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风浮动。
陈东和周晴在岸边给帆布涂抹着油蜡。
刷上去的油蜡散发着淡淡的松油味,微风摆动,油蜡很快风干。
“噗啦!”
陈东扯下绳子,帆布瞬间张开。
那声音结实有力,帆布的尺寸大小也正合适!
有了帆船,陈东的行动就方便许多。
陈东掐算下时间,估计也差不多了,就让周晴先回家,而他还要回二道岭。
陈东再三嘱咐周晴,万一再碰到上次的事儿,千万不要硬来。
先保护自己的安全,其他的都是小事。
此时,河边起了风。
今年的春风很反常,非但没有往年的温柔,反而极度狂暴,而且还十分不稳定。
现在有了风,陈东立马准备启航。
风帆瞬间张开,一股春风袭来,原本平整的风帆被吹成鼓包。
绳子一开,木筏顺风而行。
回吴家沟的时候是从上至下,靠着水流就能行进。
而返回二道岭的时候则是逆流,如果没有风力帮忙,光凭人力很难顺利到达。
船帆提供的动力很足,陈东生怕出问题,遇见转弯就把船帆放下,过了湾流再把帆撑开。
就这么一路行进,一切倒是安安稳稳。
黑夜的山林,注定不是人的主场,陈东先把之前藏好的肉放到筏子上。
先把之前猎来的肉运送两次,保证之前的肉别丢了。
至于零散的碎肉,权当作诱饵了。
一头熊,半头猪,陈东足足运送了三趟。
过程很艰辛,但结果很好。
陈东算了一笔账,四口人每天消耗二斤肉,一年也就600斤左右。
这个重量,差不多是一头成年野猪的重量。
按照这个进展,三五头大型动物就能满足三年的肉按照这个进度,陈家这三两年都不会缺肉吃。
甭管是什么肉,只要是肉,就能提供人体必需的元素。
有了这些肉,往后的日子就不会太难过!
把这些肉全部运了回去,陈东又一次折返到二道岭。
此时,天色尽黑。
夜里的深山主动不是人类的主场,即便想猎点什么,也不可能太明目张胆。
陈东先爬回崖壁,那里是暂时的庇护所。
确定安全以后,陈东在洞口生了火堆。
春天的晚上还是很冷的,没有火堆肯定扛不住。
折腾了一天,肚子早就咕咕叫。
陈东从怀里掏出鱼罐头,又掏出两个棒子面饽饽,一面烤着火,一面把晚饭解决了。
荒野驻扎的首要问题就是安全。
陈东把火堆分成几份,在洞口摆出长龙,既能增加保暖性,又能让野兽望而却步。
与此同时,陈东把两个Y形叉子戳在地上。
两根木叉用熊筋连接,使其变成一个巨型弹弓,发射的不是石头子,而是他之前做好的木矛。
这是一种类似古代攻城用的‘巨弩车’。
威力大,射程远,美中不足的就是比较笨重。
如果射击固定目标还好,可面对的是活物,那每次发射前就要做好预判。
而对于陈东来说,这个难度又增加不少。
按照常理来说,发射的弓弦应该是藤条和动物的筋编出来的。
可现在陈东完全不具备这个条件。
制作一条熟筋至少要半个月,陈东没时间等。
没处理过的熊筋同样韧性十足,唯一不足的是,耐用性会降低很多。
更直白地说,生熊筋的使用次数是有限的。
陈东要发射的是巨大的木叉,
以陈东的经验看,这东西的射击次数,应该在十次左右。
这就意味着,陈东的容错率很低。
陈东没继续想,而是把所有器械都装备好,处于随时可击发状态!
……
入夜。
陈东趴在山洞里,静悄悄地观察着一切。
今晚月亮很大,给山坳照得亮堂堂的,这就给陈东提供了很好的视野。
三五个黑漆漆的影子从树立里钻了出来,一路直奔山坳中央的水塘。
是獾子!
陈东已经找了很久了,就等着这东西呢!
人需要脂肪,不管在什么时候,油脂绝对是赖以生存的好东西。
獾子视力极差,但嗅觉灵敏,天生的昼伏夜出。
这东西又是杂食性动物,甭管是野草还是肉,只要能吃,一律不放过。
贪吃,有时候确实会成为丧命的理由。
陈东之前把零散的碎肉都扔进了坑里,上面又盖上一层草皮。
阳光晒了一天,肉已经发出浓烈的腥臭味。
而这种味道对于杂食性动物来说,有着致命的诱惑。
之前挖坑的时候,陈东特意把边缘弄得很光滑,稍微不注意,立马会滑到坑里。
而坑里埋的都是树枝做成倒刺,小型动物掉进去,准保扎个透心凉。
那獾子警惕地看着四周,见周遭没什么危险,两条后腿绷直,像跳水运动员似的扎进坑里。
这是它典型的进攻动作。
这獾子一扎进去,便再也没了声音。
关键是这东西智商堪忧,第一个扎进去了,而后的每一只都照着模仿。
须臾间,几只獾子彻底没了声音。
这一切都被陈东尽收眼底。
陈东不由会心一笑,这就是他之前说的,打猎不光靠枪,还要靠脑子。
就像之前的老猎人,搏命只是最后的手段。
但凡能用脑子解决的,肯定不会以命相搏。
如果是其他猎物,陈东兴许就不会冒险了。
可这是獾子!
獾子的冬眠期长,从11月份开始,一直到来年3月,将近半年的时间都在储备脂肪。
这个月份的獾子是最肥的,炼出的油脂也是最丰富的!
陈东从悬崖口爬出来,小心翼翼地接近陷阱,把几只已经死透的獾子拽了出来。
洞口内部很凉,即便洞口生了火,也能感觉到背后明显的凉气。
从体感上分辨,这温度在零度左右。
这个温度保存肉类还算合适,坚持个一两天不在话下。
这一晚上不白熬!
把一切都安置好,陈东坐在火边烤了一会儿。
劳累了一天,暖气一扑来,陈东只觉得眼皮发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