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11§ 钱是我的祖宗呀
《董汉春秋》:……熹平六年,先主曾言“《易》言:革去故也,鼎取新也。又言: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论语》言: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前贤虽精微谨细,然天下之治,有因有革,变古革新,赋彩制形,创取新意。昔虞姁作舟,奚仲作车,乘雅作驾,王冰服牛,寒衰作御,祝融作市,今予改犁磨,无一不以新革旧,增益元元。然势单力簿,故与诸位大匠,创百工堂,集思广议,与时俱进,革故鼎新。”……
夏至初候,太那水矿山。
百工堂正式开张。
董建也安排了高柏和蒲冶两位大匠带领优秀的矿上奴婢参与。
已过天命的两位大匠,浸淫手艺数十年,见到徒弟董建如此安排,自然知道他的打算。
这矿,终究是要由董先继承的.
于是他们带着各自的助手刑林,温铁等人一同参加。
莫瑶也安排了一些人参加,比如三位管事,还有平常表现较好的人,如规,成,武等。
当董固、相里器、石头、车阿多、皮阿弱、房阿强带领经过挑选的百工堂第一批成员等人出现在太那水时。
百工讲堂第一期就开张了。
虽然有四十余人,算是小团队。
但这些人都是经过各位大匠根据董固记录的个人简历和他们在日常工作中精挑细选出来的。
基本上到目前为止人人都具备忠信可靠,品行好,能说会写,能算会画的要求。
最重要的是钻研百工,是他们的兴趣爱好,是他们愿意为之奋斗的梦想。
上课前,董先开启冰鉴之眼,重点审视了他们。
不得不说之前的种种措施还是有效的。
来的人基本显示为亮紫色的点。
课堂很简单,就在太那水西侧那个小山坡,当初那座新垛的草庐前。
墓穴已经填平,松木槥倒扣,成为董先的踏脚箱。
槥盖一面烧得炭化,成为课堂的大黑板。
用磨碎的石灰等为主要原料,捏制晾干的简陋粉笔。
这都是董先提前请求董建,让高柏等人准备的。
众人来到课堂,看到松木槥后的黑板,议论纷纷。
“这是……有何用途?”
“匠头吩咐,必有其能!”
当董先拄着拐杖,在枝、益及董固的陪同下来到课堂。
董建和莫瑶也在远远的看着。
董先枝和益的帮助下,站上松木槥上。
胳膊下夹着拐杖,撑住身体,然后像他的爷爷那样,举起单手,往下压。
示意大家噤声!
而董固自然成为董先的传声筒,大声公,负责向众人复述董先的话。
他在百工堂的开张的第一课,讲的便是创新。
“先辈前贤虽然精研细微,但天下的事务,总是不断向前,需要不时改变。”
“以前虞姁制作舟船,奚仲打造车辆,都是一种创新;”
“不久前,在相里器和石头两位大匠的帮助下,百工堂改进了犁和磨,这也是一种创新;”
“这些创新都可以更好帮助黔首。”
“但一个人的力量有限。”
“所以小子想与诸位大匠共创百工堂。”
“集合大家的力量,跟随时势,一起前进,去除旧的,建立新的百工技艺。”
“通过研究事物原理而获得知识,创造属于百工的世界”
“不知诸位可否愿意?”
相里器和石头率领灵丘邑匠人齐声高唱:
“愿遵匠头令!”
这下把太那水矿山的高柏和蒲冶吓了一跳。
这还是认识中的那个八岁小郎君吗?
就连枝和益也听得热血沸腾!
我们也算是百工堂成员吗?
女子也能参加吗?
怪不得小郎君一定要拉上我们,本来自己拄着来就行的事,非要拉上我们!
“下面开始我们百工堂的第一课,力!”
接下来,众人见识到了董先这一课的魅力。
董先时而在黑板上写写画画,用图文形式,直接冲击在场的诸位;时而与众人互动,认真解答。
比如,有人问省力的方法时。
相里器拿《墨经》中“衡加重于其一,旁必捶,权重相若也……”的杠杆原理来解释。
而董先则现场用泥巴捏出滑轮和齿轮的模型,来解释杠杆原理的新应用。
并麻烦蒲冶和温铁,按泥捏的模型,制作泥范,然后以矿山的铜锭,浇铸成铜件,让大家实践。
以至于董建都忍不住隐身于后,跟大家一起见证奇迹。
“这个是定滑轮,可以改变力的方向,这个是动滑轮,可以省力,两者结合,我称为滑轮组。多一组便可省一半力。在井字木架上安装这个滑轮组,只要绳子够结实,够长,多装几组,便可起到力敌千钧的效果。如果要移动,可以在井字木架下装木轮,便可根据需要移动。”
这妥妥的古代版吊车。
比之前肩扛,棍撬的方便不少。
尤其是石头,每每面对巨大的石块,不管自己再怎么强大,也显力不从心。
原来小郎君对墨经也有研究呀!
