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4章敕封南缅王
吴力被俘之后,他苦心经营的毛淡棉南缅王国瞬间陷入了群龙无首的混乱局面。
曾经看似坚不可摧的王国,此刻就如同被抽掉基石的高楼大厦,迅速土崩瓦解。
国内各地的势力眼见大势已去,纷纷作鸟兽散,整个国家陷入了一片动荡与恐慌之中。
罗楠率领着由一万狼牙军为主、五万禁卫军为辅的大军,犹如一场凛冽的秋风,以摧枯拉朽之势席卷而来。
这支训练有素、装备精良的军队,士气高昂,所到之处,无人能挡。在不到两天的时间里,他们便如秋风扫落叶一般,将吴力的南缅王国彻底剿灭。
每一处城镇、每一个据点,都在大军的铁蹄下迅速沦陷,反抗者皆被无情镇压。
对于那些追随吴力的势力,罗楠采取了果断而清晰的处置措施。
她命人将主要人物一一抓捕归案,这些人曾经在吴力的麾下为非作歹,如今都被捆绑得严严实实,等待着命运的审判。
罗楠特意安排人手,将这些罪魁祸首全部押送到了北缅腊戌,献给了吴峰,让吴峰自己来处置,她就懒得操那份心了。
而对于那些在吴力阵营中充当“虾兵蟹将”的小人物,罗楠并没有赶尽杀绝。
她大手一挥,下令将他们就地解散,给予他们重新回归正常生活的机会。
然而,总有那么几个冥顽不灵之徒,妄图负隅顽抗,对罗楠的命令置若罔闻。
罗楠对此毫不留情,眼中闪过一丝寒光,狼牙军暗卫手起刀落,那几个不知死活的家伙瞬间身首异处,鲜血溅洒在这片刚刚经历战火洗礼的土地上,警示着众人莫要再做无谓的挣扎。
处理完这些事务后,罗楠并没有选择隐瞒不报。
她深知与吴峰之间的关系微妙而重要,于是亲笔修书一封,将此次行动的详细经过,包括剿灭南缅王国、处置追随势力等事宜,一一如实告知吴峰,并在信中诚恳地请他早日派人前来接管毛淡棉。
信件送出后,罗楠便在毛淡棉安营扎寨,等待着吴峰的回应。
日子一天天过去,来接受毛淡棉的人并未如期而至,罗楠等来的却是吴峰的敕封诏书。
那天,阳光明媚,照耀在毛淡棉的大地上。
一名身着华丽服饰的使者,手捧着金黄色的诏书,在一众护卫的簇拥下,缓缓来到罗楠的营帐前。
使者神情庄重,高声宣读诏书。
吴峰以北缅王的至高身份,敕封罗楠为南缅总督,那五万禁卫军也不必召回腊戌了,就地随罗楠镇守南缅。
从此刻起,罗楠将总理南缅一切军政事务,拥有极大的权力。
诏书中明确表示,日后罗楠遇事无需再向吴峰请示报告,可根据实际情况自行处置。
不仅如此,吴峰还慷慨地将毛淡棉赐给罗楠作为个人封地。
这一系列的敕封,实际上就是让罗楠成为了名副其实的南缅王。
听到诏书内容,罗楠心中波澜起伏,有点哭笑不得。
她双手接过诏书,眼中又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惊喜与坚定。
从此刻起,打击东缅妙瓦底魔窟的时候将更加方便了。
而周围的将士们,听闻此消息后,纷纷欢呼雀跃,他们为自己的将领感到骄傲,也对未来在这片土地上的生活充满了期待。
毛淡棉的上空,回荡着喜悦的欢呼声,仿佛预示着这片饱经战乱的土地即将迎来新的和平与繁荣 。
罗楠的记忆中,毛淡棉位于缅地南部,萨尔温江入海口,是缅地第三大城市和首府。
它是缅地的主要港口之一,也是缅地与其他国家进行贸易和交流的重要门户。
毛淡棉在古代是孟族的居住地,孟族是缅地的一个重要民族,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文化。
在19世纪,毛淡棉被大英帝国殖民统治,成为英属缅地的一部分。大英帝国在毛淡棉建立了港口和贸易设施,使其成为缅地的重要商业中心。
二十世纪四十年代末,缅地独立后,毛淡棉成为缅地的一个重要城市,继续发挥其在贸易和经济中的重要作用。
毛淡棉有着丰富的文化遗产,包括孟族的传统建筑、手工艺品和音乐等。
佛教是毛淡棉的主要宗教,市内有许多佛教寺庙,如着名毛淡棉古塔,是缅地最着名的佛教圣地之一。
毛淡棉的经济主要依赖于农业、渔业和贸易。
市内有许多工厂和企业,主要生产纺织品、食品等。
毛淡棉是缅地的主要贸易中心之一,与其他国家和地区有着广泛的贸易往来。
在毛淡棉那间略显简陋却布置得井井有条的营帐内,烛火摇曳,光影在帐壁上跳动。
罗楠静静地坐在桌前,手托着下巴,陷入了深深的思索之中。
脑海里不断翻腾着记忆中的那些数据,那些关于现代化城市建设的知识与理念,如同璀璨星辰般闪耀。她的眼眸中闪烁着自信的光芒,凭借着这些丰富的知识储备,她有十足的信心能将毛淡棉这座城市改造成一个类现代化的繁华之地。
然而,尽管这份宏伟蓝图在她心中徐徐展开,可她的内心深处,真正的牵挂却远在千里之外。
她的心,始终系在中土,在那片名为北秦的广袤土地上。
那里,有她血脉相连的家人,有陪伴她度过无数美好时光的挚友。
在她的心底,北秦才是她魂牵梦绕的归宿,那片土地才迫切需要她用智慧和力量去建设、去改变,使之焕发出全新的生机与活力。
可是,如今的状况却有些复杂。
吴峰以北缅王的身份,将南缅这片土地郑重地交到了她的手中。
这份沉甸甸的信任,如同巨石般压在她的心头。
罗楠深知,自己不能辜负这份托付。
她轻轻叹了口气,暗自思忖:“好吧,既然南缅如今已经实实在在地属于我了,那就让我全力以赴,好好经营一番吧。说不定哪一天,在北秦遭遇困境,混不下去了,这里好歹还能成为我的一条退路,不是吗?”
