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刚亲政不久的皇帝,指望他手里富裕能想办什么事儿就办什么事儿,给人一种说一不二,帝威深重的现象,那首先这皇帝要有政权、兵权和钱才能一呼百应。
否则?
户部官员敢打铺盖卷睡皇帝脚边哭诉国库没钱!
皇帝能娶佛主为妻,这是整个爱新觉罗家的盛事,宗亲们才愿意拿钱出来帮康熙做脸面,可也不能指望宗亲们全部出钱吧?
佛会也是如此,佛门中人但凡需要供奉佛主一定不会吝啬银钱,可朝廷和皇室不能一毛不拔吧?
那以后还如何监管宗教?
“佛会是大事儿,主持也别着急,这事儿可以先缓两天再说,朕观佛主如今还不适应自己的身份,佛主年岁小,总要给佛主一个适应的时间。”康熙这话也不全是借口,谁也不敢步步紧逼的逼佛主这样做那样做。
先打发走静禅,在看向八旗贵族们。
康熙恨不得直接告诉这些人别去打扰苏天凤,可他用脚指头想,这些人也会阳奉阴违。
“先回京,再来商议佛主的事儿。”别留在人家佛门之地吵闹,你们不觉得丢份儿,朕这个即将跟佛门联姻的皇帝还是要脸的。
回去京城的路上,太后看着面色已经不发青,甚至能看见一丝红润的承祜,目光闪了闪:“佛主能救回承祜的命,那其他病痛是不是也能医治?”
佛主是琉璃净光佛的转世身,是否有长生法?
这才是太后最想问的,她比康熙大十三岁,如今也才三十岁,可也不年轻了。
权势地位都不缺,看见真佛了,想求的也不过一个长生。
未尽之言,康熙和赫舍里皇后都听懂了,可谁也没开口回应。
太后闭了闭眼睛,知道自己心急了,也不再言语了。
一路飞奔回去皇宫,康熙都没时间去见太皇太后,先回去养心殿跟贵族们扯皮去了。
皇后本想去给太皇太后请安,结果太皇太后让她先管理后宫事务,闲了再去慈宁宫。
这是不叫她现在过去的意思。
慈宁宫此刻就太皇太后和太后婆媳俩。
太后细细说了万寿寺的异象,都是别人描述,她自己是没亲眼看见的,又说了苏天凤回去了皇庄,且身世如何。
没有添油加醋,实话实说了一遍,良久太皇太后才叹息着开口:“亲母是否再嫁无所谓,满蒙原本也不在乎这个,可再嫁之人是太监,未来这宫里的太监怕是会心向佛主啊。”
太监都是汉人,苏天凤是纯正的汉女,又有个她打心底里尊敬的太监父亲,除了太监派系有天然优势之外,一直被打压的汉人怕是也会闹事儿。
“福临和玄烨父子都在防备蒙古,我一直没有好的办法来解决这事儿,只能看着朝廷明面看重蒙古,实则排挤蒙古,如今倒是佛主给了蒙古喘息之机,一旦汉人借着佛主起势,满人就必须联合蒙古才能抗衡,这天下,到底汉人的数量更多。”政治怪物们万事儿都先考虑这些问题。
——皇庄——
得了信的福海、长贵、三喜可都在皇庄等着呢。
爹娘妹妹都回来了,还带回来了武僧和御前侍卫共一百二十人。
福海兄弟三个都来不及细问到底怎么回事儿,就先去安排这些人的衣食住行了。
皇庄里虽然有房子,那本身也住着种地的太监们呢,着实没地方安排这些人一起住下。
好在皇庄里木料茅草也不缺,叮铃哐啷一阵忙,搞几个暂时休息的茅草棚还是可以的。
凑合着住去吧。
皇庄里的大灶,多提拔几个会做饭的太监,米饭馒头,一荤一素两个菜,再看着每顿给准备一道汤。
家底薄,又不能动用皇庄里属于皇上的粮食,都要自家买食材买粮食供应,就这么个条件,凑合吃去吧。
管饱就不算怠慢。
别说武僧了,就是御前侍卫们也没想到苏德旺做事儿这么讲究,天知道他们昨天开始,一路急行军赶去万寿寺就没来得及吃饭,身上也没来及备干粮,到了万寿寺,寺庙就那么大,平日的粮食储存就那么些,权势高的还能在万寿寺混饱肚子,他们这些一天一夜没休的御前侍卫,真心饿了一天一夜了。
个个饿狼一样,端着饭菜狼吞虎咽的。
吃饭都是换班,因为人家一来就先布防,把整个皇庄包围起来了。
就是皇庄比较大,侍卫跟侍卫之间相隔太远,不怕,最多坚持半日功夫,八旗军就会过来接手防卫,而他们如何调动,看皇上的意思。
武僧们只守着正门。
皇庄附近的确有人开始转悠了。
只是看着侍卫围着,不敢靠近罢了。
这些事儿处理完了,福海三兄弟才进门去找爹娘。
苏天凤也刚泡完澡,换了衣服,舒舒服服等午饭呢。
苏德旺闲不下来了,一闲下来就怕自己思维发散,而忙起来,他的思维是格外集中的,就去做午饭去了。
堂屋只有苏天凤和孟婉怡母女,孟婉怡活灵活现的把万寿寺里的事儿说了一遍,福海这才明白为什么相看的那户人家昨天匆忙找他说是他家没福气,不配自家妹妹的话。
感情人家是亲见者,怕遭祸,这才急切摆脱关系的。
理解!
“那天凤以后要进宫?给皇上做皇后去?”三喜可不觉得这是好事儿。
历朝历代的皇宫都不好混。
大清的皇宫尤其难混。
太监体系之外,还有个包衣体系,除此之外什么满洲贵女、蒙古贵女,汉军旗都被踩着呢,更别说自家妹妹是纯汉女。
就算有佛主这个身份,三喜也不看好。
真正一心向佛之人全天下找找去,有几个?
尤其那些权贵们,真信佛就干不出来那么些为了利益无视人命的事儿了。
自家妹妹佛主的身份顶不顶用是真不好说,所以身后还是要有其他势力才行。
比如这天下的文人八成都是汉人,这天下的商贾,八成也是汉人,这些人能否凝聚在自家妹妹身边儿?
成为助力?
三喜想到了,也就问出口了:“娘,外祖家,或是娘身后的亲戚家里,可有出挑的文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