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新甲紧接着快步出列,一脸急切地附和道:“陛下,杨大人所言极是!”】
【“如今我大明军队战斗力空前强大,此时正是扬我国威的绝佳时机。”】
【“若不果断出击,更待何时?”】
【“我军凭借先进的蒸汽装备,完全能够速战速决。”】
【“这场胜利将为大明赢得更广阔发展空间,提升我朝在天下威望。”】
【“即便战事稍有拖延,以大明如今国力,也完全能够支撑。”】
【一众武将们早已热血沸腾,纷纷抱拳高呼:“请陛下下令出兵!”】
【“末将愿冲锋陷阵,马革裹尸!”】
【他们的眼神中燃烧着熊熊的战意。】
【礼部尚书钱谦益激动地站出来,拱手进言:“陛下,我朝如今内政修明,经济繁荣,国力强盛。”】
【“此时若不狠狠教训这些来犯之敌,何以彰显我大明天朝上国的威严?”】
【“唯有一战,方能让天下知晓我大明不可侵犯,确保我朝长治久安,万邦来朝!”】
【工部尚书周延儒也站出来,兴奋地说道:“陛下,自蒸汽机推广以来,我朝物力储备充足,完全有能力支持这场战争。”】
【“而且,胜利之后,我们可以进一步拓展疆域,获取更多资源,为大明的长远发展奠定更坚实的基础。”】
【此时,洪承畴虽也主战,但仍保持着冷静,他眉头微蹙,出列说道:“陛下,诸位大人的豪情壮志令人钦佩,我大明实力也的确足以战胜敌军。”】
【“然而,骄兵必败,古训不可忘。”】
【“敌军虽弱,却熟悉当地地形,且此次联合,必然有所谋划。”】
【“我们切不可轻敌冒进,需制定详细战略,稳扎稳打,确保万无一失。”】
【“可先派精锐斥候,利用蒸汽动力的快马,深入敌境,摸清敌军的兵力部署、粮草储备以及战术意图。”】
【“同时,在边境集结重兵,以蒸汽器械构建坚固防线,摆出进攻态势,威慑敌军。”】
【“待情报准确后,再分兵两路,一路以奇袭之策,直捣西南土司的老巢,另一路正面迎击东北敌军,利用蒸汽武器的优势,一举破敌。”】
【“但无论何时,都要保持警惕,防止敌军的突袭和埋伏。”】
【朱由检在龙椅前来回踱步,神色凝重,沉思良久。】
【随后,朱由检停下脚步,目光坚定地扫过群臣,声音洪亮且充满威严地说道:“诸位爱卿所言,皆有可取之处。”】
【“朕大明国力强盛,岂会惧这些跳梁小丑!”】
【“杨嗣昌所提,以蒸汽器械之利主动出击,彰显我大明军威,甚合朕意。”】
【“陈新甲对战争形势的判断,以及对胜利后局势的展望,亦有远见。”】
【“钱谦益、周延儒二位爱卿,深知此战对我大明威严与发展的重要性,忠心可鉴。”】
【“洪承畴之策,谨慎周全,强调知己知彼,稳扎稳打,可避骄兵之祸。”】
【“经朕权衡,此战既要展现我大明的雷霆之势,又不可疏忽大意。”】
【“就依洪承畴之谋,先派精锐斥候,务必将敌军情况摸得一清二楚。”】
【“杨嗣昌,你全力筹备兵力、物资,确保蒸汽器械运作无误,一旦情报准确,便按计划分兵两路出击。”】
【“陈新甲,你统筹各方资源,保障前线所需,不得延误。”】
【“钱谦益,对外宣扬我大明之威,让四方知晓冒犯天威的后果。”】
【“周延儒,继续稳固国内经济,为战事提供坚实后盾。”】
【“众卿务必各司其职,紧密配合,朕要让这些来犯之敌,有来无回,让天下见证我大明的赫赫天威!”】
……
洪武位面。
应天宫殿内,烛火摇曳。
朱元璋及一众能臣猛将围聚在天幕前,全神贯注地看着朱由检位面的风云变幻。
当看到那气势汹汹的叛乱与外敌压境,朱元璋双眉紧锁,眼神中透露出冷峻与坚毅。
“哼,这些跳梁小丑,竟敢在我大明的土地上兴风作浪!”朱元璋猛地一拍桌子,声音在寂静的宫殿内回荡。
徐达目光炯炯,紧握拳头,大声说道:“陛下,若我洪武之师在此,定叫这些叛军和外敌有来无回!”
“那蒸汽机虽神奇,我等即便没有,也能凭借谋略与勇气,平定祸乱。”
“不过,这蒸汽技术确实值得研究,若能为我所用,我大明军队定能如虎添翼。”
李善长捋着胡须,沉思片刻后说道:“陛下,从这天幕所见,蒸汽技术不仅能用于军事,对民生与经济发展更是意义非凡。”
“我们可借此契机,探索技术革新之路,提升国力。”
“但发展之路,需稳扎稳打,不可操之过急。”
刘伯温微微点头,补充道:“陛下,观此局势,情报至关重要。”
“我们应建立更完善的情报网络,方能在未来可能面临的危机中抢占先机。”
“同时,对于新技术,要积极学习,培养相关人才,为大明长远发展奠基。”
朱元璋微微颔首,目光坚定地说道:“诸位所言极是。”
“徐达,你负责研究蒸汽技术在军事上的应用思路。”
“李善长,思考如何将其融入民生经济。”
“刘伯温,着手完善情报网络,选拔培养人才。”
“我大明要时刻做好准备,应对一切挑战。”
永乐位面。
紫禁城书房内,朱棣目光如炬,紧紧盯着天幕,眼中闪烁着兴奋与壮志。
“哈哈,这才是我大明该有的风云激荡!”
“若朕身处此境,定要御驾亲征,让四方蛮夷见识我大明的赫赫军威!”朱棣豪情万丈地说道。
解缙激动得满脸通红,高声说道:“陛下神武!”
“那蒸汽机虽非我朝所有,但其展现出的强大力量,让我们看到了技术革新对国家的巨大推动作用。”
“我朝应积极探索,寻求类似的技术突破,提升国力。”
郑和抱拳请命,神情激昂地说道:“陛下,若能将蒸汽技术应用于航海,我大明的船队必将纵横四海,更远扬国威。”
“臣愿为此竭尽全力。”
姚广孝微微点头,眼中闪过一丝睿智,说道:“陛下,亲征虽能振奋军心,但更要注重全局谋划。”
“从这天幕中,我们可学习到应对内忧外患的策略,提前布局,防患于未然。”
“同时,对于新技术,要大胆尝试,谨慎推广。”
朱棣大笑道:“好!”
“解缙,你负责收集天下奇能异士,探索技术革新之路。”
“郑和,研究蒸汽技术与航海的结合。”
“姚广孝,协助朕谋划全局,制定长远战略。”
“朕要让大明在未来的征程中,始终屹立于世界之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