相里器更是佩服得五体投地。
他内心已经决定,要搬到矿上来,与小郎君一起。
“这个是齿轮组,主动齿轮越小,可越省力,但速度会变慢。”
“大齿轮咬合小齿轮,可以提高速度,小齿轮咬合大齿轮,可以增加力量。”
“可多几组齿轮,变成齿轮箱。”
“这个齿轮咬合传动,说到底还是另一种变形杠杆原理,只不过把直线改为曲线而已。”
“还可把两种不同齿轮铸造在一起,或放在一起,共用一个轴,可以节约空间。”
“齿轮大小合理配置,可达到省力或提高速度的效果,并可使用到其它方面。”
提到滑轮与齿轮,董先顺便讲了讲传动原理及方法。
提出皮带传动,链条传动,齿轮传动等。
通过不同的传动方式,可以改变力的运动,比如从圆周运动转为往复运动,由即时运动转为间歇运动。
比如在齿轮面上设有凸起圆柱,圆柱上套着可活动的长杆,长杆经过固定的孔后另一头可接上皮橐,便可齿轮的圆周运动转为长杆的往复运动。
这样在生活中则可变成鼓风机等。
如果使用水力,则可变为水锯。
重直使用滑轮组搭配齿轮组,则可变为水锻。
众人听得豁然开朗。
高柏和蒲冶听得目瞪口呆。
这小子一直深藏不露呀!
温铁和刑林一直紧张的在木牍上记着,生怕错过重要的内容。
董先还给大家展示了杠杆原理的生活应用。
他的讲课的对象是眼下称为鹿车的独轮车。
董先建议将原本在前的轮轴,改为在中。
董建当初让人推来一辆鹿车。
董先用手指边指边讲解。
轮轴是独轮车的支点,在中比在前,可以负担起更多的重量。
这也是杠杆原理的应用。
而为防止独轮车侧翻,董先让车阿多做车时记得在车把手处或车前后增加柱子,停车时,可以防止侧翻。
但柱子不能太长,以免行进时成为阻碍。
可采用活动形式,停车时放置。
为了省力,董先提出飞轮,利用飞轮效应达到省力目的。
一开始可能费力,但飞轮一旦转动起来,那接下来就能提高效率。
石头也有了用武之地,眼下最适合做为飞轮的材料,只能是石头了。
另一个件就是铁剪刀。
董先指出,剪刀也是杠杆原理的生活运用。
并且通过创新设计,可以让这支点成功改变力的方向。
比如以同部件支点前后在不在同一方向为例。
即同部件剪口在下,手把在上,则手把下压,剪口也下压。
反之,同部件剪口在上,手把也在上,则手把下压,剪口上张。
这样可以达到用较小力量剪合或撑开的目标。
而这个力也是可以计算的。
支点前长度和支点前压力的积等于支点后长度和支点后压力的积。
支点后的手把越长,只要强度够,支点前的剪口力量就越大。
然后为了方便计算,又拿出让高柏提前打造的算盘。
并拿圆周率为例,计算圆的周和积。
车阿多身为做车高手,对车轮一直谨小慎微,小心计算,怕出错。
他知道,早期算经,求圜皆以周三径一为率,即π=3.333。
后古圆率圆与径之比例大略为二十二与七,即π=3.1428。
王莽新朝时,刘歆算出为古圆率应为3.1547。
东汉时,张衡又更正古圆率为3.1466。
可是当车阿多听到董先不加思索,直接让他以3.作为古圆率,乘以圆径来计算圆的周长,并以之乘以径半之方,以求圆积时。
车阿多还是大吃一惊。
“这怎么可能?”
“匠头是如何知道的?”
“是真的!”
经过众位大匠现场测算,这个古圆率和公式得出的结果更为接近。
要知道,直到南北朝时,祖冲之把古率精确到小数点后第七位,使计算更准确,才让打造大量木轮成为可能。
这可能就是数学的力量吧!
而董先提出的这个古圆率。
据百工堂现场开张的人听到的。
董先可以背到一百位,只是太长了也没意义,所以四舍五入,只放到第九位。
董先要求,计算是百工堂匠人的必备技能,算盘口诀不得外传,只能在百工堂内口耳相传。
算盘学得好的人,另有重用!
听到热血之处,董建和莫瑶也忍不住凑上前来,一起听课。
完全没有矿主和主母的架子。
这就是知识的力量吧!
