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场上的硝烟渐渐散去,赵凌与龙渊、秦明站在城头,俯瞰着满目疮痍的城池。士兵们正在清理战场,将敌军的尸体堆叠焚烧,空气中弥漫着焦糊与血腥的气息。赵凌手中握着一份伤亡统计,眉头微皱,心中却暗自惊讶。
“此战,我部损失不到一千,而你们两部却折损了两千有余。”赵凌抬头看向龙渊和秦明,语气中带着一丝意外,“这是我此次平叛以来,损失最少的一次,却也是斩将立功的一次。”
他顿了顿,目光扫过手中的战报,继续说道:“此战共杀敌七千余人,敌军主将巴特尔战死,其余士兵除了极少数人逃跑外,皆被歼灭。缴获战马三千一百匹,兵器、甲胄、器械等物资无数。”
龙渊微微一笑,拱手道:“殿下用兵如神,此次南北夹击,出其不意,敌军措手不及,自然难以抵挡。巴特尔一死,敌军士气大挫,接下来的战事想必会更加顺利。”
秦明也点头附和:“殿下亲自冲锋,斩将夺旗,我军士气大振,敌军闻风丧胆,此战大捷,当属殿下为首功。不过,缴获如此多的物资,倒是可以大大补充我军战力。”
赵凌看着二人,眼中闪过一丝深意。他心中暗想:“龙渊和秦明皆是难得的将才,若能为我所用,日后大业可期。”他微微一笑,语气温和却带着试探:“二位将军皆是国之栋梁,此次平叛,多亏有你们相助。不知二位日后有何打算?”
龙渊神色平静,恭敬答道:“末将不过一介武夫,只愿为国效力,平定叛乱,还天下太平。”
秦明也笑道:“殿下过誉了,末将不过是尽忠职守,不敢有他念。”
赵凌听出二人话语中的疏离,心中略感失望,但面上不显。他哈哈一笑,语气轻松:“二位将军谦虚了。不过,眼下战局未定,还需二位多多出力。”
他话锋一转,将话题引到眼前的战局上:“虎牙城、宁西城已破,苍雪国还占据着朔方城、镇武城、靖边关。而我们再往前一步,便是墨玄翊的老巢临渊城;退一步,也可配合大将军攻打镇朔城。二位觉得,眼下我们该如何应对?”
龙渊与秦明对视一眼,沉默片刻后,龙渊率先开口:“殿下,末将以为,眼下应先集中兵力,将苍雪国的势力彻底驱逐出我大炎国境,再回头清除墨玄翊的反叛势力。如此,方能稳固后方,避免腹背受敌。”
秦明则摇了摇头,语气坚定:“末将认为,眼下我军士气正盛,应趁胜追击,直取临渊城,一举擒获墨玄翊。只要墨玄翊伏诛,叛乱自然瓦解。不过,临渊城必是重兵防守,以我军眼下的兵力,恐怕难以一举攻下。”
赵凌听完二人的建议,眉头微皱,心中权衡利弊。他暗自思忖:“龙渊的策略稳妥,但耗时较长;秦明的计划虽激进,却可能一举定乾坤。然而,无论选择哪一条路,都需面对巨大的风险。”
他沉吟片刻,忽然笑道:“二位将军的想法各有道理,倒是让我有些难以抉择。不过,无论选择哪一条路,都需仰仗二位的鼎力相助。”
龙渊和秦明齐声道:“末将愿为殿下效犬马之劳!”
赵凌点点头,目光望向远方,语气坚定:“既然如此,我们便先休整三日,再作定夺。二位将军也辛苦了,先回去休息吧。”
龙渊和秦明拱手告退,转身离开城头。走远后,秦明低声对龙渊说道:“殿下似乎有意拉拢我们,你怎么看?”
龙渊淡然一笑:“殿下雄心勃勃,但我们不过是武将,何必卷入那些纷争?做好分内之事便是。”
秦明点头赞同:“说得也是。不过,殿下确实是个有魄力的人,若能辅佐他,或许真能成就一番大业。”
龙渊拍了拍秦明的肩膀,笑道:“大业与否,与我们何干?我们只需守住本心,不负国恩便是。”
二人相视一笑,心中却各有所思。
城头上,赵凌依旧伫立,目光深邃。他望着二人的背影,心中暗想:“龙渊和秦明皆是聪明人,看来一时半会儿难以拉拢。不过,只要他们愿意为我所用,我便有机会。眼下,还是先解决眼前的战局吧。”
他深吸一口气,转身走下城头,心中已有了决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