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钗忙着跟贾府众人打好关系,然而却迟迟无法融入黛玉和三春姐妹的小圈子里。
另一头的王夫人也没闲着。
见到了宝钗之后,她怎么看怎么满意,只觉得比起黛玉要顺眼多了。
平日里说话做事也甚是稳重,更是不喜欢戴太多的首饰,把自己打扮的妖妖娆娆的,跟宝玉站在一起,一看就是稳重的大姐姐,能够帮着督促宝玉上进的。
王夫人心里免不了就动起了心思,想要借着宝钗压黛玉一头。
正好宝钗自己也相当会做人,才来不久,就把下人们的心给笼络的七七八八。
因此,在王夫人的推波助澜之下,贾府后宅很快就多出了许多流言。
绝大部分都是夸赞宝钗有多么多么的好,对待下人又多么的体贴大方,然后再暗戳戳的跟逍遥居的黛玉相比,虽然不敢直接提黛玉的名字,却也变着法子的暗示逍遥居那边的人心眼太小,眼里容不得沙子,揪着下人的错处就往死里折腾,一点都不知道体恤。
类似的议论多了之后,又有人开始私底下评头论足,议论纷纷的说宝钗才是真正的大家闺秀,当得起高门大户的主母。
总之就是借着贬低黛玉来抬高宝钗,弄的一些不知实情的贾府下人,受到这些流言的影响之后,还就信以为真,想方设法的去梨香院巴结宝钗,得到点小恩小惠之后就沾沾自喜,进一步扩大了流言。
这股歪风邪气,很快就被逍遥居的下人们探知。
黛玉身边的大丫鬟都格外不忿,嚷嚷着要揪出那些传播流言蜚语的人,好好的给他们几个大耳刮子。
黛玉却是不以为然,也及时阻止了丫鬟们去大动干戈。
一方面正是年节之时,没必要为了这点小事扫了大家过节的兴致。
另一方面,如今她的心理可不再像前世那般脆弱,不过是点风言风语而已,甚至都比不上在她耳边吹过的清风,压根带不起一丝波澜。
前世薛家入府之后,类似的事情也曾经发生过。
只不过当时黛玉心思敏感,在府里的处境又比较艰难,身边的丫鬟担心会刺\/激到她的病情,听到了些许风声之后,都想方设法的瞒着她,免得她又气恼呕血。
所以直到后期流言越传越广,甚至有人特特的跑到潇湘馆的窗子外面指桑骂槐、说些闲话,黛玉这才知道府中的下人们竟是如此看待自己,着实气的不轻。
那时候她心里就已经有所猜测,能够在后宅中有如此大的影响力,让这么多下人暗中针对自己的,也只有王夫人和凤姐有这样的能力。
但凤姐跟她的关系一向都比较好,在宝钗和黛玉之间始终都隐隐的偏向了黛玉,也经常暗地里帮衬于她,自是不至于做出这样的事来。
而王夫人却一直看她不顺眼,多半就是幕后主使。
原着中所透露出的线索和后世之人的猜测,也验证了黛玉的这个想法。
而且在许多人看来,始作俑者也并不仅仅是王夫人,薛姨妈同样也是幕后推手。
两人因为盘算着亲上加亲,一心促成宝钗和宝玉的婚事,这才急于把黛玉给打压下去。
毕竟前世黛玉同宝玉之间的关系相当亲密,若是她不让路的话,王夫人和薛姨妈的谋划很难得逞。
重生之后,黛玉一心只想着修炼,顺手再拯救拯救原着中的重要人物,从而多薅一波气运的羊毛,尽快修复主神空间,对于这些情情爱爱的事情,看的很淡。
因此,对于王夫人和薛姨妈针对宝玉婚姻大事上的算计,她压根就不在意。
至于名声受到影响什么的,只要不是罪大恶极、十恶不赦,能够激得整个红楼世界群起而攻之的罪名,对于黛玉来说,问题也不算太大。
反正她也没想过相夫教子,都已经修仙了,谁还在乎这些家长里短呀?
所以,对于王夫人和薛姨妈跟前世一模一样的套路,重生之后的黛玉相当淡定,只要无法对她造成实质上的损害,也就懒得花力气去处理。
不过黛玉自己不在意,她手下的丫鬟们却忍不了了。
特别是脾气最为火爆的晴雯,虽然上次怼过宝玉之后,在黛玉的劝说之下稍微有些收敛,但在偶然听到几个婆子私底下议论纷纷的时候,却还是忍不住上去跟对方吵了起来。
其中一个婆子,是奉了王夫人的命令去梨香院办事,只是传句话而已,也被宝钗赏赐了十几个铜钱。
虽然算不上多,但只不过是顺路带句话就能额外得到一笔收入,再加上王夫人之前就已经有所暗示,这婆子自然要跟同伴大肆宣扬一番,话里话外暗示逍遥居那边没有梨香院的人大方。
晴雯正好从旁边经过,闻言冷笑道:“听这位妈妈说的,我还以为是经常去我们逍遥居的人呢,却不想过来打眼一瞧,怎么面生的很?你连逍遥居的院门都没进去过,却又是哪只眼睛看到我们小气了?”
说着,却又拿出了自己的小荷包,一边慢条斯理的解开,一边道:“不过是几个铜钱而已,这也值得卖弄?这大年下的,谁不打几个金银锞子、元宝如意之类的留着赏人?我们家姑娘才是真的大方,除夕那日,赏了一把金花生、银锞子,初一一早大家给她拜年,又赏了好些元宝如意。平日里大家差事做的好,至少也是赏些银角子,铜钱什么的,在我们逍遥居还真拿不出手。”
说话间已经把荷包里的东西朝手上倒了倒,顿时一片金光银光闪烁,果然都是些样式精巧的金银锞子、金花生、银元宝如意什么的,看得那几个婆子瞪大了眼睛,羡慕不已。
却有个婆子不服气的道:“你是林姑娘身边的大丫鬟,自是能够得到更多的赏赐。我们命苦,只不过是三等的杂役,能得到宝姑娘赏赐的铜钱,就已经算是烧了高香了。”
晴雯撇嘴道:“听说宝姑娘家乃是皇商,这次又是阖家上京,带着享用不尽的金山银海。如此豪富,却只是打赏下人十几个铜钱,若这样也叫出手大方,那你们所见的世面未免也太少了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