当然了,除了上午的物理和数学课外,下午则是实践课。
董先会在黑板上画,并用粘土捏出模型,然后让大家参照制作。
一来是让大家熟悉,并直观感受。
二来是对自己画的的图案有一定熟悉度,这样将来自己直接给图纸,他们也能快速上手。
重生的优越性就在这时体现出来,记忆好得惊人。
什么天工开物、梦溪笔谈、农政全书、营造法式,各种神书、土法书籍、军地系列、学院教材。
不得不说十五年的图书馆管理员,整理过,看过的书,这时全出现了。
经过整理,只挑有用的,现在这个时代条件能用上的讲。
一天的时间,很快就过去了。
不得不说这种填鸭式的培训简单有效,以实际模型直接了当让你知道好处,然后告诉几个关键的注意点,最后就让你自己在动手实践中摸索原理。
但大家意犹未尽。
于是董先只能延长时间。
而这一期百工课程,还布置众人要研究统一度量衡,制作统一量具。
同时按董先画的研究各种工具。
百工堂的首次开张,持续了整整三天。
三天里,董先就只讲了一个力和算盘,还没讲完。
心里纳闷:
进度有些慢。
而物理学的基础内容包括力、热、电、磁、光、声。
外加合作产生各种效应:力+电=压电效应;热+电=热电效应;磁+光=磁光效应;磁+力=磁致伸缩;光+电=光电效应;声+光=声光效应;电+磁=hall效应;热+电+磁=Nernst效应。
懂不懂是一回事,能接触到,能让有兴趣的人去研究这才是重点。
内容太多了!
不!
应该是图书馆的书太多了。
看来以后要多抽空读读。
反正自己也只是书上内容的搬运工,又没真的动手做过。
师傅领进门,修行靠个人。
只要他们之中有学得好的,也可以当老师。
已经教过的知识不用都由自己再念一遍。
自己多读点新的,多把图纸抄画出来。
话说上次让他们弄的皮纸,第一锅已经在煮浆了,但能让纸变白的纸药水还没着落。
白歧刚好在,他在李氏药铺帮忙,可以让他也想想办法。
有纸总归比较方便,比老拿这些破布做文章强。
还是要让他们多训练,多思考,多研究,多动手。
一点一点的,总能有所进展!
三天来,这些人生活在太那水西侧。
每天就如同董先重生时一样,沐浴在阳光下,接受脑力冲击。
直到太阳下山后,才回草庐休息。
即使休息,也能传来他们激动人心的讨论。
董建为支持董先,背地里安排人,为几人一组垛了草庐,简陋,但温暖。
莫瑶为支持董先,让陈善安排一日两餐,准时准点。
最后一天,董先将骨折这阵子闲暇时从记忆中抄画下来的稿件拿了出来。
自从枝和益调来服侍董先,这些事就开始进行了。
都是画在用过的粗麻布上,东一块西一块,有的甚至是由枝益拼接而成的。
好在不用一字不落,画有图形可看,脑有原理可讲,人能动手实践。
有些东西还是只在自己脑袋里比较好。
至少安全些,如果他们看不懂可以问自己。
这些都是实实在在的真金白银,每一样都经过历史的检验。
比如:
有属于农业用具的:脚踏打谷机、脚踏脱壳机、手摇风车、风车石磨、压水机、板车、碌磙、龙骨水车。
有属于工业用具的:人字梯,齿轮千斤顶,阿基米德汲水器,手提鼓风箱、水棑、蒸馏器具、手摇砂轮,手摇纺车、十二蹑织绫机、算盘等。
还有可以用来售买的商品,比如有夏天的折扇,冬天的蜂窝煤炉;也有木工的组合家俱,皮匠的冬天防寒五件套;另外还有大人小孩都可以代步的两轮车,负重更大的带转向功能的四轮车等等。
而布置下去的研究任务则更多。
既有像水泥配方、瓷器配方,造纸配方、沤肥配方、改炉方案、坩锅炼钢法、活性炭烧制等等这样实实在在的实用研究。
也有像干馏、蒸馏、离心、采选、洗煤等这样的技术研究。
同时董先给大家展示的还有一张地图。
这是按董先前世记忆中的灵丘矿产勘探成果所绘。
在记忆中,灵丘矿产资源丰富。
不仅有金、银、铜、铁、锰等金属
还有长石、石棉、方解石、沸石、珍珠岩、花岗岩、黑砂石、石灰石、硫磺、渗水石、矸石、粘土等非金属,更有煤炭等可替代木柴的能源资源。
这让董建看得眼睛发亮,这探矿找矿开矿,不就是自己的专业吗?!
