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回说到,朝堂之上,各方势力就边关战事应对之策争论不休,局势陷入僵局。而此时,在朝堂之外的京城百姓之间,一场关乎新任主帅人选的热议正如火如荼地展开。
京城的茶楼酒肆,向来是消息汇聚、舆论发酵之地。此刻,在“悦来茶楼”里,茶客们围坐在一起,谈论的话题无一不是近日边关传来的紧张局势。
一位身着长衫、手摇折扇的中年书生模样的人,清了清嗓子说道:“诸位,听闻朝堂之上为了边关主帅人选吵得不可开交,这可是关乎我朝安危的大事啊。”
旁边一位身材魁梧、满脸络腮胡的大汉,猛灌了一口茶水,大声道:“可不是嘛,咱平头老百姓不懂那些朝堂上的弯弯绕绕,但咱知道,这打仗就得派能打的将军去。”
这时,角落里一位老者缓缓开口:“依老朽看,花木兰将军倒是个合适的人选。”此话一出,瞬间吸引了众人的目光。
“花木兰?就是那位驻守长城多年的女将军?”书生模样的人疑惑地问道。
老者点了点头,说道:“正是。花木兰将军长期驻守长城,那可是抵御外敌的第一道防线。她在那儿一守就是许多年,对边关的地形、敌军的习性了如指掌。而且,她带领的长城守卫军纪律严明,战斗力极强。”
大汉一拍桌子,赞同道:“我也听说过花木兰将军的威名。听说她练兵极为严格,手下的士兵各个都对她服服帖帖,打起仗来更是不要命。这样的将军,带兵打仗肯定没问题。”
“可她毕竟是个女子,这行军打仗,抛头露面的,合适吗?”一位年轻的公子哥模样的人提出了质疑。
老者皱了皱眉头,反驳道:“公子这话可就不对了。花木兰将军虽为女子,但她的武艺和谋略可不输任何男子。当年她替父从军,在战场上立下赫赫战功,这可是家喻户晓的事。这么多年来,她在长城抵御外敌,保我边境百姓平安,岂是那些空有其表的公子哥能比的?”
年轻公子哥被说得面红耳赤,正欲反驳,却被书生模样的人拦住:“这位兄台,老者所言极是。花木兰将军的事迹,我们从小就听闻,她的勇气和担当,令人钦佩。如今边关战事紧急,正需要这样有能力、有经验的将领前去指挥。”
茶楼里的讨论声越来越大,支持花木兰的声音也越来越多。而这样的讨论,不仅仅发生在“悦来茶楼”,京城的各个角落,都在进行着类似的对话。
与此同时,在京城的一处府邸中,几位朝中大臣也在私下商议着主帅人选的问题。
“张大人,依您看,这新任主帅该选何人?”一位年轻的官员向一位白发苍苍的老臣问道。
被称为张大人的老臣,捋了捋胡须,沉思片刻后说道:“我看,花木兰将军倒是个不错的选择。”
“花木兰?她虽是一员猛将,但毕竟是女子,恐怕难以服众啊。”另一位官员提出了担忧。
张大人摇了摇头,说道:“此言差矣。花木兰将军在军中多年,威望极高。她带领的长城守卫军,多次击退外敌,战功卓着。如今边关战事吃紧,需要的就是像她这样有实战经验、能征善战的将领。而且,如今百姓之中,支持花木兰将军的呼声也越来越高。”
“百姓呼声?这是怎么回事?”年轻官员好奇地问道。
张大人微微一笑,说道:“这几日,京城百姓对主帅人选之事议论纷纷。许多人都认为,花木兰将军最为合适。百姓的眼睛是雪亮的,他们知道谁能真正保家卫国。”
“如此说来,我们是否该向陛下进言,推荐花木兰将军?”一位官员提议道。
张大人点了点头,说道:“嗯,我们身为臣子,应当为陛下分忧。明日早朝,我们便一同向陛下举荐花木兰将军。”
而在皇宫之中,皇帝李世民也在为边关主帅人选之事烦恼不已。他坐在龙椅上,看着面前堆积如山的奏折,眉头紧锁。
