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章
事实上,发放月薪享受劳动报酬不是说说而已,毕竟从崇祯三年至崇祯十一年,很多流民为条活路已经免费干了八年时间。
当然,不需要调查朱慈灶都清楚,很多老流民肯定心存怨念或者消极怠工,因为再大的恩情也抵不过时间的流逝。
五月初一,朱慈灶罕见的召见了各地工坊矿场主事开会商议此事。
吉王府大总管急了道:“世子,此事万万行不得,自今年起,北方流民因为战乱越发汹涌南下,再加上湖广这两年大旱,吉王府早就不堪重负,我们哪里拿的出钱发月薪?”
朱慈灶从怀中掏出几张纸和几枚圆银币递给印刷厂总管事刘德刘大伴道:“你先看看这些东西,”
刘大伴惊喜的拿起圆银币看了起来道:“世子爷,这是银元吧!可这字怎么不是弘治银元。”
没错,大明在弘治年曾经发行过一两银币,只不过朱慈灶在后世买不起弘治银元(新加坡曾经拍卖过一枚弘治一两银币,拍卖价32万美元),所以只在坡子街古玩市场买了几块民国银元。
“你对着边沿吹口气再听一下声音?”朱慈灶提醒道。
刘大伴现在更胖了,不过也更稳重了,他试着吹了口气听了听惊喜道:“这里面怎么会有声音?”
朱慈灶点头道:“对,这便是最好的防伪方法,所以我交你个任务,你以后兼任铸币厂管事。”
刘大伴欣喜道:“世子爷,我不会弄啊?”
“你去找些大学生帮忙研究,不会来找我,其实防伪的银币很简单,难的是那几张纸币。”
“纸币”,
众人这才注意到刘大伴眼前的几张花花绿绿纸币。
待众人一一传阅回到朱慈灶手里后,世子指着一张红彤彤大纸币道:“大家不要小看这张纸,首先,这不是普通的纸,他可以蹂躏千百次不烂,也可以入水不腐,而且这个头像的头发和衣服上有清晰纹理,斜看还有水印,如果斜对着太阳光还看得见几组币值数,这边腰线还有金箔防伪条,右下角还有盲文标识。
当然,目前我们做不出这种高技术纸币,但我们可以抽取些大学生集思广益集体攻坚,就从造纸入手,再到特殊油墨,最后是印刷,当然,最好是多层彩印。
为了尽量杜绝假币,所有参与研制的学生都须严格保密,研制出来后专门成立一个秘密造币厂严防技术外流。”
看众人一脸茫然,朱慈灶继续道:“首先,鉴于各地银称偏差和银色偏差,我们以后所有交易只收我们发行的金银币,我们将设立吉王府银行通存通兑。
其次,目前一两白银兑换六百至八百铜钱,王府将发行最大面额为一百文的纸币取代铜钱,银元与纸币兑率为一兑一千。”
大总管李伯年反对道:“那我们岂不是吃了大亏,”
李喜李大伴却顾虑道:“怕只怕没人愿意接受纸币。”
这是个脑壳痛的大事,因为纸币真的被大明宝钞玩坏了。
还有大总管李伯年的反对,大明末年其实白银已经开始泛滥,所以原先一兑一千多铜币降到一比六七百。
朱慈灶成竹在胸道:“这便是我说的给工人发月薪办法,王府发白银肯定是发不起的,甚至于铜钱也发不起,但发纸币却可以,当然,外人不收纸币没关系,只要发到工人手上的纸币可以购买王府出产就行,等于我们拿自己的工农品做纸币支撑。”
“这能行吗?”
“自己买自己东西?”
“只怕流民不接受?”
朱慈灶笑着道:“我们现在的工坊出产几乎涵盖吃穿住行方方面面,只要我们开办一个市场允许纸币交易,那纸币的价值就稳定了,
我其实最终的想法是,以后王府只供养流民一到两个月,也就是说,安排好工作的流民得自食其力,王府根据多劳多得发放薪水,流民挣到薪水养活自己。
如此,流民无须低人一等,王府也没有高高在上,纸币慢慢的会成为主流货币,甚至于纸币能取代金银铜传统货币。
当然,纸币的发行必须严格管控,发行纸币必须与工农业产值挂钩。
好了,大家自己商量个薪酬方案,是按照时间年限发,还是按照多劳多得发,又或者什么办法,我建议是按照工龄长短定三成底薪,再按技术高低定三成底薪,最后四成按照产量算,如此,即照顾老员工,又能兼顾技术和产量。”
“那工资最高额是多少?”
“这个真的不好说,体力活技术活和管理工资肯定高一点,但是,差距不能太大,而且必须能养活自己略有盈余为前提。”
几天后,刘大伴带着五六个大学生找到朱慈灶,他们是来求教纸币和银币事情。
朱慈灶指着几枚银币对诸人道:“这枚银币含有两成铜及微量锌镍,他真正的含银量只有八成,所以大伴该明白我为什么要铸造银币了吧?当然,我们不能加入太多铜,你定为八五成含银量即可。”
是的,这便是朱慈灶铸造银币的初衷,因为利润可观甚至于巨大,而且可以统一重量,因为崇祯朝其实已经有很多番邦银币流通进大明。
目前大明主要的番邦银币重量为26.5克,这是因为用了西方标准重量。
所以清末民初为了符合国际标准也采用26.5克这个不伦不类怪异重量标准,因为若按照公制,一两是50克,半两为25克。
若按照中国传统重量标准,一斤五百克十六两,也就是说,一两标准白银的重量是32.25克。
凭什么一国货币要按照西方标准定制,凭什么大家不能统一采用公制,凭什么到了二十一世纪,西方人还用英磅英尺英寸英亩或者英里。
所以,朱慈灶觉得,除货币采用十六两制度外,吉王府治下所有重量单位已经更改为每斤十两,当然,他希望未来明斤明两明里明亩成为国际通用标准。
朱慈灶对于纸币也是一窍不通,纸币是一个国家绝密,后世真的没几个人了解这个。
“这币纸九成五原料为短绒棉,剩下的你们试一下其他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