晁盖对吴用、公孙胜和刘唐说道:
“你们知道刚才进来报信的那人是谁吗?”
吴用答道:
“为何如此匆忙便走了?”
“来人究竟是谁?”
晁盖说道:
“你们三位还不知道,若不是他及时赶来,我们的性命早已危在旦夕!”
三人大惊,问道:
“难道事情已经泄露了吗?”
“是不是那件事败露了?”
晁盖点头说道:
“多亏这位兄弟,他冒着血海般的危险赶来通知我们!”
“原来白胜已经被抓进济州府的大牢,他供出了我们七人。”
“本州已经派了一个名叫何缉捕的观察带领许多人,奉太师的命令,限期要捉拿我们七人。”
“幸亏这位兄弟稳住了那位缉捕官,让他在茶坊等候,而他自己则飞马赶来通报我们。”
“如今他回去后将公文递交,过不了多久,他们就会连夜赶来抓捕我们。”
“我们现在该怎么办?”
吴用叹道:
“若不是这人来报信,我们恐怕已经落网了!”
“这位大恩人是何人?”
晁盖答道:
“他就是本县的押司,江湖上人称‘呼保义’的宋江。”
吴用说道:
“我早就听闻宋押司的大名,只是一直未曾有幸相见。虽然住得近,却无缘得见。”
公孙胜和刘唐也说道:
“莫非是江湖上人称‘及时雨宋公明’的那位?”
晁盖点头说道:
“正是他。”
“他与我是心腹之交,早已结义成兄弟。”
“吴先生虽未见过他,但他的名声四海皆知,与他结拜此生不虚。”
晁盖接着问吴用:
“现在我们情况危急,该如何解救?”
吴用说道:
“兄长,不必多议,当务之急,三十六计,走为上计!”
晁盖说道:
“刚才宋押司也劝我们走为上计,但我们该往哪里去呢?”
吴用答道:
“我早有计较。眼下,我们收拾五六担财物,一齐赶去石碣村三阮的家中。”
晁盖疑惑道:
“三阮只是打鱼为生的渔民之家,如何容得下我们这么多人?”
吴用说道:
“兄长未曾细想。”
“石碣村离梁山泊不过一步之遥。”
“如今梁山泊势力强大,连官军都不敢轻易招惹。”
“若是逼得紧了,我们大可以投靠梁山,加入他们的队伍!”
晁盖说道:
“此计正合我意,只是怕他们不肯收留我们。”
吴用笑道:
“我们带了这么多金银财宝,送些给他们,必能加入他们的队伍。”
晁盖说道:
“既然如此,计议已定,不宜拖延!”
“吴先生,你先与刘唐带几个庄客挑着担子,先去阮家安顿。”
“随后再沿途接应我们。”
“我与公孙先生收拾妥当便赶来。”
于是,吴用与刘唐将劫来的生辰纲金珠财宝装成五六担,带上五六个庄客,先喝了些酒食。
他们准备妥当后,吴用带着铜链,刘唐拿着朴刀,押送着担子,一行十余人奔向石碣村。
晁盖与公孙胜则留在庄上整理行李和财物。
对于那些不愿随行的庄客,晁盖发给他们一些钱物,让他们另投他主;愿随行的,则留下协助收拾。
正如诗中所云:
太师符督下州来,晁盖逡巡受祸胎。
不是宋江潜往报,七人难免这场灾。
宋江骑马飞快赶到自己的住处,随即匆匆前往茶坊。
只见何缉捕正在门前焦急张望。
宋江笑着说道:
“观察大人久等了,刚才在下处碰到一位村里的亲戚,聊些家事,耽搁了时间。”
何涛说道:
“劳烦押司引路。”
宋江说道:
“请观察随我到县衙去。”
两人一起进入县衙,此时知县时文彬正在厅上处理事务。
宋江递上加封的公文,带着何缉捕直接走到书案前。
他让随从挂上回避牌,然后向前禀报:
“这是奉济州府命送来的公文,因案情紧急,特派缉捕使何观察到此传递文书。”
知县接过公文,当场拆开细阅,看罢大惊,对宋江说道:
“这是太师府亲自发下的急令,要求立即回复。”
“既然这伙贼人如此紧急,应立刻派人捉拿。”
宋江说道:
“白天行动恐走漏消息,不如等到夜里派人突袭,方能确保万无一失。”
“若能先擒住晁保正,其余六人自会露出踪迹。”
知县点头道:
“东溪村的晁保正我也有所耳闻,平日名声甚好,竟会做出这样的事?”
随即知县唤来县尉和两名都头:
朱仝与雷横。
这二人皆非等闲之辈,县中上下皆知他们的武艺和胆识。
朱仝和雷横来到后堂,领了知县的指令,与县尉一起策马赶往尉司,点齐了马步弓手和土兵一百多人。
随行的还有何缉捕和两名虞候。
这队人马全副武装,带着绳索与各种兵器。
县尉与两名都头各骑骏马,佩腰刀、弓箭,手持朴刀,带领众人气势汹汹地出城,直奔东溪村晁家庄而去。
到了东溪村时,天色已晚,他们先在一个观音庵集合整队。
朱仝说道:
“前面便是晁家庄。晁盖家有前后两条路可逃。”
“如果我们直攻前门,他就会从后门逃走;若是直接扑向后门,他便会奔前门而去。”
“晁盖武艺高强,又不知他那六个同伙是何等人物,必定也不好对付。”
“若他们联合庄客一起反抗,我们恐怕难以抵挡。”
“依我看,不如兵分两路,声东击西,让他们乱作一团,然后逐一擒拿。”
雷横点头道:
“此计可行。”
“我和你分兵两路,由你带一半人去埋伏后门。”
“我与县尉领人正面攻前门,唿哨一响,便一齐行动。”
朱仝摇头说道:
“贤弟有所不知。”
“晁盖的庄上还有第三条隐秘的出路。”
“我平时观察仔细,已将这些路径牢记于心。”
“此事不可大意,若走漏了人,后果不堪设想。”
“我带人去埋伏即可。”
县尉点头赞同朱仝的提议,便命朱仝带领三十余人埋伏后门,而他与雷横率领其余人马向庄前进发。
朱仝带着十名弓手和二十名土兵,先行绕道后门埋伏。
县尉骑马在前,雷横率领马步弓手护卫着,点燃二三十支火把,映得周围一片明亮,众人拿着叉子、朴刀、钩镰刀,浩浩荡荡向晁家庄进发。
行至庄前尚有半里之地,忽见晁盖庄中一缕火光冲天而起,中堂火势迅速蔓延,黑烟滚滚,红焰映空。
正要靠近时,四面八方又有三四十把火同时点燃,火光冲天,整个庄子瞬间陷入火海。
雷横带人高喊着冲向前门,火光将庄内照得如同白昼,但院内空无一人。
忽然听见后方传来喊声:
“捉住了!快来抓人!”
原来朱仝心存私情,有意放走晁盖,故意设计让雷横率兵攻打前门。
而雷横本就心向晁盖,同样有意放水,因此争先表示愿意攻打前门。
二人里应外合,声东击西,掩护晁盖等人趁乱逃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