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朱说完,伸手拿起一个玉米,端详起来。
他端详着手中玉米的金黄色的穗子,每一粒玉米都饱满而圆润,散发着诱人的光泽。
随后,他轻轻剥开几粒,放入口中咀嚼。
顿时!
一股清甜的味道在口腔弥漫开来。
“嗯,不错,不错!这玉米口感香甜,倒是别有一番风味。”
朱元璋赞不绝口,又拿起一个地瓜,仔细观察着它的外皮和形状。
“好了,各位,咱们午饭就到院里来进行吧!”
说着,江临向着院子的方向走去。
在场众人心生疑问,好端端的到外面吃什么饭?不过出于对江临的信任,他们还是跟着一起来到了院内。
只见江临从系统空间取出了烧烤炉、烧烤架,随后又从屋内拿出了各式食材。
众人定睛一看,发现这烧烤炉似乎很不一样。
“诸位,刚好试试我的新装备。”
江临神秘一笑,按下一个按钮。
只见装置内部瞬间燃起火焰,烤架开始缓缓转动,自动将一串串肉串均匀受热。
“这是何物?”
朱元璋好奇地问道,目光紧紧锁定在那个全自动烧烤炉上。
“此乃全自动烧烤炉,只需一键点火,便能自动烤制美食。”
江临解释道。
太子朱标惊讶地张大了嘴巴:“真是神奇!”
“这等巧物竟能自动烤串,真是闻所未闻。”
徐达哈哈大笑:“江临,你小子这东西倒是省了不少力气,比咱们以前烤串方便多了。”
马皇后则关切地问:“这东西安全否?莫要伤了人。”
江临连忙保证:“皇后娘娘放心,此物安全得很,且有自动熄火装置,绝不会出问题。”
皇后马氏也微笑着点头:“既然如此,这东西倒是实用,以后宫中宴会或许也能用得上。”
朱元璋拿起一串烤好的肉串,细细品尝:“嗯,味道不错,外焦里嫩,火候掌握得恰到好处。”
汤和打趣道:“江临啊,你这烧烤炉若是拿到市面上,怕是要引起一阵轰动了。”
朱元璋笑道:“江临小子,你这东西倒是挺合朕心意。”
江临谦逊一笑:“陛下喜欢便好,臣也只是想让陛下与诸位尝尝鲜。看陛下和皇后娘娘这么喜欢,那此物便献给陛下和娘娘,权当我的一番心意。”
几人吃着烤串,气氛融洽。
朱元璋突然话锋一转,盯着江临问道:“江临小子,今天谁去见你了?”
江临心中一紧,暗自钦佩朱元璋的手段。
尽管此时的锦衣卫尚未正式成立,但朱元璋的耳目却仿佛无处不在,京城中的任何风吹草动都逃不过他的眼睛。
这位帝王以其深不可测的智谋和掌控力,让江临不禁想起了历史上那些关于他的传奇故事。
朱元璋之所以能有今日的成就,绝非偶然。
他的多疑、谨慎以及那无处不在的耳目,都是他巩固皇权、排除异己的重要手段。
相比之下,胡惟庸就显得过于自负和稚嫩了。
这位自诩为能与历代贤相比肩的能臣,似乎还沉浸在相权与皇权可以分庭抗礼的幻想之中。
殊不知在朱元璋面前,他的那些小聪明和野心不过是个笑话。
而胡惟庸,显然还没有意识到这一点。
或者说,他即便意识到了,也过于自信地认为自己能够应对。
面对朱元璋那仿佛能洞察人心的目光,江临知道隐瞒无益,索性直言不讳:“启禀陛下,今日臣在收拾衙门时,胡丞相确实来找过臣。”
江临的话语中透着一丝无奈,他知道朱元璋既然问起,必然是已经掌握了情况,再隐瞒也是徒劳。
而且,江临也明白,自己与胡惟庸的接触并非什么不可告人的秘密,关键在于他们谈论的内容。
说了什么不重要,隐不隐瞒才是最重要的。
朱元璋闻言,嘴角勾起一抹玩味的笑容,他缓缓说道:“哦?然后呢?他来找你说了些什么?”
朱元璋的话语中充满了试探和压迫,他似乎在等待着江临的每一个字,以便从中捕捉到任何可能的线索或破绽。
江临心中轻轻叹了口气,他知道朱元璋总是喜欢带着答案问问题,但这也正是他作为一代帝王的狡猾之处。
江临不敢有丝毫怠慢,他恭敬地回答道:“陛下,臣是陛下的臣子,心中自然只有陛下。
因此,当丞相来找臣时,臣深怕丞相有什么重要的告诫或指示,臣听不懂又怕忘了,于是就想着录个音以备不时之需。
没想到,陛下今日就来了,这录音刚好能派上用场。”
说着,江临从怀中取出那支小巧的录音笔。
他顿了一顿,继续说道,“至于胡丞相说了什么,臣,无法左右。”
免责声明!
江临就是要把丑话说在前面!
朱元璋自然不信江临这番冠冕堂皇的说辞,但他也没有立即揭穿。
他微微一笑,说道:“江临你小子会的不少啊。
倒也是,胡惟庸不知道你来自于后世,不知道你有这神奇的手段。
朱元璋的话语中带着一丝戏谑和玩味,他似乎在享受着这场猫捉老鼠的游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