岩崎宽弥听着藤井凉介描绘的蓝图,眉头不自觉地微微蹙起。
计划经济?
这四个字在日本,尤其是在他们这些依靠自由市场规则建立起庞大商业帝国的财阀耳中,多少有些刺耳和陌生。
“凉介君,你是说……你看好计划经济制度?”
藤井凉介坦然迎着岩崎宽弥探究的目光,摇了摇头。
“岩崎叔叔,您误会了。我并非看好单纯的、僵化的计划经济制度。”
“我是看好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相结合的制度。”
“完全放任的市场,固然能激发活力,但也容易失控,最终导致资源的巨大浪费和周而复始的危机。而完全的计划,又会扼杀创新和效率。”
“我的设想是,通过‘东方资产管理公司’这个平台,在关键领域进行宏观调控和资源整合,确保核心产业的安全和发展,这部分,带有计划的色彩。”
“但同时,在更广泛的领域,我们依然要保持市场的活跃性,鼓励竞争,激发企业的内生动力。”
“这样,既能让‘看不见的手’发挥作用,又能让‘看得见的手’在必要时进行引导和干预。”
“如此一来,既能保持市场的活跃性,又能将全国的力量更有效地集合在一起,应对重大的挑战。”
藤井凉介还没有说出口的是,在他前世的记忆里,真正让“资产管理公司”这个概念在全球范围内大放异彩,甚至成为稳定金融体系支柱的,正是在那场摧毁了无数财富的08年次贷危机。
西方的巨头们,在危机过后,纷纷壮大了旗下的资产管理部门。
通过大规模的并购、重组、不良资产处置,扮演了收拾残局、稳定市场的关键角色。
从某种意义上说,那时的西方国家,为了修复被反复撕裂的资本主义体系,也不得不朝着某种程度上的“计划”靠拢。
那些庞大的资产管理公司,不就是集中资源、统一规划的体现吗?
它们调配着天文数字般的资金,影响着全球产业的布局,其力量甚至超越了许多国家的政府。
同理可证,要想收拾日本泡沫经济破裂后注定会留下的一地鸡毛。
仅仅依靠传统的银行、证券公司,或者财阀各自为战,是远远不够的。
只有建立一个能够覆盖金融、地产、产业等各个层面,拥有强大资本实力和统一调度能力的超级资产管理公司。
才有可能将那些积重难返的不良资产剥离、重组、盘活,引导日本经济走出泥潭,避免陷入“失去的三十年”那样的困境。
至于在泡沫时代趁机大捞一笔,然后抽身离去?
藤井凉介在心底无声地摇了摇头。
这个念头,或许对许多投机者来说极具诱惑力,但对他而言,却是绝不可取的。
诚然,他现在已经是“银秩兄弟会”的一员,接触到了那个隐藏在世界幕后的庞大组织。
但他也清楚地知道,自己在那个组织里,目前还只是一个新晋的、根基尚浅的成员。
兄弟会看重的,是他如今在日本所掌握的巨大能量。
如果他失去了在日本的根基,失去了这片能够让他呼风唤雨的土地,那么他在那些真正的幕后大佬面前,算得了什么?
不过是一枚随时可以被抛弃的棋子,一块放在砧板上,任人宰割的肥肉罢了。
他需要日本,需要这个即将被他亲手塑造的“东方资产管理公司”,作为他安身立命,乃至未来在全球舞台上博弈的根本。
岩崎宽弥沉默地听着藤井凉介的阐述。
他不得不承认,这个年轻人的想法,虽然激进,甚至带着某种危险的气息,但逻辑上却似乎自洽,且……
颇具远见。
将计划与市场结合,集中力量应对挑战,这听起来,确实像是为日本这个资源禀赋不足的国家量身定做的策略。
只是,这种由一家公司来主导国家经济命脉的模式,真的可行吗?
其中蕴含的风险,又该如何控制?
“凉介君的构想,确实……令人耳目一新。”
岩崎宽弥缓缓开口,声音里少了几分之前的疲惫,多了几分凝重。
“但是,如此庞大的权力集中在一家公司手中,如何保证它不被滥用?如何确保它始终服务于日本的整体利益,而不是……某些人的私利?”
