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川柏从回春堂出来,见天色还早,就去了来家。
来家阿翁们耐心教导他几年,无师徒之名,有师徒之实。
……
“川柏来了!我们正说着你呢!”来大白发苍苍、精神奕奕。
“阿翁们肯定是在说我长大了!”张川柏笑眯眯。
“我们在说你什么时候娶妻,生几个和你一样的小儿郎。”阿翁们笑容满面。
“阿翁们何不搬到长安去?我和来叔都想念你们。”张川柏诚挚地说。
来大连连摇头:“我们就在江都,哪里都不去。在这里听到你们的好消息,我们就高兴啦!”
来二同样是健壮的老汉,笑着说:“我们还说起辽东的战事!我念一首诗给你听——长白山头百战场,十十五五把长枪。不畏官军十万众,只怕荣公第六郎。”
这首诗,是从前高句丽人的民歌。
荣公就是荣国公来护儿,而六郎就是来护儿的儿子来整。
诗歌说,高句丽人不怕十万兵马,惧怕来六郎。
勇武的来六郎,在江都之变中和来护儿一起遇害。
来家的执念之一,就是灭了高句丽,有始有终。
“如今高句丽、百济灭亡,郎君入朝为官,我们没有遗憾了。”阿翁们感慨。
张川柏连忙说:“人生有很多期待!春有百花秋有月,很多好吃的、好看的、好玩的……”
千万别说“没有疑憾”,一听就让人心里发慌。
“你这小儿郎!”阿翁们含笑看着张川柏。
在外人面前是“大人”,在他们面前就是聪慧有礼又孝顺的好孩子。
来都来了。
阿翁们逮住张川柏考一考。
射箭到刀法,都练了一遍。
“你这个年纪能练成这样,可见没有偷懒。再过几年,你的力气更大,又是冲锋陷阵的一员猛将!”
阿翁们很欣慰。
竟然从张川柏身上,看到了当初来护儿和来六郎的身影。
他们又遗憾:“你竟然不练枪!来家的枪法出众。你回长安之后,让我们郎君教你枪法。”
“来叔没空啊!他现在修史书!”张川柏说。
“修史书不是容易的事……他跟同僚相处得如何?”
阿翁们对来济很关心。
张川柏笑眯眯坐下,一边吃干果点心,一边说来济的现状。
他知道,这些是阿翁们愿意听的。
“标格异凡卉,蕴结由天根。昆山采琼液,久与炼精魂。或时吐芳华,烨然如玉温。后土为培植,香风自长存。
这是来叔咏扬州琼花的诗。阿翁们听听我理解得对不对……”
借物言志,以琼花的高洁自比!
张川柏侃侃而谈,夸来济的诗作得好、人品更好。
阿翁们眉开眼笑。
对对对!阅读理解满分!
你真有眼光!
只要夸我们郎君,我们都爱听。
人老了,有时候也像小孩子一样容易满足。
……
张川柏先是筹备阿兄的婚礼,又忙着见亲友,忙得不可开交,恨不得把自己劈成几份。
人太优秀了,就是没有办法!
收拾好行李准备离开时,他才恍然发现,竟然没有跟阿耶阿娘多相处。
“阿耶,阿娘,你们都没有带我睡!”
“谁要带你睡!”张衍瞪眼,“你每日一吃饱饭就不见人,在外面跑得一身汗才回家,还想跟耶娘睡。”
“阿耶,我要去泰山啦!”
“去吧!别耽误时间。”
很快就要过年了。
可若是留在家里过年,难免又要走一走亲戚。
前后一耽搁,赶不上去泰山,岂不是很遗憾?
太子那边,也不好交待。
张衍和吴秀再不舍,仍然催促张川柏尽快动身。
“阿耶,我做了田庄的五年发展规划。我不在家,一切都交给你。”张川柏郑重拜托。
“知道啦!”张衍叹道,“你这么爱操心,会压个子,长不高的!”
“才不会呢!我前日去来家,阿翁们说我只要多习武、多吃肉,就能长得威武雄壮!”
张川柏对未来的身高很有信心。
要做力拔山兮气盖世的英雄好汉!
“阿翁们说的?那肯定是对。”张衍笑着叮嘱,“你在外面要好好吃饭,好好照顾自己……”
吴秀也在一旁叮咛:“你有时候怪悭吝的!肉坏了还要再吃两碗!这种习惯改一改吧……”
咱们家最穷的时候,也是张家湾数得上的人家。
没怎么亏待孩子们啊?
小三郎这么勤俭持家,不知道跟谁学的。
张川柏一一应着。
像他这么大的孩子,往往会嫌弃大人的唠叨。
比如柱子,常常说耶娘唠叨得耳朵起茧子,要掏一掏耳朵。
但张川柏没有不耐烦。
他常常不在家,听到耶娘絮絮叨叨的声音,觉得身体暖暖的。
……
直到张川柏离开之前,王方翼才寻找到机会,跟张川柏单独说话。
“你真是大忙人!”王方翼说,“每次我想跟你说话,你都被一群人围着。我挤都挤不进去。”
“明府才是大忙人。”张川柏客气恭维,“你是父母官,你要找我,吩咐一声就是。”
“那你喊一声‘大人’来听听?”王方翼语气似乎是开玩笑。
“休想占我便宜!”张川柏换上一本正经的神色。
才不要低王老五一辈。
“唉,你又不愿意了。”王方翼微微遗憾。
萧家看中张川柏?
王家还看中呢!
但是,谁也不准对张川柏下手!
神仙郎君是所有人的!
这件事略过,王方翼提到给农学堂捐资的陈元敬。
“赵贞固带着陈郎君来见我。我听闻你们相识,跟他谈了谈。我见他有诚意,让他给学堂捐笔墨纸砚。”
“我们是认识,但还不太熟悉。他跟我一起做白糖卖。”张川柏简单解释,又期待地说:“我想,他将来的儿子给我写一首《赠张三叔》,是不错的事。”
王方翼:“……”
你要李善未来的儿子写《赠张三叔》,又要陈元敬的儿子写?
怎么?
他们未来的儿子是名人?
常人实在理解不了神仙小郎君的想法。
“唉,你要去泰山了。我若还是陛下身边的千牛卫,也能去泰山!”
都说江都令是肥差!
可是,不能去泰山啊!
“我会将见闻记录下来,往江都送信。就像从前做笔友的时候一样。”张川柏安慰。
有王方翼这个父母官在,张川柏不用担心家里。
出发!
向着泰山前进!
咱们神仙小郎君,也要向上天汇报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