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息扩散,惊恐的情绪在胡人之中蔓延。
原本冲在第一线的胡人开始逃窜。
左骨都侯都死了,他们还玩命往上面冲什么?
他们一逃,后面的人就更不可能顶着死亡往前冲。
胡人陷入混乱,有些首领、贵族不相信前方传来的消息,纷纷嘶吼着稳固阵线。
可随着逃下来的胡人越来越多,不少人亲眼见到交手的那一幕,就由不得他们不信了。
混乱进一步扩大,不过并不意味着张辽赢了,相反,一部分有血性的胡人,嚷嚷着要为左骨都侯报仇,更不要命的往山上冲。
但好在整体对于张辽来说压力骤减……
府谷城。
种辑收到一条条战报。
却顾不上派人支援,因为胡人逞夜攻城了。
他们居然兵分三股,一股以一万人为主力攻打张辽,另一股六千人袭杀吕布。
最后一股大约四千人来攻城。
种辑愁容满面的同时,忍不住想笑。
四千人?来攻城?
他们是脑袋坏了吗?
可能是佯攻。
种辑命令不准放箭,省得浪费箭矢。
滚木之类的也不准人丢。
可是没过多久就发现不对,胡人真嗷嗷叫的来冲杀了。
眨眼间就冲进他们的射程内,搬着梯子要上城墙,还真像那么回事。
种辑哪还坐得住,下令试探性射箭,结果胡人硬生生的顶着箭雨来送死。
疯了,真疯了。
这下再没有顾虑,滚木、滚石,有多少往下面丢多少,喊杀声大起。
……
吕布脚下堆满了尸体,胡人被他杀的胆寒,没人敢再上前。
他已经不满足于在原地搏杀,正巧一匹失控的马匹冲来,他伸手眼疾手快的抓住缰绳,猛地一跃翻上马背,战马仰头嘶吟,前蹄抬起腾开,想要将背后陌生的气息摔下去。
吕布只是用戟拍了一下马屁股,马匹就突然老实下来,踩着尸体狂奔下去。
“狼骑,冲锋!杀出去!”
吕布长啸一声,策马冲下去。
胡人被他杀破了胆,现在不展开全面反攻更待何时?
他要去将张辽救出来!
并州狼骑中,吕布就是精神领袖,一见到他,狼骑汉子们纷纷脱战,汇聚成一条奔腾的河流向前冲锋。
胡人主将面色大变。
不是说张辽才是最猛的吗?
为何他感觉吕布猛地都不像个人了。
“杀,快杀,一起杀!”
他还想故技重施,用群殴战术去杀吕布。
可是他手下的人都怂了。
胡将只好硬着头皮亲自上阵,为了壮声势,他叫骂道:
“我的大刀不斩无名之辈,汉将还不速速报上姓名,你我好公平较量!”
吕布大喝道:“九原吕布,今日取汝狗命!”
吕布?
这名字好像有点熟。
胡将想不了那么多,爆吼道:“杀!”
他领着人驾马冲上去,亲自与十几人一起去围攻对方。
吕布大戟横砸过去,一名胡骑直接被他砸飞出去,胸膛塌陷。
他大刀横削,两个胡骑被拦腰截断。
“哈哈哈,痛快!”
他豪迈的大笑,双臂发力,长戟刺穿了一个胡人的腹部,拔出后顺势将戟朝着另一名胡骑扔去,画戟犹如流箭。
胡骑仓促格挡,可是方天画戟的威力太大,竟然撞飞他的武器,噗嗤一声将他洞穿,巨大的力道裹挟着他向后飞去,最终重重摔在地上,喷出一大口血雾,然后没了气息。
吕布驾马上前,顺势把拔出大戟,然后继续往前冲杀。
胡人主将吓破了胆,仓促与吕布接敌。
吕布将画戟当成大锤,猛地从上往下砸下。
胡将举刀挡住,砰的一声巨响,胡将垮下马匹竟然承受不住力道,哀嚎一声趴在地上。
胡将的情况好不到哪去,他一招没能接住,大戟砸入他的肩膀。
“啊!”
剧烈的疼痛让他惨叫起来。
“死吧!”
吕布怒火滔天,大戟抡圆了砸在了胡将的脑袋上。
嘭!
头颅炸碎,鲜血和白沫飞舞。
一场激烈的厮杀过后,狼骑以付出三百人为代价,冲出胡人设下的圈套,直奔七星山而去。
……
西河郡某处,一支雪白的轻骑停下脚步。
领头的汉子相貌俊美,研究了一下地图,然后冲旁边小将吩咐道:
“你我各领一半人马,你前去府谷,我去见孙将军,即刻出发,全力奔袭。”
“喏!”
小将一拱手,然后率领一半人马往北而去。
太原郡,依旧是那处边陲小城。
又一次响起密集的马蹄声,全城都戒备起来。
眺望过去,只见一伙更为庞大的骑兵在往他们并州而来。
……
七星山张辽杀疯了。
胡人大乱,部分嚷嚷着要替左骨都侯报仇的人,冲上山去没过一会儿就成了尸体。
胡人大溃败,张辽正犹豫要不要追击,站在山巅眺望下去,见到了吕布杀入溃逃的胡人敌阵中。
张辽面色大喜,有了支援他还怕什么?
当即拎刀上马,大声喊道:
“汉军!冲下山去,绞杀胡贼!”
新一轮的血战开始,只不过这次变成了一边倒的砍杀。
张辽加吕布,不过两千多人,追着万名胡人杀。
左骨都侯大败,连他自己都将命留在了此处。
不止是这里,府谷城的战斗同时在爆发。
老大被斩的消息还没传回,胡人们玩命的攻城,死伤那叫一个惨重。
经此一役,张辽、吕布之名必将大盛。
……
司隶,洛阳。
刘辩兜兜转转,总算回来了。
整个洛阳都在欢呼,百姓收到消息张灯结彩,文武们一大早起床沐浴焚香,然后跟着荀彧来到城门等待。
实际上他们已经等了三日。
荀彧觉得最近朝中气氛不太对,朱儁、卢植都倒下了,外加贾诩出了岔子,钟繇的禁军又暂时握在杨彪手中……
种种因素加来,导致朝中力量失衡,为了转移大臣们的注意,于是他从三天前就通知百官天子还都,大家连着等了三天。
荀彧的身边紧跟着名青年。
杨修!
他因为将弘农治理得当,被荀彧调到尚书台担任民曹尚书。
杨修是个趣人。
虽说是杨彪的儿子,但跟杨彪的性格习惯等完全相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