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人脸上的尴尬之色一闪而逝,旋即便若无其事的跟曹操交谈起来。
当然,他们俩最终也是放弃了继续从事太监贸易的活动。
诚然他们哥俩的俸禄不少,沮授又不差钱,但,能省点就省点嘛,以后还能留着钱再做他用。
毕竟,指不准什么时候,就有别的发泄对象了,到时候还是需要许褚典韦二人帮忙滴。
不多时,曹老板便一脸无奈的离开了田府,再度奔向下一家。
饶是他曹操也没能想到,他这个当主公的,有一天竟然要擦这么多的屁股!
完事,他还不能不擦,当个好的领导,看来也是很麻烦的,啧啧。
且再说唐显的三位好徒儿在哪里,诸位读者老爷不妨猜一猜?
“大师兄,你这变装用的面具还有衣服一套一套的,当真不错啊!怎么我看着还有女装呢?”
“当然,文和先生可是说过,一切,都为了安全,都为了行事方便,女装咋了?”
“小师弟,大师兄说得对。”
三个一身麻衣粗布打扮的中年人出现在街头巷尾,还交流着旁人听不懂的话。
当然,别人也不见得能听见。
“黄门署能从城墙边儿上的被封的小门进去?”
“放心,肯定能!某都将许昌宫摸索的清清楚楚的。”
说罢,一颌下带长须的中年男人还摸出一把钥匙。
划重点,是一把钥匙,不是单独的一枚两枚。
黄叙眼角不自然的抽动些许,“这别是许昌宫殿所有的钥匙吧?”
“诶?弃疾聪明的很呐!”曹大公子笑的很是欢畅,自己这俩师弟,当真有前途!
不愧是学到了他姐夫挖人的本事,他就差点儿了,只学到了他姐夫其他的手段。
就连这些变装用的物件儿,都还是文和先生给他悄咪咪送过来的呢!
诸葛亮有些沉默,但,更兴奋了!
拜托,之前他都过的那是什么寡淡无比的日子?
早知道,当初他肯定不去看那个该死的天象!
早点来曹营进修,岂不是大大的妙?
显然,他们三位的目的地便是这所谓的黄门署了。
东汉末年的宦官们居住的地点有三处。
其一,内廷核心区域,当然,他们仨大白天的没打算去。
宦官作为皇帝近侍,通常居住在皇帝日常起居的禁省(如南宫的“尚书台”附近)及后宫区域。高级宦官如“中常侍”“黄门令”等,其居所可能直接毗邻皇帝寝殿,以便随时听候差遣。
此为内廷核心区域,比如前些年很有名的十常侍便是居住于此,当然,他们的居住地点,更为核心就是了。
其二,黄门署和永巷。
宦官机构“黄门署”位于南宫,负责文书传递和宫禁管理,低级宦官多集中居住在此处附属房舍中。此外,后宫永巷(长巷)两侧设有宦官值守的耳房,供轮班宦官暂歇,这类住所条件简陋,多为多人合居的通铺。
其三,特殊职能区域。
部分宦官因职责不同而分散居住:如掌管皇帝车马的“中黄门”住在南宫武库附近;负责诏狱的宦官则可能居住在靠近监狱的宫室;而侍奉太后、皇后的宦官则随主居于长乐宫或西宫。
他们师兄弟三人这次要去的,便是那黄门署了。
为啥?
因为黄叙和诸葛亮缠着某位曹营长公子要去的,他们俩当初没能赶上这曹营的一波时兴的潮流,打算趁着机会,悄咪咪的感受一下。
毕竟,今天曹操都说了,要遏制此风气,他们还是抓紧的好。
再者说了,他们也不是打算去随便抓一两个太监揍的。
据曹昂提供的可靠消息,今儿个,有一位特殊的太监会在黄门署。
那位太监便是他们先生之前拧掉脑袋的太监的‘干爹’。
嘿!
他们师兄弟三人准备去会会这位主。
主力输出依靠曹昂,补刀辅助他们俩来担任。
黄门署,茅厕区域。
三人面无表情的从茅坑里面走了出来,某一间茅厕还传出些许呼救之声。
奈何他们三人无动于衷不说,脚步还愈发的快捷。
显然,是这三位的手段。
具体过程不足论道,只是给他们三人熏了个够呛。
“下次还是拜托许将军,典将军二人抓人吧,咱们来这儿太受罪了。”
“有些钱,就合适两位将军赚,某是一点儿都不眼红的。”
“小师弟所言甚是。”
三人完成目标,悄无声息的回到了司空府进行换装。
至于黄门署?
却是在他们离开之后捞出来一个粪球太监,连忙送去了医署。
今日值班的御医们,想来会度过一个难忘的一日。
司空府,校事府。
唐显看到三位弟子出现后,咧嘴一乐。
“怎么着,去赶潮流了?”
三人齐齐一愣,不是,自己先生什么情况?他咋知道的?
郭嘉和戏志才也有些疑惑,扭头看向唐显。
唐老爷摆摆手,示意三人滚蛋。
“一身的粪坑味道,啧,赶紧去多泡泡!记得放点儿花!”
三人抬袖掩面狂奔离去。
丢人,丢人呐!
首尾竟然没能处理干净,他们仨还是得继续练啊!
“呵呵,还是年轻好啊,有活力!”
“显得你郭奉孝多老了似的!”
“丫的戏志才,你等着郭某好生锻炼,早晚找你一决雌雄!”
“来啊,某等着你!”
唐老爷叹了一口气,他很无奈,然后自顾自地低头看向来自北海的信件。
那是孙乾和太史慈的汇报内容。
啧。
又是孔家。
唐老爷轻声啧道。
本以为处理了孔融便能给他们北海孔家提点提点呢,没成想,呵呵。
当真有愧于此等姓氏啊!
“求臻,怎么了?”戏志才单手制服郭嘉,而后扭头看向唐显好奇道。
“北海那边牵头闹事的是孔家,呵呵。”
“嗐,我当什么呢!没事儿,公佑和子义能处理的。某听说管将军过去了,还带了不少老班底!”
“如此大善,哈哈!”
显而易见,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作用,包括管亥。
况且,话说回来,孔家啊,还是管亥的老对手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