呢?毕竟张义堡西边是得胜寨和羊牧隆寨,难道李元昊就不怕被我军包了饺子?”
狄青道:“大人别忘了,张义堡南边乃是好水川,此处地势开阔,对西夏骑兵最是有利。”
“攻打张义堡,根本不担心被夹击。”
“西夏骑兵灵活机动,我军若是救援,他随时可转头南下,朝好水川撤离。”
“相反,李元昊大军最有可能会在好水川设伏,将我军引诱至此,一举歼灭。”
常坤早已惊出一身冷汗。
意识到局势的严重性,赶忙派人向韩琦禀报,为狄青请功。
韩琦闻报,喜不自胜。
暗暗叹道:“常坤无谋,险些连累大军。若非狄青,张义堡五千兵马只怕全军覆没了。”
又看到狄青对局势的分析,更是双眼放光,连连赞许:“真乃将才也!”
没想到狄青年纪轻轻,便已如此老谋深算,简直是旷世奇才。
大宋竟又出一帅才。
韩琦重赏狄青,又派人前往延州,向包拯报喜,将狄青所言一并告知。
延州方面。
此时,包拯和野利旺荣的佯攻部队也正相峙于金明寨。
野利旺荣虽只是佯攻,可为了迷惑包拯,野利旺荣采取声东击西的战术,对金明寨附近的三十六个小寨接连发起进攻。
可包拯早已瞧出对方的目的,下令严防死守,不可出战,违令者斩。
野利旺荣奈何不得,退十里驻扎,每日只是命小股部队前来骂战。
宋军只是不出,任凭西夏兵马叫骂,骂得格外难听。
诸如“大宋全是无能之辈”“缩头乌龟”“龟孙子”云云。
李怀宗忍耐不住,欲要出城迎敌,被父亲李士彬责骂一顿,只好作罢。
毕竟李士彬已吃过一次大亏。
第一次就是因为没有听包拯的话,险些丢了金明寨,折损了几千人马。
同样的错误,他不敢再犯第二次,更不允许任何人违背包拯的命令。
延州府。
政事堂。
包拯接到韩琦来信,得知狄青又立大功,歼灭西夏八千余人,顿时笑得合不拢嘴。
不愧是天上的武曲星君下凡,三千兵马打一万西夏骑兵,竟打出这么漂亮的战绩来。
这是包拯都不敢想象的事情。
毕竟他很清楚西夏骑兵的强横,大宋骑兵在他面前,真的不够看。
除了永计,想要取胜,纯属天方夜谭。
可奇迹偏偏发生了。
狄青不但胜了,而且是以少胜多。
包拯现在算是彻底明白,一个将军在军队中有多么重要。
看完战报,包拯又打开第二封信笺,只见上面乃是关于狄青对宋夏战场局势的分析。
包拯看得额头冒汗,赶忙取来地图,仔细查看。
若当真如狄青分析,渭州危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