董先要求大家,这么多的百工堂项目,不要一蹴而就,而要脚踏实地,认真研究,扎实实践。
就如同相里器改犁时,亲自试犁两天;石头改磨后,亲自磨豆浆。
自己使用,才能知道哪里有问题,哪里不方便,哪里还可以改进。
第一期的百工讲堂,最后一课上还通过唱名的表决方式成立百工堂管理委员会。
由董先任百工堂匠头,董建任百工堂祭酒。
高柏、蒲冶、相里器、石头、车阿多、皮阿弱、房阿强等十名大匠组成百工堂管理委员会。
负责日常管理,技术指导,质量监督,同时帮助董先试制新品。
董固、温铁、刑林及来参加第一期培训的大匠后代就任百工堂秘书组。
负责管理百工堂各种文档,记录进度,跟进各项目工作,并记录成本。
另外还确认了另二十名匠人为辅助大匠的帮手。
董先要求每个有拿到项目的匠人,必须定期完成进度报告,并交秘书组存档。
先期可先挑选出几个眼下能完成的试制样品,进行质量检察,完成测试报告,争取在六月府君日来临之前推出市场,为百工堂的顺利健康地运作打下基础。
现场还颁布百工堂精神与纪律:
敬业保密、勤勉谦逊,精益求精、扎实守信、专注创新。
在董建的支持下,原料由矿山提供。
作为回报,董先让莫瑶就任百工堂股东监察。
众人对股东监察一词不甚了解。
董先一句话打消了他们的不解。
股东就是出钱的人,享受一定收益。
这份收益就在董先的三成里。
不影响给大家的分成和商品的提成。
监察就是有权力监督百工堂的运作与支出。
众人也理解,毕竟是匠头的父母,没把匠头的祖父母拉进来算是不错了。
再说了,光凭董先画的大饼,可是吃不饱的。
到时董先拿不出钱,而匠户又与董氏家主闹掰了,让一家老小喝西北风去呀?
有了董先父母出钱,相当于为董先兜底,让匠户安心。
董建忽然明白了父亲的深意。
莫非这是父亲董畯借此将家族的匠户经董先之手,转给自己的一种手段。
毕竟,全家族中,只有自己选择了以百工为业。
董建看着自己的儿子,突然间做得并不比自己差,有些迷茫,有些失落。
就好像,以前依赖自己的那个跟屁虫,突然一天之间,长大了,不需要自己了。
于是董建和莫瑶也不含糊,立刻就安排马财作为百工堂财务核算人员,作用百工堂帐目监察,协助董先管理百工堂。
当大家离开矿山回灵丘时,每个人的脸上都洋溢着希望的喜悦。
每人手上最少有五个项目,难易搭配,而且很多项目需要合作研究。
他们回灵丘后,均可按董先既定的目标,挑选学徒,签约用人,考核上岗,并以伍为基础,进行编组搭档。
董先还说了,他们属于大项目经理,有问题可以随时来问,由他们来培训和挑选下属。
手下的每个项目,由小项目经理负责,做到一人负责一个项目就行了,再由小项目经理去拆分流程,进行流水作业,雇佣临时工进行生产。
最后由百工堂委员会组织进行质量检验,合格才能放行进入市场。
而百工堂秘书组,则负责跟进项目进展,有问题有情况可以随时到矿上向董先汇报。
同样的,百工堂的支出,则以在董固手上的二十九万钱为基础。
董建和莫瑶还特意提醒大家,离六月府君日,不到十五天,如果有成果,尽量在那个时候拿出来。
只有看那时的表现,才是检验百工堂能否健康运作的标准。
按眼下十名大匠和二十名助手,每人带四名弟子,就是一百二十名弟子。
大匠和助手一个月六百,一年七千二到七千八,再加年终就要九千二到九千八,凑整一万。
三十名大匠一年就要三十万。
弟子一个月三百,一年三千六到三千九,再加年就要五千六到五千九,凑整六千。
一百二十名弟子一年就要七十二万。
多出来的算管理费用了。
一年合计一百万,签约八年,就要八百万钱。
这可不是小数目。
董先这时才被拉回现实。
钱,钱,钱。
怎么办?
怎么办?
有什么办法可以赚到钱?
直到众人远去,董先还在思考。
这是重生后的考验。
钱钱钱!我的命根!
好在为匠户买了地和宅院,今年的就不用付了。
矿上的由老爹付,应该也不用我来付,最多补个差价。
试制的材料由矿上出,又能省上一大笔。
现在董固那还结余二十九万,应该还能撑上几个月。
但过了今年,明年怎么办?
唉,前世今生都要为钱烦恼!
钱呀,你真是我的祖宗呀!
唉,怎么不来罩着我呢?反而不断地为难我!
还真是的,钱就像祖宗一样,虽早已远去,想见见不到,想抓抓不着,空留下个牌牌,给你个念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