他没有直接点名,但意思已经很明显了。
这个“东方资产管理公司”,藤井凉介拥有一票否决权,事实上掌控着绝对的主导权。
藤井凉介端起茶杯,轻轻啜饮了一口,温热的茶水滑过喉咙,带来一丝平静。
他放下杯子,杯子与桌面接触,发出清脆的声响。
“岩崎叔叔。”
“您的问题,问得很好。权力的集中,必然伴随着被滥用的风险,这是亘古不变的道理。”
他没有回避,反而直接点破了岩崎宽弥心中最大的忧虑。
“但是,您有没有想过,什么才是完美的方案?”
“这个世界上,根本不存在没有风险的选择,更不存在能让所有人都满意的制度。”
“我们能做的,仅仅是在利弊之间权衡,选择那个在当下看来,相对最合理,最有可能解决问题的方案。”
他的目光落在岩崎宽弥身上,坦诚得近乎锐利。
“您担心我藤井凉介会利用这个‘东方资产管理公司’中饱私囊,甚至将其变成我个人的独裁工具?”
藤井凉介自嘲般地笑了笑。
“岩崎叔叔,我并非不食人间烟火、无欲无求的神明。我有我的欲望,也有我的野心,这一点我从不否认。”
“可您再想想,纵观古今,哪一位能够开疆拓土、奠定基业的君王,是纯洁无瑕、与世无争的圣人?”
“他们哪一个不是在权力与欲望的漩涡中挣扎、平衡?”
“他们或许有私心,或许会犯错,但最终评判他们的,是他们所建立的功业,是他们为那个时代带来的改变。”
“我不是神,历史上的所有君王也都不是神。”
“他们和我一样,都是在有限的条件下,试图做出最有利选择的凡人。”
他顿了顿,给岩崎宽弥留出思考的空间,然后话锋一转,指向了自己。
“空口白话,或许难以令人信服。那么,就请看看事实吧。”
藤井凉介的下巴微微扬起,带着一种无可辩驳的自信。
“藤井家族的崛起,藤井财团如今的规模,难道还不足以证明一些什么吗?从一无所有到如今的地位,我所依靠的,难道是运气?”
“我所做的每一个决定,或许在当时看来都充满了风险,甚至不近人情。但结果呢?结果证明了我的判断,证明了我的能力。”
“藤井财团的版图扩张,难道是以牺牲日本的利益为代价吗?恰恰相反,我整合了资源,盘活了资产,创造了就业,让更多的人看到了希望。”
他的目光变得极具压迫感,仿佛要穿透岩崎宽弥的内心。
“岩崎叔叔,您扪心自问,放眼整个日本,除了我藤井凉介,您还能找到第二个像我这样的人吗?”
“一个既能洞察未来走向,又能凝聚足够力量,去执行如此宏伟计划的人?一个敢于打破旧有规则,去迎接必然到来的惊涛骇浪的人?”
会议室内的空气仿佛凝固了。
岩崎宽弥的呼吸变得有些沉重,他看着眼前这个年轻人,那双深邃的眼眸里,燃烧着的是野心,是自信,更是一种近乎狂妄的笃定。
是啊,还能找到第二个吗?
岩崎宽弥在心中反复咀嚼着这个问题。
那些老牌财阀的继承者们,大多按部就班,缺乏魄力;政界的衮衮诸公,则更多地在权力斗争中消耗精力;至于其他的商界新秀,更是无法与藤井凉介如今所掌握的能量相提并论。
这个年轻人,就像一颗突然划破夜空的彗星,以不可阻挡之势,闯入了日本这个看似稳固的权力结构中。
他的手段或许不够光明,他的野心或许令人不安,但他的远见和能力,却又偏偏是这个风雨飘摇的国家,此刻最需要的东西。
选择相信他,意味着将三菱,乃至整个日本旧有秩序的未来,都押注在这个年轻人身上,风险巨大。
但不选择他呢?
又能选择谁?
难道眼睁睁看着泡沫破裂后的日本,在无休止的内耗和扯皮中,一步步滑向深渊?
岩崎宽弥缓缓闭上眼睛,脑海中闪过无数念头,最终定格在藤井凉介那张年轻却写满坚毅的脸上。
许久,他睁开眼,原本浑浊的目光变得清明而坚定。
他站起身,整理了一下自己的衣服下摆,然后,在藤井凉介平静的注视下,深深地弯下了腰。
这是一个标准的九十度鞠躬。
对于岩崎宽弥这样身份地位的人而言,这个动作所代表的意义,绝不仅仅是礼貌,更是一种彻底的臣服和认可。
他将三菱的未来,将自己毕生的经验和人脉,毫无保留地交到了这个年轻人的手中。
藤井凉介端坐不动,坦然接受了这位老人的敬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