想到这儿,她微微点了点头,仿佛给自己下定了决心。
但紧接着,一个棘手的问题摆在了她的面前。
罗楠皱起了眉头,心中暗自盘算:“现在,首要任务自然是继续剿灭那些为害一方的魔窟,还百姓一个安宁的生活环境。可经营南缅这么大的事儿,究竟该交给谁来负责呢?”
她下意识地揉了揉太阳穴,满心的忧虑难以排解。
跟随自己来到北缅的这群人,各个都是战场上的勇士,在冲锋陷阵、征战四方方面,那都是一等一的好手,随便拉出一个,都能在沙场上奋勇杀敌,立下赫赫战功。
然而,管理地方、治理城市,需要的是截然不同的才能和经验,这方面的人才,在她的队伍里却实在是难寻踪迹。
想到这里,罗楠不禁头疼起来,重重地靠在椅背上,眼神中透露出一丝无奈与迷茫,不知道该如何解开眼前这道难题 。
毛淡棉王宫,现在的总督府内,气氛静谧而凝重,罗楠坐在巨大的楠木书桌前,面前的烛光轻轻摇曳,映照着她紧锁的眉头和专注思索的面庞。
她的手指无意识地在桌面上敲击着,脑海中如同高速运转的齿轮,反复权衡着每一个可能担当经营南缅重任的人选。
一个个名字在她的脑海中闪过,又被她逐一分析、排除。
经过漫长而审慎的思考,最终,巫四娘的形象清晰地浮现在她的脑海中,罗楠认定,只有她能够担起这份千斤重担。
首先,从性别的角度出发,罗楠深知战场的残酷。
那是一个枪林弹雨肆虐、血腥气息弥漫的世界,战士们在其中摸爬滚打,时刻面临着生死考验。
对于巫四娘这样一位女性而言,这样的环境实在太过恶劣与危险。
她陪着自己在战场上冲锋陷阵,历经了无数次生死危机,目睹了太多的血腥与惨烈。
罗楠心疼她,觉得是时候让巫四娘从这种充满硝烟与恐惧的生活中退出来,去迎接一份相对安稳、平和的工作,开启不一样的人生篇章。
其次,罗楠对自身的资源有着清晰的认知。
她凭借着前世的记忆和积累,拥有一套成熟完备的城市建设与管理理论,这些知识就像一座蕴藏丰富的宝藏,等待着被挖掘和运用。
同时,在财力方面,她也有着雄厚的底气,空间内收藏的那些黄金珠宝等能够为南缅的发展提供强大的资金支持。
在罗楠看来,在如此得天独厚的条件下,只要是一个具备基本思维能力、有点头脑的人,管理好南缅这样一个地区并非难事,就如同探囊取物一般轻松。
她坚信,巫四娘完全有能力在这套理论和资金的助力下,将南缅治理得井井有条。
除此之外,还有一个至关重要的因素在罗楠的考量之中。
当地有势力的昂山,在南缅地区拥有一定的影响力。
他是缅地人,对当地的风土人情、社会关系、各种潜在规则都了如指掌。
罗楠心想,若是把昂山安排给巫四娘当助手,那无疑是如虎添翼。
昂山可以凭借自己对当地情况的熟悉,为巫四娘在开展工作时提供诸多便利,帮助她迅速融入当地,避免许多不必要的麻烦和阻碍。
这两人的组合,在罗楠眼中堪称完美,是推动南缅地区发展的理想搭档。
想到这里,罗楠紧绷的脸上终于露出了一丝释然的微笑。
她深信,在巫四娘和昂山的共同努力下,南缅地区必将迎来蓬勃发展的新局面,走向繁荣昌盛的未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