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铃铃!~~”
清脆的车铃划破了西市的喧嚣,在这嘈杂中乱市中显得格外突兀。
只见一队单车驶入灾民聚集之处,车上的女子扯着嗓子高声吆喝:
“招工咯!~招工咯!”
“修桥铺路,大量招募力工,每日十文工钱,还包吃两顿嘞!~”
“不论男女,有气有力,能抬石搬砖就行。”
吆喝声裹挟在凛冽的寒风之中,飘散而来,引得周围灾民纷纷侧目。
灾民们原来正在考虑卖地呢,还是卖掉女儿,给全家一个生存机会,却被闯入自行车队,硬生生打断了思绪。
有人好奇,哪来的女子招摇过市?
也有人眼中闪过一抹亮光,咂咂嘴念叨着,虽然工钱低点,总比没有好。
崔家管事是眉头紧锁,眼中满是不悦。
这西市是崔家的地盘,竟然有人公然来招工,这不是明摆着搅局吗?
可眼前的女子个个精神饱满,衣着光鲜,骑着的自行车更是金贵的玩意儿,崔家管事不敢轻易发作。
他给牙人使了个眼色,示意他们去打探一下,究竟是哪家敢坏了规矩。
人群中,有人认出自行车后座的凤芝,捅了捅身旁的赖三,“三儿,那不是你家婆娘么,看样子是发财了?”
赖三顺着方向望去,果不其然,见支凤芝脸色红润,全然没有了往昔愁的容。
如今的她,发丝整齐地束在脑后,几缕碎发垂落在脸颊两侧,更衬得脸蛋儿生动鲜活。
身上虽是一袭素色衣衫,可干净整洁,不见一丝褶皱,布料看起来也颇为厚实,在这寒风呼啸之中,她好似感受不到冷意一般。
赖三见状,顿时火冒三丈。
他在寒风中瑟瑟发抖,这婆娘竟然背着自己好吃好喝?
想到这,赖三不由得握紧了拳头,咬牙切齿地低声咒骂:“这臭娘们,看我今儿不好好收拾她!”
说罢,便气势汹汹地拨开人群,向着凤芝大步走去。
凤芝眼角余光瞥见赖三,身子下意识地缩着身子,旁边的宝儿见状,推着车上前,稳稳地拦住了赖三的去路,“你就是赖三?”
赖三脚步一顿,“小丫头,这儿没你的事儿,赶紧滚一边去。”
宝儿不屑地撇撇嘴,“好大的胆子,竟敢让我滚?来人!——”
一声令下,其他自行车上跳下几个女子,个个身形矫健,而且腰间索着佩刀。她们缓步而至,默默守在宝儿身边。
赖三瞧这架势,心中咯噔一声。
长安城中,能堂而皇之亮出佩刀的不会是普通人,更何况是女子。
凤芝到底沾上了什么人?
赖三心中惊怕,但口中却强撑着,“你,你想干什么?”
宝儿昂起下巴,一脸得意说道:“没什么,让你签份和离书罢了。”
赖三想都不想,“休想!”
有侍卫在旁,凤芝也有了底气,“赖三,你只要签下和离书,我就把房子送给你。”
宝儿阻拦:“不行,那房子可是你辛苦攒钱买的,凭什么给他。”
原来,由于厨艺不俗,凤芝在宫中当差时,得了不少打赏,出宫之后,便用自己的积蓄置了块地,盖起了房子。
赖三就是瞧上了凤芝这点,装得人模狗样,用花言巧语哄骗一番,成功娶了她,婚后却发觉凤芝手头积蓄并不多,便打起房子的主意。
凤芝不从,他便拳脚相加。
可如今房子烧了,剩得个不值钱的地块,卖的钱支撑不了多久。
牙人在一旁察言观色,看出赖三的犹豫,赶忙凑上前去,满脸堆笑,“三儿啊,我也知道你现在难,这么着吧,我给你加到三十五贯,另外,再给你安排半个月的住宿,你看成不?”
