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点田地的庄稼在短短一个月内就展现出惊人的生长势头。稻穗饱满,叶片浓绿,微风吹过,田间泛起层层涟漪。这一幕宛若仙境般的景象彻底改变了村民的态度。
“这稻穗比往年壮得多,怕是天上掉下来的宝贝!”一位白发苍苍的老农感叹着,眼中满是难以置信。
“陛下当真是神人啊!”另一个中年农夫忍不住跪倒在地,“咱这一亩地的收成都赶上往年三亩了!”
崇祯站在田间,面色平静,心中却暗自松了一口气。这一切不仅归功于神农术的精确感知,更离不开他在现代所掌握的农业知识。
“轮作的概念你们明白了吗?”崇祯站在田埂上,对聚集的农民说道。
村长捋着胡须,挠头问:“陛下,您说的是轮着种不同的庄稼?那有啥好处呢?”
“轮作可以让土地休养生息。比如,稻谷之后可以种豆类,豆类的根能把养分补充回土壤,下一季再种稻谷时,收成会更好。”崇祯耐心解释,拿出一张绘制简略的田地轮作图递给村长。崇祯站在田间,指着一块刚刚翻耕的试点田地,环视着围在身旁的农民们,语气平和而坚定。
“轮作,不是简单地换一块田种,而是有规律地安排不同的作物在同一块地里轮流种植。”他用手中的木棍在地面画了一张简易的田地分布图,“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让土地恢复生机,并且提高每年的产量。”
一旁的村长挠了挠头:“陛下,这咱还是第一次听说。不都说好田要一直种稻子,才不浪费地力吗?”
“这是误区。”崇祯微微一笑,指着图中标记的区域说:“稻谷需要大量的氮,而土地中的氮含量是有限的。每一季种稻谷,就会把氮耗尽。如果只种稻谷,地力会越来越差,最终变成荒地。”
“那种别的能补氮?”一位农民凑近问道。
“没错。”崇祯点点头,用棍子在图上的稻田旁画了一片豆田,“比如大豆,它的根系能固定空气中的氮,把养分留在土里。如果一季种稻谷,下一季换成豆类,地力就能逐步恢复。”
农民们低声议论,眼神中渐渐露出几分恍然。崇祯继续说道:“除了大豆,还有其他适合作物。比如,麦子能让土地的酸碱度更均衡;红薯则适合旱地,能让土壤更松软。”
他用棍子点着地上的土,逐一解释:“这一季种稻谷,下一季种大豆,之后可以种麦子。这样的轮作,不仅能保住地力,还能让每年的收成都增加。”
村长眯起眼睛,指着图问道:“陛下,那这三种作物的收成都能吃吗?”
“当然。”崇祯笑了,“而且稻谷填饱肚子,大豆榨油,麦子磨面,红薯还能喂牲口。你们的田里种什么,家里吃什么,都会比以前更富裕。”
围观的百姓听到这里,脸上开始露出期待的光彩。一个年轻农夫忍不住问:“那咱们咋分哪块田种啥?”
崇祯点了点头:“没问题。每块田的适合作物都不一样。等轮作开始时,朕会让人带你们去地里用简单的方法测试土壤,确保种对作物。”
他转身看向村民们,目光沉稳:“只要按照朕说的做,你们不仅能吃饱,还能有余粮存起来。你们愿不愿试?”
农民们互相看了一眼,纷纷点头:“愿意!陛下说的,咱就听您的!”
田间热闹起来,百姓开始讨论着如何分田种植,神农术带来的创新在村落中迅速传播。崇祯微微一笑,转头看向远方的田野,心中暗道:这只是个开始,轮作的普及,将是大明农业迈向富强的第一步。
“原来如此!”村长惊叹连连,转头对身后的百姓吆喝,“都听陛下的,赶紧学!”
崇祯满意地点点头,转而看向村外的小河:“还有一件事,灌溉的水渠需要调整。”
在崇祯的带领下,农民们开始重新规划田间水利。他指挥玄卫和年轻力壮的村民开凿新渠,修缮旧渠,将原本凌乱的灌溉系统整合成一张细密的水网。神农术的感知帮助他判断水流的走向和田地的需水量,确保每片稻田都能得到均匀的灌溉。
“水渠建好后,不仅稻田受益,旱地也能种植。”崇祯指着刚挖出的主渠说,“如果再配合轮作和肥料,你们的田地将不会再荒废。”
百姓听得如痴如醉,纷纷表示愿意全力支持。
几日后,试点田的初次收成开始了。村民们齐聚田间,兴奋地看着一袋袋沉甸甸的稻谷被运出田地。
“这简直是奇迹啊!”村长颤抖着抓起一把稻谷,感慨万千,“陛下的办法真灵!咱们村总算能熬过今年的饥荒了!”
百姓们高声欢呼,将崇祯团团围住。他们激动地跪倒在地,齐声高喊:“陛下是神农下凡,赐咱们活路啊!”
崇祯伸手虚扶,制止他们的跪拜,语气沉稳:“朕不是神,只是想让你们知道,天灾人祸并不可怕,只要用对方法,日子就能好起来。”
随着试点的成功,崇祯的“神奇天赋”迅速传遍周边村落。越来越多的农民开始主动来到试点田,学习新的种植方法。一些地方官员和士绅也开始以试探的态度关注试点的进展。
一个雨夜,玄卫首领王安带回了一份情报:“陛下,附近几个村庄的士绅家主最近多次派人来试点村打探消息。他们似乎开始动摇了。”
崇祯闻言,目光一凛:“动摇就对了。他们终究会明白,阻挡朕的改革只会让他们自取灭亡。”
他停顿片刻,站起身走向窗前,眺望着雨幕中静谧的田野:“但这还不够,朕要让这片试点变成一座灯塔,照亮整个大明的希望。”
次日清晨,崇祯亲自带领一批百姓前往村外一片荒地。他用神农术再次感知土壤,分析地质状况后,指出了适合种植的作物种类和改良方案。
“这里适合种红薯。它的根系能帮助松动土壤,而且耐旱,收成稳定。”崇祯指着一片偏酸性的土地说,“只要按照朕的办法种,半年后,你们就能看到效果。”
百姓对崇祯的判断已经深信不疑,立刻行动起来。
夕阳西下,崇祯站在田埂上,看着忙碌的村民们。他的心中升起了一种久违的满足感。
“陛下,能来我们这里,真是老天有眼啊!”村长满脸感激地说,“有了您,咱这村子就有希望了!”
崇祯微微一笑,目光深邃:“不是朕给了你们希望,而是你们自己创造了希望。朕只是为你们指明了路。”
风吹稻浪,田野中回荡着百姓的欢声笑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