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都在铺子里忙着呢。鱼庄自上月海鲜周打出名声,小龙虾上市前一波宣传,鱼庄位子都订到三个月后了。为了满足没有订到位子的食客,他们将鱼庄门口台阶上设了几个露天位子,没想到这位子也抢手的很,我刚去鱼庄看了,门口排着长队,在等小龙虾呢!”杜师傅拿起石桌上的茶水闻了闻,轻轻抿了一口,一派悠然自得的模样。
春琼闻言喜笑颜开,“没想到鱼庄生意这么好,那我不是能赚不少银子?”
杜师傅却忍不住泼冷水,“按照这个人流,试验田那十亩虾稻共生的小龙虾,恐怕卖不了多久。”
春琼这才想到,小龙虾数量有限。
“姑娘,您不是送给云梦了一批小龙虾虾苗吗?再过两个月,那边估计也能卖了。”胡婶安慰春琼。
“云梦那边要留种,不一定能卖。就算要卖,也不会多。”
枝儿不解春琼为何发愁,“那也没事啊?小龙虾本来就是季节吃食,卖完了今年就不卖了呗,反正今年的银子已经赚到了。”
几人都笑了,“还是枝儿看的明白,是咱们想要的太多了。”
“姑娘,先用饭吧。他们估计还要一会儿,不必等他们了。”胡婶催促春琼,她和枝儿饭菜已备好。
“好,吃饭。”
直到月亮高高挂起,林木和白芷等人才拖着疲惫的身体回来。
一进屋见到院子里乘凉喝茶的春琼,白芷激动地叫起来,“啊啊啊!姑娘回来啦!”
白芷三两步跑到春琼身边,“姑娘,你们何时回来的?怎么没有提前给我们送个信,我们好去接您。”
春琼笑着拍了拍白芷的手,“下午到的,想着你们忙,就没派人提前通知。瞧把你累的,脸都小了一圈了。”
又摸了摸白茯的脸颊,“白茯,你怎么也瘦了?你管着后厨,前段时间一直研究海鲜做法,按理该胖一些才是。”
这时,林木也走过来,声音里带着几分疲惫,“姑娘此次赈灾辛苦了,一路上可还顺利?”
春琼招呼几人坐下,枝儿赶忙端来茶水。春琼将云梦的经历,从初到的满目疮痍,到与众人携手重建,一五一十讲给他们听。众人听得入神,时而皱眉,时而惊叹。
白芷听完,眼眶泛红,“没想到云梦百姓遭了这么大的灾,如此说来,若不是他们抢劫了张掌柜,他们的苦难还不知要多久才会被发现呢!”
白茯道,“说起来,他们真应该感谢姑娘,张掌柜应姑娘之约来京城,他们抢劫张掌柜,又被姑娘让人打听到,然后太子殿下和朝廷知晓,才有朝廷去赈灾。而姑娘,不仅教授技术,还无偿提供鱼苗虾苗,让他们有了长久赖以生存的手段。”
春琼并不居功,她更想了解京城的生意和试验田,“我不在京城,这几个月辛苦你们了,铺子生意都还好吧?试验田的水稻玉米长势如何?张掌柜如今怎样了?”
白芷率先开口,脸上带着自信的笑容,“姑娘放心,铺子生意一切顺利。六月份闵东家如期送来海鲜和大厨,海鲜周活动举办了六日以所有海鲜全部售罄结束,客人们意犹未尽呢,连下次海鲜周的座位都预订了一半了。本月初推出小龙虾系列菜品后,鱼庄名声彻底大噪,每日食客盈门,收入比之前翻了几番。白茯和大厨研发的新菜也颇受好评,不少客人冲着新口味专程而来。”
“下次海鲜周的座位都开始预订了?”春琼不免惊讶。
白芷用力点头,眼中满是自豪,“是啊姑娘!不少常客得知咱们还会办海鲜周,生怕抢不到座位,早早便来预订。有的客人甚至连定金都交了,不过为了防止意外发生,定金我们都没有收。噢,还有,最近小龙虾也在预订座位,鱼庄和食光里日日爆满,有些客人根本抢不到位子,只好提前预订。”
这恐怕就是杜师傅之前说的位子订到三个月之后的事。
春琼满意地笑了笑,转头看向林木,问道,“试验田那边情况如何?水稻和玉米有没有遭病虫害?”
林木道,“试验田那边也没出岔子。水稻和玉米在佃农悉心照料下长势喜人,如今水稻抽穗,玉米结棒,丰收在望。虾稻共生的模式,如今已能看出成效,小龙虾个头大,而水稻的质量也远超预期。因小龙虾在田中活动,疏松了土壤,其排泄物又为水稻提供了天然肥料,水稻杆茎粗壮,稻穗饱满,预估能比普通稻田增产两成。”
“那就好。如今已是七月,这个月份,无论是玉米还是水稻,都到了生长关键期,容不得半点马虎。对了,近期雨水多不多?排水设施能应付吗 ?”
林木回应,“入夏后雨水频繁,但试验田的排水渠早在划出试验田时就拓宽加深过,排水顺畅。佃农们每天都会检查沟渠,清除杂物,确保排水不受影响。不过,半月前连着下了两天暴雨,部分地势低洼的田块还是出现了积水。佃农当即挖沟排水,那一片也无影响。”
春琼闻言,不禁拧紧眉头,“希望接下来都是大晴天,玉米和水稻此时需要阳光。”
她又问张掌柜的去向。
林木继续汇报,“张家在京城有住处,张掌柜养伤期间,被本家人接回去了。前几日我去看过,他恢复的不错。如今正忙着京城流光阁呢!”
“京城的流光阁开起来了?”这才两个月时间,张掌柜效率高啊!
“嗯,张掌柜财大气粗,身边得用之人又多,养伤期间不耽误寻铺面、装修这些事。上个月中旬,流光阁就开起来了。噢,对了,丁香来京了,最近就在流光阁坐镇后厨。”
“张掌柜怎么回事?薅羊毛薅上瘾了,又把我的人弄去帮忙。流光阁都开好几个了,我就不信他手里没有糕点大厨。下次见到他,我要问他替丁香多要一份工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