之前报价二十八贯,一下子多了七贯,还有半月住的地方,着实有些诱人。
可见到凤芝现在这模样,显然过得不错,只要夫妻名份在,指不定还能从她身上榨出更多好处,赖三不愿放弃。
赖三犹豫,凤芝却不愿再等。
得到陆远的肯定,凤芝的月钱达到了五贯之巨,她可不想以后再跟这恶鬼有什么牵连。
于是主动提出,宁愿不要工钱换取陆家庇护,与赖三断绝关系。
所以宝儿的任务,除了招工的之外,还需要处理赖三这事,软的不行就来硬的。
至于宝儿怎么处理,任由她发挥。
崔家管事看到宝儿那嚣张气焰,估计不是普通人。
为免夜长梦多,于是站了出来,高声说道:“三十贯五太低了,崔家出六十贯。”
牙人愕然,心道:不是先压一压么?
不过,牙人反应很快,配合地说道:“管事大人呐,您这可是要了小人的命啊,您这么一抬价,让小人这生意还怎么做哟?”
管事指着牙人鼻子骂道:“你们这些昧着良心的东西!也不看看这是哪儿,这可是西市,三十贯就想打发人了?”
牙人也委屈,“房子烧没了呀,现在一片废墟,谁知道啥时候才建起来……”
“行了,别啰嗦!”崔家管事不耐烦地一摆手,转过身,面向灾民大声吆喝道:“大伙都听好了,你们谁要是愿意出售地块,崔家高价收购,绝不亏待!”
这话一出,潜藏在灾民的崔家下人立马响应。
“崔家仁义啊。”
“我看呐,不如把地卖给崔家吧。”
“但是……”
“别但是了,瞧着这雪眼见着是越来越大,咱们大人熬得住,小娃子受得了么?”
“对啊,命都没了,留着地块有何用?”
“眼下崔家能出高价,把地换了钱,熬过这个冬天才是正经事!”
在有心人的煽动下,人群的情绪开始躁动不安,原本还期望官府有后续的人,有些动摇了。
崔家管事目光扫过人群,嘴角勾起一抹得意的弧度。
朝廷赈灾,并是不养闲人。
西市受灾的民众是多,但并非都是无依无靠之人。
这些人中,大部分人拥有产业,只是因一场火灾烧了房子罢了,不至于马上饿死。
但他们一味守着闲置的地块,盼着朝廷救济,直到西市恢复往日繁华,这是不切实际的幻想。
要知道,西市受灾的民众有一万之众,每日的吃喝拉撒用度,那是一笔不菲的开支。
朝廷的资源有限,不可能白养着他们。
因此,高层经过一番权衡之后,拿定了主意。
他们的计划是,先让有亲人投靠的民众分流出去,自行解决生计问题,再引导那些愿意卖地换取眼下安稳生活的人另寻出路。
如此一来,便能大大减轻朝廷的负担,让有限的资源用在最需要的地方。
至于那些实在走投无路、无依无靠的人,朝廷才会真正出手,设法妥善安置。
一切都是设计好的,只是自行车队的闯入,打乱了崔家的计划,管事怕横生枝节,坏了收地的事,于是忍痛提高收购价。
价格更合理,买卖好商量。
首先按捺不住的是赖三,他这人生性懒惰,既不愿劳作,更无法忍受冰天雪地中受寒。
而且六十贯钱不少,足够他挥霍一阵子了。
有人带头,事情就变得顺理成章,不少人咬咬牙,也将宅地卖出。
崔家管事笑得合不拢嘴。
然后,他又将目光投到现场有小丫头身上。
宝儿瞧见不远处,一个小女孩怯生生地依偎在阿爷身旁,那一双大眼睛里,满是惊惶与恐惧,仿佛随时被卖掉一般。
宝儿突然泛起一阵酸涩,怜悯之情油然而生。
恍惚间,当年那个无助的自己像立在眼前,重新再被卖一次。
宝儿忍不住走过来,从怀中掏出两颗糖,微微弯身,“小娘子,这个给你。”
程勇心生警惕,一把将女儿拉至身后,冷声道:“我家不卖。”
宝儿闻言,嘴角咧起一个大大的弧度,抬起头,“谁让你卖女儿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