“陛下,这主帅人选之事,还需尽快定夺啊。”一旁的太监总管小心翼翼地说道。
李世民叹了口气,说道:“朕也知道,只是这合适的人选实在难找。朝堂之上,众说纷纭,各执一词,让朕难以抉择。”
“陛下,听闻近日京城百姓对主帅人选之事议论颇多,或许陛下可以听听百姓的声音。”太监总管试探着说道。
李世民微微一愣,随即眼睛一亮:“你说得对,百姓身处民间,或许更能看清局势。来人啊,传朕旨意,让各地官员收集百姓对边关主帅人选的看法,速速呈上来。”
就在京城百姓热议、朝中大臣商议、皇帝寻求民意之时,花木兰正带领着长城守卫军在长城上巡逻。
“将军,近日边境似乎有些异常,敌军频繁调动,我们需多加小心。”副将苏烈向花木兰汇报着军情。
花木兰点了点头,目光坚定地望着远方:“嗯,我已知晓。传我命令,加强戒备,所有士兵不得懈怠。”
“是!”苏烈领命而去。
花木兰看着远处连绵起伏的山脉,心中暗自思索:“边关战事吃紧,朝廷想必正在为新任主帅人选发愁。若能有一位得力将领前来指挥,定能稳定局势。”
她并不知道,此刻在京城,她的名字已经成为了众人热议的焦点,无数人都在为她成为边关主帅而呼吁。
日子一天天过去,京城百姓对花木兰的支持呼声越来越高,朝中大臣们也在早朝上纷纷向皇帝举荐花木兰。
“陛下,花木兰将军长期驻守长城,对边关局势了如指掌,且她带领的长城守卫军战斗力极强。臣以为,她是边关主帅的不二人选。”一位大臣向皇帝进谏道。
“陛下,臣也赞同。花木兰将军战功赫赫,威望颇高,定能带领我军击退外敌,保我边境平安。”另一位大臣附和道。
皇帝李世民坐在龙椅上,听着大臣们的举荐,心中也在权衡利弊。他深知花木兰的能力和功绩,但也考虑到她是女子,担心会引起一些争议。
“诸位爱卿,花木兰将军的能力朕自然知晓。只是她身为女子,担任边关主帅,恐会引起一些不必要的麻烦。”李世民说出了自己的担忧。
这时,张大人站了出来,说道:“陛下,臣以为,在这国家危难之际,应以能力和功绩为重。花木兰将军虽为女子,但她的才能远胜许多男子。而且,如今百姓之中,支持花木兰将军的呼声极高。若陛下任命她为边关主帅,定能鼓舞士气,赢得民心。”
其他大臣们也纷纷点头,表示赞同。
李世民沉思良久,最终下定决心:“好,既然诸位爱卿都如此举荐,百姓也支持,那朕就任命花木兰为边关主帅,统领大军,抗击外敌。”
“陛下圣明!”大臣们纷纷跪地高呼。
很快,任命花木兰为边关主帅的消息传遍了京城,百姓们得知后,欢呼雀跃。
“太好了,花木兰将军成为主帅,我们边关有救了!”一位百姓激动地说道。
“是啊,花木兰将军一定会带领我们的军队打胜仗的!”另一位百姓附和道。
而在长城上,花木兰也收到了朝廷的任命。当她得知自己被任命为边关主帅时,心中既感到荣幸,又深感责任重大。
“将军,恭喜您成为边关主帅!”副将苏烈和其他将士们纷纷向花木兰表示祝贺。
花木兰看着身边的将士们,目光坚定地说道:“这是朝廷对我们的信任,也是百姓对我们的期望。我们定要不负众望,击退外敌,保我山河无恙!”
“是!”将士们齐声高呼,声音响彻长城。
就这样,在众人的呼声中,花木兰肩负起了边关主帅的重任,踏上了抗击外敌的征程。她将带领着大军,在边关的战场上,书写属于自己的传奇篇章,为保卫国家的和平与安宁而战。而这,也只是她传奇故事中的又一个新的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