贸易衙门内,阳光透过雕花窗棂,洒下一片斑驳光影。
朱允熥眉宇间笼罩着一层阴霾,他将手中的《大明晚报》轻轻放在桌上,声音中带着一丝焦虑:
“安国公,这几日京城里的流言,你也听说了吧?”
“说什么我羽翼已丰,有不臣之心……甚至还把当年淮王遇刺的旧账翻出来,说与我有关……”
“这……这简直是无稽之谈!”
他越说越激动,猛地一拍桌子,茶盏震动,茶水溅出。
苏尘正悠闲地品着茶,闻言,只是淡淡一笑。他放下茶盏,不紧不慢地说道:“允熥,稍安勿躁。”
“这些流言,听得还少吗?了。”
“你越是生气,他们就越是得意。”
朱允熥深吸一口气,努力平复着内心的怒火,但声音中仍带着一丝颤抖:
“可是……这些流言传得沸沸扬扬,若是传到皇爷爷耳中,我……”
他不敢想象,老朱若是相信了这些流言,会是怎样的后果。毕竟,老朱这个人是最出名的疑心病。
苏尘轻轻摇了摇头,嘴角勾起一抹自信的弧度:
“看看这个……”
他指了指桌上的报纸,眼中闪过一丝精芒。
“报纸,是咱们的喉舌,可以引导舆论,澄清事实。”
“我办这个报纸,就是为了今天……放心吧!”
朱允熥听了,眼中燃起一丝希望,但仍有些担忧:
“安国公,具体该如何应对?总不能任由这些流言继续传播下去吧?”
苏尘微微一笑,胸有成竹地说道:
“这有何难?咱们只需如此这般……”
他凑近朱允熥,低声耳语了几句。
朱允熥听了,眼睛越来越亮,连连点头,脸上露出了钦佩的神色。
“安国公,妙啊!此计甚妙!”
“我这就去安排!”
他迫不及待地站起身,风风火火地走出了贸易衙门。
……
锦衣卫衙门,向来是京城百姓避之不及的所在。
那高耸的围墙,阴森的大门,以及进进出出的锦衣卫,都让人感到不寒而栗。
然而,此刻,朱允熥却昂首阔步地走了进去。
他奉苏尘之命,前来与锦衣卫指挥使吴风商议要事。
吴风见到朱允熥,连忙起身迎接,态度恭敬。
“吴王殿下,您怎么来了?”
“有何吩咐,您尽管说!”
朱允熥也不客套,开门见山地说道:
“吴大人,本王今日前来,是有一事相求。”
“最近京城里的流言,想必你也听说了吧?”
吴风点了点头,眼中闪过一丝寒光:
“这些流言,卑职已经有所耳闻。”
“都是些无稽之谈,卑职正准备派人调查。”
朱允熥微微一笑,说道:
“吴大人,调查自然是要调查的。”
“不过,眼下还有一件更重要的事。”
“安国公的意思,是想借锦衣卫的名义,在《大明晚报》上发一条消息。”
“就说……锦衣卫正在密切关注京城最近的舆情动态,对那些造谣生事之人,绝不姑息!”
吴风听了,顿时明白了苏尘的用意。
这招,高明啊!
锦衣卫的威名,足以震慑那些宵小之辈。
只要这条消息一发出去,那些造谣的人,肯定会吓得屁滚尿流,不敢再胡说八道。
“吴王殿下放心,卑职这就去办!”
吴风立刻答应下来,转身吩咐手下人去准备。
……
次日,《大明晚报》如期发行。
在报纸的显眼位置,刊登了一条醒目的消息:
“锦衣卫近日密切关注京城舆情,对造谣生事者,绝不姑息!”
这条消息,虽然只有短短几句话,却如同一道惊雷,在京城上空炸响。
那些原本还在传播流言的人,看到这条消息,顿时吓得魂飞魄散。
锦衣卫是什么地方?
那是皇上的耳目,是专门负责侦缉、抓捕、审讯的机构。
落到锦衣卫手里,不死也得脱层皮!
一时间,京城里的流言,如同潮水般退去,消失得无影无踪。
那些造谣的人,一个个都成了缩头乌龟,生怕被锦衣卫盯上。
……
汪广洋府邸,一扫前几日的凝重,此刻洋溢着轻松愉悦的气氛。
厅内,阳光透过镂空窗棂,洒下斑驳光影,映照着众人喜笑颜开的面容。
“哈哈哈哈!妙!妙啊!”胡桢捻着胡须,抚掌大笑,
“锦衣卫这一招,真是釜底抽薪,那些造谣生事的鼠辈,这下可吓破胆了!”
吴沉也忍不住击节赞叹:“安国公这一手,高明!实在是高明!”
“不仅平息了流言,还让百姓们对朝廷更加敬畏,一举两得啊!”
方孝孺坐在椅上,脸上也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他端起茶盏,轻轻抿了一口,只觉一股暖流涌入心田,
之前的担忧与焦虑,此刻都烟消云散了。
“诸位大人,锦衣卫虽能震慑一时,但终究不是长久之计。”
方孝孺放下茶盏,缓缓说道,
“要彻底扭转舆论,还需从根源入手,正本清源。”
汪广洋点了点头,深以为然:“奉和所言极是。”
“锦衣卫只能治标,不能治本。”
“要让百姓们真正明白是非曲直,还需靠教化,靠引导。”
“奉和,你有何良策?”胡桢看向方孝孺,问道。
方孝孺眼中闪过一道亮光,他站起身来,
走到桌案前,拿起笔,蘸饱了墨,
在一张洁白的宣纸上,挥毫写下几个大字。
“诸位大人请看!”方孝孺将宣纸展开,
上面赫然写着:“正本清源,以正视听!”
“我打算在《儒报》上,发表一篇社论,”
方孝孺目光炯炯,语气坚定,
“就以这八个字为题,详细阐述皇上施政的仁德,驳斥那些流言的荒谬之处。在诉说安国公的种种善政……”
“让百姓们明白,谁才是真正为他们着想的人!”
“好!好主意!”吴沉拍手叫好,
“奉和兄这一手,可谓是拨云见日,让真相大白于天下!”
胡桢也捋着胡须,连连点头:“嗯,此文一出,定能起到振聋发聩的作用!”
“那些宵小之辈,再想兴风作浪,可就难了!”
汪广洋望着方孝孺,眼中充满了赞赏。
“奉和,此事就交给你了。”
“你放手去做,我们都支持你!”
方孝孺拱手道:“多谢诸位大人信任,孝孺定不辱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