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月娇在屋子里换衣服的时候,段逸辰就站在门口,看着楼下的人。
直到她拉开门栓,又出声唤他,他才又推门走进去。
整个人看上去有些心不在焉,或许心里还惦记着李家的案子。
果不其然,只坐了一会,段逸辰就说待会还要看卷宗,向她告辞。
苏月娇本想下楼送他,被他一把拦住:“方才你脸上带着彩妆,他们没看清你的脸。待会我冲着门口走,吸引他们的注意力,你借机脱身,也不容易被发现。”
他这办法确实不错,苏月娇便同意了。
段逸辰冲她使个眼色,让她暂时回避,不要被人看见,然后,大大方方推门而出。
果然如他所说,人们的目光都追随着他远去的身影。苏月娇看准一个好时机,打开门溜了出来。
她脸上的妆容已经洗去,穿着自己的衣服,拎着包袱里的戏服,大摇大摆地往下走。
走了一路也没人认出来,心里有一种逃过一劫的轻松感。
因为这桩案子,让人们认识了她的名字,以后怕是会有更多的人涌入戏班。
一想到这,她立刻愁容满面,这样的日子,什么时候能到头?
再说段逸辰,回府之后,他便一头扎进书房,可手中的卷宗,却半天也没翻上一页。
脑海中全都是白天与苏月娇相处的点点滴滴。
他甚至能清楚回忆起当时她丰富生动的表情,每一个表情都让他心动不已。
察觉到自己又一次走神,段逸辰闭了闭眼睛,努力把注意力放在手中的书卷上。
就这样,书房的灯一直燃到夜里才熄灭。
天还没亮,书房门口响起一阵脚步声。
段逸辰是习武之人,耳力较常人自然更灵敏些,听出来人是段勇,才稍稍卸下警惕之心。
段勇站在门口,刚要抬手敲门,屋里传出段逸辰略带沙哑的声音:“现在是什么时候了?”
“回主子,现在正是五更时分。”
“洗漱更衣。”段逸辰头脑瞬时恢复清醒,打算起身为上朝做准备。
段勇沉默片刻,才把话说出口:“主子,刑部的人过来禀报,说李元堂在狱中自,尽了。”
“什么?”段逸辰顿时变了脸色,一翻身坐起来。
得知消息后,他第一时间赶到刑部,在门口遇到了同样匆忙而至的裴星汉。
两人一起往牢房走,段逸辰惊愕地问道:“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
“听说他用一把匕首了结了自己的性命。”
裴星汉也受惊不小,他主管刑部以来,这还是第一次遇见有人在狱中畏罪自,杀。
而且这人犯的还是使龙颜震怒的大罪。
段逸辰眉头紧锁,他觉得事情实在蹊跷。
若是李元堂有自,尽的打算,为何不在入狱的当晚,而偏偏等到第二天晚上才动手?
带着心中解不开的谜团,不知不觉已经走到李元堂和李玉林所在的牢房。
几个狱卒将李元堂的尸身围住,牢头和仵作在里面查验。
一见他们过来,便有狱卒打开牢门,请他们二人进去。
往里走的时候,段逸辰抬眼看了看缩在墙角的李玉林。
他一双眼睛已经哭得通红,脸上布满泪痕,神色哀戚地望着父亲尸首的方向,确实受了不小的打击。
狱卒见段逸辰和裴星汉来了,纷纷向二人行礼。
两人裴星汉一摆手让他们起身,段逸辰则低下头,仔细地盯着死去的李元堂。
他心脏所在的地方被匕首没入,倒在汩汩的血泊中。
段逸辰看向不停查验的仵作:“死者是自杀还是他杀?”
“禀世子殿下,死者惯用右手,从刀柄的方向和刺入的力度来看,他杀的可能性不大。”
仵作的说法倒是与段逸辰的想法不谋而合。
“若是自杀,匕首从何而来?”裴星汉忽然问道。
“这……小人不知。”
犯人入狱都会脱下自己身上的衣服,换上囚服,所有私人物品,都禁止带进监牢。
可李元堂官拜丞相,党羽众多,有可能是当班的狱卒对他带的东西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也可能是有人买通狱卒把匕首送进来。
裴星汉脸色难看:“传令下去,对当班狱卒,严加盘查。”
“是。”牢头连忙应道。
“尸首是谁发现的?”段逸辰又问。
“是他儿子,听到他的呼喊声,我们马上过来,可李元堂已经没了呼吸。”
段逸辰的目光再度扫向李玉林:“你是如何发现的?”
“我,我半夜醒来,闻到牢房中有一股血腥味,就叫了父亲两声,可他一直没应。我摸索到他旁边,这才发现他出事了。”
李玉林说着,眼眶又红了起来。
“你可认得这把匕首?”
李玉林鼓足勇气抬头一眼:“认得,这是陛下赏赐给父亲的匕首,削铁如泥,父亲很是喜爱,经常带在身上,用来防身。”
段逸辰半晌没说话,像是在思考案情,过了一会才对裴星汉说:“此案事关重大,这边检验正常进行,你我立即进宫,禀报陛下。”
“好。”
“对了,”临走前,段逸辰吩咐狱卒:“给李玉林换一间牢房。”
早朝之时,段逸辰和裴星汉禀报了李元堂自尽的事。
满朝文武皆因震惊而哗然。
太子甚至惊讶地叫出声:“昨日见到罪臣李元堂的时候,他人还好好的,怎会突然想不开寻了短见?”
“他可招供所犯罪行?”皇帝阴沉着脸,问道。
“启奏陛下,尚未来得及审问。”段逸辰垂首回话。
皇帝冷冷一笑:“人在牢里关了一天,却没来得及审问?刑部就是这样为朕办事的?”
感受到来自皇帝的威压,下首官员全都低着头,不敢言语。
“启禀陛下,昨日太子殿下与微臣等人先审李玉林,也是打算对李元堂造成威慑,让他尽快配合招供。”
段逸辰不卑不亢答道。
听了他的解释,皇帝的面色缓和了些。
段逸辰和裴星汉出手揭发奸臣,又将查缴的财物充公,皇家国库也有不小的进账。
若是因为李元堂死在狱中,就治他们的罪,文武百官不知会怎么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