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敬玄夸张川柏立功的时候,张川柏保持谦虚的笑容。
“都水监的官员日夜巡视河防,地方官员组织百姓撤离,他们劳苦功高,是百姓真正要感谢的人。我只是说了一个可能性,实在不敢居功。”
他真的这么想。
别看他年纪不大,已经做出很多成绩啦!
和之前的种种发明相比,这一次的预警,只是小功劳~
小功劳而已~~
咱要保持谦虚,不骄傲~~
李善和卢照邻夸张川柏的时候,张川柏也很淡定。
“和印刷术比起来,这不算什么啦~~咱们是见过世面的。”
李善:“……不是同一种事,不好比。”
卢照邻也说:“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救成千上万的人,是多大功德?”
张川柏诧异:“二师兄,你怎么念起佛家的话?”
“别纠结小细节。”卢照邻笑道,“你有好事,就是我们有好事!趁着今日高兴,杀鸡宰羊!”
他们住在张家,是半个主人。
要宰羊就宰!
当下就摩拳擦掌,兴冲冲去牲畜圈挑选肥羊。
张川柏张口结舌,眼睁睁看着。
他合理怀疑,师兄们就是想宰他的肥羊。
高兴的时候,宰肥羊庆祝;难过的时候,宰肥羊聊以自慰;
实在没事,闲着也是闲着,宰肥羊消遣。
……
张川柏觉得无足挂齿的小事,皇帝却给他升官了。
从五品下朝散大夫升为正五品下朝议大夫。
具体影响就是,朝会的时候,位置往前挪一挪,离皇帝更近。
举行宫宴,参加各种活动时,位置也更靠前。
“真的是大功劳啊?”张川柏喃喃自语,“上次发明攻城器械,打垮高句丽的城墙,升我为朝散大夫,我心安理得。这次只是预言而已,也升官?”
难道,我日后就走预言之路?
真是一条诱人的捷径啊!
张川柏猛然想起阿耶的叮嘱:三郎,你是聪明人,做人要脚踏实地,不要贪图捷径。
他很快拨开眼前的迷雾,露出沉稳而坚定的笑容。
“我知道我要走的路,不能误入歧途。不管怎么说,升官是好事。”
……
东宫的同僚们对张川柏的升官速度已经麻木了。
都说散官升迁极难,张川柏是特例吧!
开府仪同三司,通常需要开国之功或者从龙之功,又或者是力挽狂澜。
能得到这个加封的人极少。
像马周那样圣眷正隆,也只在今年才加了从三品的银青光禄大夫。
同僚们私下议论,张川柏将来,至少也是银青光禄大夫!
张相公!
李敬玄跟张川柏更熟悉,趁着廊下食,打趣着要张川柏请客。
张川柏豪爽地答应:“那就去酒楼吧!实不相瞒,我这个月领的羊,都被宰光了。”
散一点财,与众人同乐。
“就去酒楼!反正是你请!”同僚们起哄。
吃张川柏一顿沾沾喜气,就没有那么眼红了。
……
张川柏宴请同僚和好友的时候,一封密奏出现在皇帝手中。
皇帝看完奏疏,脸上不辨喜怒,把太子李治、长孙无忌、褚遂良等心腹重臣召来。
李治走路带风,有年轻太子的意气风发、朝气蓬勃。
像是冉冉升起的太阳。
他这一段时间心情很不错。
张川柏的功劳,四舍五入就是他的功劳。
是他有识人之明,敢于启用年少的张川柏;也是他信任张川柏,采纳张川柏的建议!
他知道张川柏被人起哄着请客,还赐了两坛好酒。
看到密奏的一瞬间,李治的笑容消失了。
他的脸上浮现出忧愁、恐惧、愤怒等种种神色,未语泪先流,哭得说不出话。
长孙无忌等人看完密奏,愤怒地说:“请陛下处死段志冲!”
齐州人段志冲,上了一道密奏,请皇帝把朝政交给皇太子!
他们心中闪过种种念头。
第一,段志冲想走捷径,豪赌一把!
去年皇帝出巡灵州,东宫少詹事张行成建议让太子留下监理国事。皇帝采纳了此建议,并进张行成银青光禄大夫。
段志冲想学张行成?
第二,段志冲是太子的人,以此试探皇帝,想让皇帝退位。
第三,段志冲想陷害太子。
看李治哭得那么狼狈,第二种可能性先排除。
李世民淡定地说:“五岳直上云霄,四海绵延大地,其中藏污纳垢,不影响山高水深。段志冲欲以匹夫解位天子,朕若有罪。是其直也;若当无罪。是其狂也。譬尺雾障天,不亏於大,寸云遮日,何损於明。今卿等皆欲致以极刑,朕不忍。可以详细讨论,将其流放到远方吧!”
“流放到倭国做矿工!”李治带着哭腔接话。
他的眼睛红红的,鼻子还冒泡泡。
太子殿下,真是又可怜又狼狈吧!
看到这一幕,李世民不知道想起谁,暗暗叹息,心情很复杂。
做他的儿子,很不容易。
压力很大吧!
从四面八方涌过来,不全是赞美,还有明枪暗箭。
“既然太子这么说,就将此人流放至倭国。”李世民同意了。
长孙无忌有些愤愤不平,恨不得将居心叵测之徒碎尸万段。
让皇帝退位!
做太上皇吗?
何等狂妄之徒,敢口出狂言!
简直是在皇帝的底线上疯狂试探。
若非皇帝对太子的绝对信任,这一场风波,对太子而言,不亚于黄河泛滥!
长孙无忌等人离开之后,李治留下。
李世民让李治靠近,亲手帮他擦眼泪:“怎么哭成这样,跟兔子眼睛似的。”
“耶耶!”李治瓮声瓮气地说,“我被吓了一跳,又感到愤怒!”
“耶耶知道。“李世民温和地说,“以后还会有这种事,你要学会辨别,你还要控制自己的愤怒,做出最合适的应对。”
“我觉得应该杀了此人。”
“不必……那样一来,岂不是更让人议论?”李世民耐心教导,“朕一向广开言路,如果因建议的言论,就将人处死。将来,其他人还敢提建议吗?”
“阿耶,不用查是谁指使的吗?”李治又问。
李世民说:“朕表明了态度,他们就知道不必再试探。你将来遇到这种事,也不必大张旗鼓彻查,以免人心惶惶。”
“是。”李治垂眸。
这一刻,他知道了长兄当年的不易。
也瞬间懂了,张川柏说的,太出风头被人嫉妒。
那两个造谣张川柏的人,家里接连出怪事……睁眼闭眼都是群妖乱舞,想连夜流放倭国。
李治没有灵兽。
那没办法,只好让段志冲在路上多受一点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