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远抬手看了下腕表:“走吧,我让人准备了晚餐,一个私房菜馆,定了个靠竹林的小院。”
刘施施一愣:“你都定好了?”
“你们一上山,我就让人安排了。”
杨蜜眨了眨眼:“你这人有点吓人,居然比我们自己还懂我们。”
凌远耸耸肩:“那你们就好好享受。”
当凌远三人在享受晚餐时,全网早已因为玛莎拉蒂重返F1的消息炸了锅。
这都起源于玛莎拉蒂官方发表的一份公告。
玛莎拉蒂品牌声明——玛莎拉蒂全资收购威廉姆斯F1车队,重返世界一级方程式锦标赛
玛莎拉蒂,作为意大利百年豪华汽车品牌,于今日正式完成对威廉姆斯F1车队的100%股权收购,交易总金额为3.5亿欧元。
本次交易由玛莎拉蒂母公司——星瀚集团主导推动,现已完成全部交割。
根据国际汽车联合会(FIA)流程审批,车队将于2017赛季起正式更名为玛莎拉蒂车队,并以独立车队身份,参与全年全部分站赛事。
作为F1重启计划核心,玛莎拉蒂将设定年度预算投入约4亿欧元。
同时,车队将继续保留英国牛津郡总部,并在意大利摩德纳设立技术协同中心,构建双中心研运架构,实现欧洲核心市场的研发资源整合。
初期阶段,玛莎拉蒂将使用与梅赛德斯厂队同步的动力单元,确保赛车具备顶级动力性能。
同时,车队已启动自主空气动力学方案开发与整体技术平台搭建,以实现长期独立研发能力与完整技术体系的构建;
为迎接2017赛季,玛莎拉蒂车队已完成刘易斯·汉密尔顿和马克斯·维斯塔潘,这两位世界级车手的签约。
两位车手将分别担任首席与第二席车手,在即将到来的赛季中联袂出征。
玛莎拉蒂曾于1954年和1957年斩获F1世界冠军,留下深刻赛道记忆。
本次重返F1,不仅是品牌精神的延续,更是我们全球性能战略与技术创新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
我们将以F1为核心驱动,全面推动高性能产品研发,加速布局北美、中东及亚洲等关键高端市场,强化全球品牌影响力。
未来,我们将在竞技表现、品牌传播与文化资产共创三大方向同步发力,致力于在成绩与商业双重赛道上,重塑属于玛莎拉蒂的荣耀与格局。
玛莎拉蒂汽车公司
意大利 · 摩德纳
2016年12月
各大自媒体第一时间转发公告,标题一篇比一篇猛:
华资控股F1车队,年投入30亿+!
凌远再出手!全资拿下威廉姆斯车队,时隔60年,三叉戟回归F1!
汉密尔顿+维斯塔潘,顶配阵容签约成功,F1格局要变了?
网友热评区几近失控:
“这不是买辆车玩玩,这是买了整支F1车队啊!3.5亿欧元+每年4亿欧预算,这是什么级别的手笔?”
“年度预算超30亿人民币,这不是投资,是入局。”
“玛莎拉蒂车队能用梅奔厂队的动力单元,……这太硬了吧?凭什么?”
“因为凌远是戴姆勒最大单一股东,但凌远这波,除了股东背景,估计还得付出一大笔‘技术许可’成本。”
“这样高等级的技术授权,一年至少三千万美元,真不是一般车队玩得起的。”
“提供相同引擎,梅奔就不担心吗?毕竟两队同台竞技?”
“为什么要担心?F1车队的竞争力远不止动力单元这一项,底盘设计、空气动力学、软件策略、轮胎管理、车队运营经验……每一个都是关键变量。”
“梅奔的优势是体系成熟、团队稳定,哪怕玛莎拉蒂拿到相同引擎,也有很长学习曲线。”
“说实话,2017赛季最大看点已经出现了:不是谁能夺冠,而是这支新队伍能不能一上来就搅局。”
“玛莎拉蒂这种品牌,回F1太对了。问题是——谁能想到带来的会是汉密尔顿+维斯塔潘?”
“我听说汉密尔顿年薪3500万欧,还有夺冠奖金……这明显奔冠军去啊。”
“维斯塔潘不贵,据说年薪500万欧不到,但签了好几年,合约里还有成长激励。明显是当宝贝养。”
“这组合太猛,一个三冠老炮,一个天赋妖怪,难道真要第一年就冲领奖台?”
“疯了……以前只有梅奔和法拉利能这么搞。”
“国内第一支真金白银玩F1的队伍,这起点直接封神。”
“星瀚是在补齐高性能赛道的全球象征性资源,这才是世界级资本的野心。”
“这是软实力的输出。要提升玛莎拉蒂的品牌价值,让它不只是车,是文化、是速度、是身份。”
微博上,#F1魔都大奖赛# 的热度也迅速被带飞,
评论区变成大型“许愿池”。
“之前看F1都是晚上守着转播,现在不一样了——明年3月!F1魔都站!我要看玛莎拉蒂起步和冲线!!”
“都说‘华国市场重要’,现在真的是咱们自己的资本带队来了。谁不想在主场看自己的车队?”
“F1已经多年没这么炸过了!魔都站从来没这么让人期待过!”
“已经开始和同事排明年3月的年假!门票、酒店、机票、望远镜……统统安排!”
“我不是去看F1,我是去看我们的车队。”
也有专业行业内分析师对此事展开分析,文章标题《华国资本进军F1:凌远与玛莎拉蒂的全球竞速布局》
笔者:李明,赛车运动分析师,专注于F1商业生态与汽车运动产业战略
2016年末,全球赛车界迎来重磅消息:
华国企业家凌远通过其旗下的玛莎拉蒂公司,全资收购威廉姆斯F1车队,并宣布自2017赛季起以玛莎拉蒂之名重返F1赛场,车队年度预算超30亿人民币。
这一举动不仅标志着华国资本首次深度涉足F1,更引发了业界对其背后战略的广泛讨论。