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个人下了车,本来想直接去沈新宝家里的。但是看看手上的十二只鸡,张红英清了清嗓子:“我们先去把鸡放下吧。
就算是舍得送沈伯伯十二只鸡,他们家也放不下吃不完。”
车站离养猪场很近,沈建珍带着沈大林去楼上先休息一会,留下两只准备送人。张红英用车子把另外十只鸡送到库房。
顺便又去职业学校弯了一下——果然,临街的门面都已经盖好了,正在对外出售。
张红英看了看,记了下来。
一会去沈新宝家,不知道能不能问一下他有没有关系。
张红英还是想要便宜点的。
现在的小孩,从会走路会说话就开始学讨价还价。
张红英三四岁的时候,有小贩推着车子满村走,边走边喊:“鹅毛鸭毛,肉骨头,牙膏皮,旧货旧东西换糖了!”
张红英奶奶就拿出来攒的一点鹅毛鸭毛什么的拿去换糖。
一点鹅毛鸭毛,只能换一小块糖。
张红英换完糖回去,奶奶还要教她:“你得说,饶一点,再饶一点。”
果然,张红英说句“饶一点”,小贩就“叮”!一声,敲一小块下来,饶给她。
“再饶一点。”小贩就道:“好了好了,不能再饶了。”
所以后面买东西,不管人家开价多少,都得要人家便宜点才对。
等张红英把鸡放下,用麦箩罩好,才回到养猪场。
看到张红英,沈大林叮嘱沈建珍:“把头发梳梳再出去。”
沈建珍拿起梳子,对着墙上挂着的小镜子胡乱梳了两下。
去沈新宝家,路不远,但是也不好走,没有直达车,需要倒车的。
张红英想了想,便问沈大林:“阿叔,你说我们想买商铺,能不能找新宝伯伯问问,看看他有没有门路,可以给我们便宜点的?”
沈大林道:“我们一会去了他们家,他肯定要问我来苏州做什么。到时候实说我们来苏州,想在职业学校那边买两个商铺,做点小生意。
如果他有门路,肯定会主动提出来帮忙。如果没有门路,我们去求他,反而让他犯难。
苏州这么大,这么多人,他又不是什么大官,不好给人家添麻烦的。”
张红英应了。
有沈大林这个大人带路,沈建珍跟张红英就自顾叽叽咕咕说话。
沈大林有这个年纪男人的通病,喜欢吹嘘。
他路上无聊,就开始讲自己当年是怎样与沈新宝成为好朋友的。参加什么宣传队,学唱歌。还有村里一个张红英眼中特别古怪的老头,原来竟然是会吹笛子的。
只不过后来知青回城,那些搞文娱的,搞宣传的,就都散了。
“沈新宝这个人,很了不得的。”沈大林这么开头。
“他下乡十几年,在乡下什么活都做的。也做的很好。
等到后来一恢复高考,他都三十岁了,还考上大学回城。
一般人这个年纪,哪里还会想去考大学,小孩都要上学了。”
农村人可不就是这样?以前也没什么读书的说法,还是大跃进的时候,人人免费上学,沈大林才去读了几年。后来到了十几岁,需要挣工分养活自己了,读书的事,早就被抛在脑后。
张红英问:“要不要买点什么东西上门?”
沈大林不好意思让张红英出钱,自己又囊中羞涩,硬着头皮说:“两只鸡已经蛮好了。”
沈建珍嘀咕:“两只鸡,估计我们就要吃掉一只。”
沈大林:“噶么你讲哪哈办?要买点啥,你自家去动脑筋。”
沈建珍丢下鸡,拉着张红英往商场跑。
水果,糕点,零零碎碎,买了四五十块钱的,这次是沈建珍掏的钱。张红英想付钱,沈建珍不让。她说是:“我是为了谢谢我小时候收到的那本成语字典。”
张红英就收回了她的手。
老朋友见面果然不一样,上次沈建珍和张红英两个小辈来沈新宝家里,沈新宝也是接待的。但是两个小姑娘,跟他完全没有共同语言,全靠沈新宝夫妻俩心肠好,热情招待,不让他们尴尬。
现在两个老朋友见面,话密的别人压根插不上嘴。——也没他们插嘴的份。
他们谈论的那些话题,基本上都发生在张红英记事前,甚至是出生前。
比如说,谁谁谁,陕西的知青,当年怎么怎么样。
谁谁谁,那么聪明伶俐一个姑娘,被人拐了去……
谁谁谁,跟谁谁谁找对象,肚子都大了,迫不得已找人去顶……
沈大林把鸡杀了,剁开炖上。伯娘同时又炒了两个菜,还有一盘子河虾。
招呼吃饭的时候,他们两个还是聊个不停。
沈建珍在一边闷声吃饭,竖着耳朵听八卦。张红英就眼睛盯牢沈建珍看稀奇。
突然,沈建珍耳朵一动,看了沈大林一眼。
这又是讲到了什么?
原来,那个肚子大起来了的姑娘,爷娘想让沈大林去顶来着。
沈大林是孤儿,本地人不愿意嫁这样的男人。其实沈大林人才不错,样子好,聪明能干,就是没有老人能帮忙。
沈大林嫌难听,不肯。
现在两个人说起那个姑娘的近况——儿子生下来,几岁就掉河里淹死了。
后来生的儿子,也出了事。
现在又刚刚生了个。
两个人一边说,一边骂那个男人造孽,害苦人姑娘一辈子。
那个男人倒是又出去给人家做女婿去了,张红英后来也听说过他的名字。在青镇开了老大的饭店,生意好的很。
那两个人是隔壁邻居,也算是青梅竹马长的的。
只不过男的是家里老二,爷娘钱只够给老大娶媳妇的,轮到老二没钱了。
“稀里糊涂一世人!”沈大林总结道。
“是啊,儿女一不小心就这么大了!”
沈新宝的儿子跟沈大林的儿子一样大,都开学上初三了。
沈新宝才问起:“你这次来苏州,阿是有啥事体要办了?”
沈大林才道:“喏,我家那个,今年刚好考上大学了,我送她去读大学。
这个么,是我女儿小姐妹,她前段时间不是来职业学校学裁缝吗?
发现学校边上在卖商铺。想买个商铺做点小生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